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作《使契丹图钞》

作者 :唯爱新娘 2020-07-14 14:56:0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是什么样子?《使契丹图》是沈括于熙宁八年(1075)出使辽朝,与契丹贵族谈判代北有争议地界时所作的沿途考察报告,从书中可知辽的生产生活、气候、习俗、“捺钵体”的建筑等情况,还记有沿途驿道的迂曲、方位和里程。此书是研究辽历史地理的第一手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最早的立体地图。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等相关内容。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立体地图简介
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立体地图是以三维立体形式直接或间接表示立体形态及各种地理现象的地图。直接显示立体的有地形模型、塑料压膜立体地图。前者一般采用可塑材料,如粘土、石膏、橡胶等制成,也可用其他材料经支撑、铺垫、粘合再加上象形的地图内容。后者是预先刻制硬质地形模型,并将地图印刷在另一塑料片上,经热压而制成。立体地图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大数倍,具有真实感,直观性强。多用于军事、教学、宣传展览。间接显示立体的是根据双眼立体效应制作的,有互补色地图和光棚立体地图等,此外还可设计立体图型,使在平面地图上的制图对象,产生立体效果,已采用的有地貌晕渲法、明暗等高线法、透视写景法、鸟瞰图法、块状立体图法、统计立体图法等。
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历史沿革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记过了一张公元前210年绘制的秦始皇墓地图。书上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电讯》的一篇报导说:秦始皇墓地虽然还没有打开,但是可能已经发现了。据说是墓入口处的地方发现了微量的水银。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就是上述立体地图上所示的水银。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有名的蓬莱仙山的地图就出现在罐子和香炉上。这对以后立体地图绘制技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公元32年将军马援讲到的军事立体地图,河谷山脉的模型是用糯米制作的。此外,还出现了木刻的立体地形图,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述了这种地图。1130年黄裳也制作了一张木刻立体地图。此图后来引了哲学家朱熹的兴趣,他千方百计地收集木刻地形图,以便进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时用粘土,有时用木刻制作立体地形图。黄裳在一部《鹤林玉露》里,还讲述了朱熹制作的一幅地形图的情况:“(朱熹)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榫镶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可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使契丹图钞简介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使契丹图钞》立体地图(又名模型地图、地理模型):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制作。他先绘制出一幅《使契丹图钞》,接着又创造性地用木屑和蜡油做成图的山川模型立体地图。此图距今已约900年。比国外(瑞士)最早的立体地图约早600多年,是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
qTw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相关文章

  • “地震横波将在5秒后到达!”科学家半个世纪“抢”来的救命时间,我们应该做点啥?
    “地震横波将在5秒后到达!”科学家半个世纪“抢”来的救命时间,我们应该做点啥?

    “地震横波将在5秒后到达,河北古冶正发生4.8级左右地震,xx市将可能有震感,请合理避险。”图片来源:微博网友@粉se印记文 | 龚先生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ID: grrbwx)转载自工人日报客户端,原文首发于2020年7月12日,原标题为《地震预警,5秒真的太短吗?》。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7月12日06时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在北京、天津等地,不少人是从电视上弹出的这样一条地震预警,第一时间得知了地震消息。图片来源:...

    2020-07-14 07:15:13
  • 蛋蛋姐:比尔盖茨急了:别放走那个中国科学家
    蛋蛋姐:比尔盖茨急了:别放走那个中国科学家

    “你不信任任何中国人,不信任华为、不信任中国科学家、不信任中国程序员等技术人员。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其他科学家能值得你信任!”原因是,微软级别最高的中国AI科学家——沈向洋,宣布回中国了。他从一个研究员做起,在微软供职23年,一路成为微软必应和微软小冰的缔造者,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但如今,他选择了回中国,加入清华大学,成为双聘教授。其实,不止是他。比他再早3年,微软的另一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宣布回国;同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马维英离职,加入今日头条;同样是这一年,微软语音和对话首席研究员俞栋离职,成立腾讯...

    2020-07-09 18:47:22
  • 中国最古的琴台 伯牙台始建于北宋
    中国最古的琴台 伯牙台始建于北宋

    中国最古的琴台是什么琴台?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级景区 ......

    2020-07-08 22:56:31
  • 科学家发现,曾经被人类抛弃的东西再次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
    科学家发现,曾经被人类抛弃的东西再次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优胜劣汰的真理,这个真理不仅适应于自然界,同样也适应于人类社会。就拿现在的职场来说,优胜劣汰表现得最为突出,只要你不够优秀或者比你更优秀人才出现,那么你就会被淘汰出去。想要不被淘汰出去,那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才是战胜优胜劣汰最优秀的方法。在大自然的生命界,优胜劣汰也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在数十亿漫长的生命史上,不知有多少物种被这个优胜劣汰的法则 如果后面这个比例不再增加,那科学家对它也不会太重视,可是没想到,到了2019年的时候,科学家经过重新的统计发现...

    2020-07-08 16:27:25
  • 人临死前会看到啥?154名亲历者给出答案,科学家兴奋不已!
    人临死前会看到啥?154名亲历者给出答案,科学家兴奋不已!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生老病死是生活的常态,什么时候会生病什么时候会老去都是无法预知的,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所有人在他的一生里不能总是平平安安一帆风顺。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人最终都是要走向死亡,没有人能逃过这种结局。只能积极面对生活,乐观向上。而活在世上的人她对死后的世界,只能通过想象猜测所以对死亡充满惧怕,但是又都对“西方极乐世界”、“阴曹地 很多人也会注意到,人在将死时会有一些异常的反应,或者你看上去他很正常,其实他的大脑中却在高速运转着什么,他们在...

    2020-07-07 17:25:08
  • 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人死后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做人
    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人死后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做人

    有一位西方人,去探索一道险峻雄奇的山脉。当他历尽艰辛爬上万仞绝壁之巅时,却意外地发现,有一位东方老人正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西方人惊呆了,忍不住问道:“你是什么时候上来的?”老人淡然一笑,答道:“我已经等了你上千年!”西方人又问:为什么沿途之上没有你留下的任何痕迹?老人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通向山顶的路,其实不止一条啊!”虽然殊途同归,但选择的道路不同,所见到的景象就有可能完全不一样。不要以 ——这是英国《焦点》月刊5月号文章。题目:不可思议的世界。作者:罗伯特-马修斯。转载于《参考消息》2003年6...

    2020-07-06 17:25:08
  • 银河系中有多少个地外文明? 科学家算出了答案:36个!
    银河系中有多少个地外文明? 科学家算出了答案:36个!

    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人对此坚信不疑,也有人对此保持怀疑。那么对于天文学家呢?他们是否相信地外文明的存在?是否已经拥有更加科学的“证据”?...

    2020-07-06 17:08:30
  • 风雨锐评:突发!伊朗核基地被袭击,科学家死伤惨重!
    风雨锐评:突发!伊朗核基地被袭击,科学家死伤惨重!

    据以色列时报7月3日报道,当地时间2日,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南大约320公里的纳坦兹核基地发生了神秘的剧烈爆炸,这引发了外界的强烈恐慌,紧接着名为“国土猎豹”的神秘组织宣布对此次事件负责。美国和以色列军方情报人员则透露,爆炸是事先安放在浓缩铀设施内部的炸弹引发的,摧毁了伊朗新安装的所有离心机,并导致大批伊朗核科学家死于非命或受伤,这使得伊朗的核计划遭到了严重阻碍,在爆炸后的第一时间,以色列方面透露,伊朗核基地可能发生了堪比脏弹爆炸的严重污染,但是紧接着德黑兰方面就出面澄清,声称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核泄漏...

    2020-07-04 23:07:27
  • 科学家耗尽一生,也无法造成克莱因瓶,是被什么限制了?
    科学家耗尽一生,也无法造成克莱因瓶,是被什么限制了?

    科学家耗尽一生,也无法造成克莱因瓶,是被什么限制了?人类是长期生活在三维空间的生命体,对看到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维度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没有一个人对它有清晰的认知和直观的概念,不同维度空间看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对维度有过探索,却一直未果。曾经一个奇怪的猜想,让众多的科学家都想尝试一番,可最终没有成功,那就是克莱因瓶。克莱因瓶为何一直造不出?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瓶子,很有立体 克莱因瓶是被德国的菲利克斯克莱因提出的,当时他认为克莱因瓶是四维空间的产物,它没有定向的封闭曲面,内外都是相互...

    2020-07-04 19:26:59
  • 第一个生命是什么样的?英国科学家的这个发现,或会改写生物课本
    第一个生命是什么样的?英国科学家的这个发现,或会改写生物课本

    根据《科技日报》6月份的报道,在英国最新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DNA和RNA的关键组成部分可由相同的原料制成,这意味着,此前人们推测地球上诞生的第一个生命是单独的DNA或者是单独的RNA组成的这个说法,并不正确,而是应该由DNA或者是RNA组成的,这项研究结果也公布在《新科学家》杂志上。什么是DNA和RNA?简单来说,它们一个是脱氧核糖核酸,一个是核糖核酸,都是生命的必要元素之一,属于携带基 后来,生命地球上完成了多代的繁育之后,生命的形式也开始变得复杂,于是,这个时候最早的DNA便也应运而生,它们也...

    2020-07-04 17:25:5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