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这几件事孕育着巨变!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5-14 14:43:08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已获转载授权

最近发生了几件事:

1、杭州西安全面解除了限购,杭州更过分,买房送户口,今天看到南京也要送户口;

2、专家说年轻人交养老金,相当于给农村父母转钱,年轻人说自己交3000,父母得到了三百,我为啥不直接转给我父母?

3、一些地区的基础民用能源也在涨价。

这件事看着好像没联系,其实仔细想想,都是一码事,背后都是土地财政结束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房子卖不动,财政没钱了,也就没法补贴水电煤气了,甚至可能需要水电煤气补贴财政,那就得涨价。

养老金也慢慢不够用了,今后也指望不上财政给补充,因为财政也没钱,所以相关争论也越来越多,不出意外,今后会一直争论下去。

也能看出来:

因为经济问题倒逼,没想到持续了上千年的户口制度逐步走向名存实亡了,人口今后逐步开始彻底自由流动。

可能在未来几年之内,不仅南京、武汉、杭州、成都等城市会彻底放开,上海也会彻底放开。咱们经常把北京上海放在一起比较,其实上海的户口现在已经很容易获得了,跟北京的难度不是同日而语,深圳那更是去了就是深圳人。

北京大概率是最后一个放开的,应该快不了,不过也不可能一直挺下去。北京作为北方最大的经济重镇,担负着给北方吸收人才的重任,一直扛着可能会导致南北人才进一步失衡。这些年已经目睹太多名校毕业的人在北京拿不到户口,然后卖房迁往上海。查了下,去年北京落户了6000人,上海落户了七万人,差了十倍。

你可能问,如果没了户口,那么多人涌入首都,能受得了吗?

都不用观察纽约东京,观察深圳就可以了。深圳基本上没有户口限制,人口并不是无限增长,这两年还有点下降。很简单的事,市场会自发调整,去的人多了,那地方就会变成“通胀区”,生活成本自然会把人往成本低的地方赶。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也会因为不喜欢或者不适应离开,慢慢就平衡了。

北京的高考优势这是暂时无解,不过长期看解除也是迟早的,尤其随着学历大幅贬值,叠加破除特权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不过这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随着放开行政管制,资源会自发向效率最高的地方集中,不出意外,接下来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很快就会像东京和首尔那样,形成那种超级经济圈。

一般大家选择到一个城市常驻,主要是下边的这几个考量:上学,就业,医院。大城市在这方面优势很大,而且人群越集中,越容易均摊成本,这些产业发展起来的概率也会更高,是一个逐步正反馈的过程。

比如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的有志青年会向西安集中。甚至考虑到西安的医疗水平,可能西北的富人也会去西安定居养老。

山河四省向北京集中,由于北京的赶人政策,这些年山河四省的人先去北京,没法定居,然后又转向了天津、西安和成都,甚至一部分去了上海和深圳;

华东向长三角,华南向珠三角;

新疆、贵州、云南向成渝两个城市集中。

武汉、长沙、合肥也会成为几个相对较小的热点城市,主要也是他们几个被边上的长三角、珠三角吸的很厉害。安徽人主要往上海跑,湖北人一直以来最喜欢去广州深圳打工。

其他的城市接下来可能就是彻底的配角了,在高速发展那几年没发展起来,几乎相当于“给你机会你不中用”,今后搞点旅游业。

可能又有人说将来打起仗来,大城市会成为目标,就该用行政命令不让大家迁入大城市。

按照这个思路,完全可以恢复明朝的“军户”制度,把一部分人直接锁死在长城边上,这样效果岂不是更好?而且如果把你和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为了国防目标或者其他目标,永久锁在一个贫困地区,你干不干?你都不干,你好意思去锁别人?

其实现在讨论这个已经意义不大了,自由流动已经成了共识,经济压力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共识落地成政策。

慢慢你想去哪去哪,再也没人管了,你自己承担后果就行。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战争什么的,主要是担心也没啥用,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和五千万人口的城市圈在战争面前一样脆弱,为了发展今后不可能采取逆城市化了。因为强行逆城市化会产生立竿见影的衰退,都不用等战争了。

不过这还是第一层,还有一层。

现在我们的地方政府财政里,有52%是卖地撑着,卖不出去地,财政就没钱,各种公共开支就困难,结合各种新闻,大家应该也有所耳闻。这当中,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养老金问题。

咱们知道,咱们国家因为历史原因,现在的老人们年轻时候交的养老金是严重不足的。导致现在的模式叫“现收现付”,年轻人交的钱,直接划拉给老人们了。

叠加人口老龄化,十年前大概十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现在是五个养一个,预计2050年,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后,1个年轻人就要赡养1个老人。

不过这是宏观的,全国整体看是这个比例。

局部可不是这样,比如现在的东北,人口大量流出,将来可能是一个年轻人养两个老人,而有些人口净流入地区,那就是八个养一个。比如经济活力很旺盛的两个三角,将来年轻人比较多,养老的比例就没那么难看。

所以未来为了养老金,为了抚养比,各省也会彻底放开限购,放开户口,疯狂抢夺年轻人。以前只是各种中小城市在抢人,如今连一线和准一线也要下场了。

甚至可以用“通胀区”和“通缩区”来理解中国。除了新疆西藏他俩特殊,其他地方你们看看谁的物价比较贵,尤其服务比较贵,就知道这个地方对周围地区是碾压式的。因为高物价高消费地区,你花出去的钱就是别人的收入,别人的工资肯定也是高的,这种收入对周边是有吸引力的。

大家记得去年吧,南方小土豆去东北消费,感慨东北物价低,这就是典型的“通胀区”的人去“通缩区”了。

你说工资高开销也大啊,那有啥用,咱们都不提类似“机会多”什么的老生常谈。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我说下我身边的,我的一个亲戚在北京做保姆,她五十来岁,在北京一个月到手九千,吃住在雇主家,基本不花钱。她老公在开滴滴,一个月也是八九千,在昌平跟人合租,一个月两三千开支。

他俩一年能攒近20多万。他们用这些钱在老家把孩子供出来,买了房,还买了个卡车让孩子去开车。他们是要坚持在北京混下去,直到干不不动为止。大家想想,回山西老家,怎么可能攒这么多?

这里就有个问题,大家都跑大城市了,比如东北地区怎么办?

用一个很政治不正确的比喻,把人理解成一种资源就好理解了,比如山西产煤,山西自己是用不了那么多煤的,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把煤挖出来自己用,而是给工业发达的地区送去,或者烧煤发电,把电卖出去还钱,然后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其实咱们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把全国的人力物力往东南沿海送,然后他们有了产业之后逐步往内陆扩散。这时候再看“转移支付”,就知道东南确实应该给其他地方补钱,因为你们的发展确实是拿了别人的“矿”。

所以说最好的选择,可能依旧是让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该去哪,去哪赚钱多去哪,然后他们纳税什么的,再由国家转移支付给老家。

至于养老金,没法多说。不过你想让年轻人都交钱,可能得往公平方向发展,比如他交1000,是不是保证他父母得拿到五六百?不然他可能不交了。

这就有点类似“无知之幕”的意思了。也就是你制定政策的时候,不能假设自己的立场,你如果是个工人,就想给工人多发点;你是个公务员,那给公务员多发点。

现在政策是面对不确定职业的年轻人,也不知道他们父母是干啥的,你就得让政策雨露均沾,不然一部分人发现自己只奉献没收益,那可能就直接选择退出。

所以我觉得可能再过几年回过头来看,这两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多我们之前潜移默化形成的观念,比如房价,户口,编制,习以为常的低价公共品,养老,学历,婚恋观。这两年都会发生动摇和转变,一起转的还有国家政策。或者说,面对红利耗尽后的局面,今后就得考虑稀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就说到这里吧,文末总结下:

1、财政压力会倒逼很多政策的转向,比如户口制度,能源费用,养老金制度等等;

2、户口制度的转变会让中国进一步“大城化”。当然了,农村振兴也会继续,从欧美经验来看,超级大城和宜居的农村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相辅相成,毕竟大家看抖音也能看到,也有不少人不想在城市呆着,就想回村,把农村搞起来,也是大家的一个退路。有了退路才有前进的动力,大家想想是不是。

3、 中国越来越明显分成了“通胀区”和“通缩区”,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去通胀区攒钱,然后到通缩区去花。




相关文章

  • 中巴联合声明:加快推进瓜达尔港配套设施建设
    中巴联合声明:加快推进瓜达尔港配套设施建设

    1.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安瓦尔·哈克·卡卡尔于2023年10月16日至20日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在北京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卡卡尔总理。李强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同卡卡尔总理举行会见。两国领导人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深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领域务实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2024-05-14 16:30:52
  • “抗衡瓜达尔港”,印度与伊朗签署为期10年的恰巴哈尔港运营协议
    “抗衡瓜达尔港”,印度与伊朗签署为期10年的恰巴哈尔港运营协议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伊朗英语新闻电视台(PressTV)5月13日报道,伊朗和印度当天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将伊朗南部的恰巴哈尔港(Chabahar)交给印度开发和运营。通过发展恰巴哈尔港,印度希望利用伊朗的运输网络加强与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印度《经济时报》等印媒宣称,这是印度首次获得海外港口的管理权,是对伊朗的一次重要地缘政治接触,将帮助印度政府“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

    2024-05-14 16:30:47
  • 耶伦再谈“中国产能过剩”,外交部驳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耶伦再谈“中国产能过剩”,外交部驳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有记者提问,近日,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再次谈及中国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面对主持人的质疑,耶伦称,“美国会非常明确地针对战略领域进行投资补贴,但我们不希望中国向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提供大量补贴,这只会把我们的企业挤出市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汪文斌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的报道。按照美方的逻辑,美国进行补贴就是“至关重要的产业投资”,别...

    2024-05-14 16:30:43
  • 美台上月举行联演?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美台军事勾连
    美台上月举行联演?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美台军事勾连

    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和台湾(地区)海军上个月在太平洋举行了一些联合演习,您能否证实?汪文斌表示,我注意到有报道称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船只意外相遇。我要指出的是,中方反对美台军事联系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停止美台军事勾连的错误行径。“我们也正告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以武拒统’,都是死路,注定失败,...

    2024-05-14 16:30:39
  • 拜登将宣布对电动汽车等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外交部回应
    拜登将宣布对电动汽车等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外交部回应

    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将在本周二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针对的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医疗用品、太阳能产品,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汪文斌表示,具体情况你可以向主管部门来了解。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中方一贯反对违反世贸规则单方面加征关税,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谢瑞强)...

    2024-05-14 16:30:35
  • 两个人在一起,男女有3种感觉的是真爱,相处不累才能久处不厌
    两个人在一起,男女有3种感觉的是真爱,相处不累才能久处不厌

    每天一起成长,点右上角关注我们在遇见爱情之前,总是会先在心里描绘理想爱人的特征,以便自己能在茫茫人海找寻到真爱的痕迹。但往往真的找到喜欢的那个人,却突然心慌了。不是对方什么都不好,而是对方实在太好了,以至于自己不知道对方是否真心爱自己。其实这些你都不用太过担心,如果你们两个在一起有这些感觉,那是真爱啊。01. 卸掉伪装,做最真实的自己为什么恋爱前和婚姻后,明明是一个人却大变样,因为恋爱前的我们总...

    2024-05-14 16:25:39
  • 不爱你的男人是冷漠敷衍的,当他有3个表现,说明他想要离开你了
    不爱你的男人是冷漠敷衍的,当他有3个表现,说明他想要离开你了

    点击右上角【关注】深夜卡片头条号,分享生活喜怒哀乐。本文共933字,阅读全文约2分钟。爱你的男人,你总是可以从心里察觉,他和其他人不一样。那种事事以你为主,事事让着你,只想要给你无尽温柔,只想看你开心。不爱你的男人,你其实心里也知道。那种不理不睬,把你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对你总是充满敷衍,“嗯,啊,哦”是他的口头禅,他对你缺乏必要的关心和联系。美好的感情是需要相互信任和相互扶持的,不爱你的男人是...

    2024-05-14 16:25:36
  • 不要太依赖一个人了,要学会在一段感情里掌握选择权和主动权
    不要太依赖一个人了,要学会在一段感情里掌握选择权和主动权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当你的世界全部都围着他转,等到真正失去的时候,你得到也不过是一个躯壳的自己罢了。我们每个人在恋爱里总是不会想着自己,而是过分依赖别人,恨不得对方一天二十四小时围在自己的身边。不给对方自由的空间,也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用爱情塞满。被束缚的爱情,反而更容易适得其反。永远不要太依赖一个人,依赖的时候有多安逸,失去的时候...

    2024-05-14 16:25:34
  • 不要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而放弃了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不要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而放弃了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任何一段感情,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就像天平一样,只有重量对等的两端才能保持平衡。如果对方始终不在乎,或是另一方满不在乎,感情势必危机重重。张爱玲说:“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感情里,不是你的委曲求全,就一定能开花结果。女人请你记住,你是最优秀的。不要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而放弃了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和幸...

    2024-05-14 16:25:31
  • 两个人分手之后,3种尊重前任的方式,男女双方彼此明白
    两个人分手之后,3种尊重前任的方式,男女双方彼此明白

    每天一起成长,点右上角关注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也许是巧克力玫瑰花的天长地久。但时间久了之后,两个人慢慢心生嫌隙,对眼前的这个人开始不确定是否适合永远在一起。如果两个人在你们的感情里,互相厌弃和猜忌,选择了离开和分手。离开对方的最好方式,是彼此尊重和远离。情侣间如果不合适在一起,3种分手的方式是最好的结束。01. 不打扰不纠缠分手最后的温柔是不打扰不纠缠。竟然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不如以和平的方式离开...

    2024-05-14 1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