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返京人员转运隔离观察全过程!总台央广记者现场探访
送餐提供多种口味
生活基本需求得以保障
晚餐配送
供餐单位可以提供清真餐,也会尽可能照顾外国人的口味。房间里还准备了饮用水等生活物资。
陈麓:“每屋准备了一箱矿泉水,是酒店的存货,基本上用光了,在准备下一批的进货。”
被隔离的人也可以点外卖、网上购物,或者请亲友送物资。曹先生在大风天为被隔离的女儿送来几包东西。
曹先生:“水、日用品、水果……她从美国回来,学校停课了,宿舍都住不了。”
被隔离者不能离开自己的房间,这些物品在酒店大门口由工作人员代收,清洁消毒之后,分别送到他们的房间门口。工作人员这些天同样不能回家,也有他们的亲友来送物资。
保安为收到的物资喷洒消毒液 保持环境干净
开启无接触送物资隔离生活
在酒店内,专门分隔出不同的区域, 从工作人员的生活区进入被隔离者居住的楼层,需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等全套的装备,返回的过程就要经过缓冲区的几次消毒。隔离的楼层,走廊上铺了彩条塑料布,每个房间门口有指定放置垃圾的地方。
工作人员为被隔离者送物资
工作人员:“消完毒了,垃圾收走了,环境干净了,我们才能给大家送饭,在每个门把手上挂好了,然后敲门,每间房出来拿饭,一间房一间房出来,不同时出来。垃圾也要定时定点地收,一天三次。”
全身防护的工作人员,在送物资的时候不和被隔离者直接接触,门里门外说话相隔几米远。
工作人员:“8325房,开门,戴好口罩往里站,这是您的东西。咱多通风,多喝水。有什么事儿您打值班室电话。”
记者:“住得还习惯吗?”
于先生:“住得挺好,吃得都挺好。
住在这间房的于先生是北京一所大学的特聘教授,每年三月都从美国回来讲课。学生为他和妻子买了食物和热水壶。夫妻俩被安排分开居住,并且不在隔壁,而是同一层楼的不同方向,工作人员特别提醒他们不能离开房间去串门,要传递物品也得交给工作人员帮忙。
但也有特殊情况是两人一间,这是艺术体操教练陈女士和她十岁的学生。她们出国比赛交流,因为疫情影响了回程。陈女士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她和学生心态放松。
陈女士:“我相信如果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会憋闷一点,但是毕竟你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里,每天这边的工作人员定点给你收垃圾、给你送饭……我衷心地 希望所有遇到隔离的人,大家理解一下这些工作人员,真的。 隔离一下,大家也安心。”
学生在房间里铺上瑜伽垫,坚持练习,还要上各种网课。
陈女士朋友圈截图
陈女士:“小朋友经常早起要压腿,活动活动,然后到点儿还得上个网课,海淀的小朋友,学习负担很重的。我跟她妈妈每天很频繁地通话,我说你把她该上的网课全给她这14天搞定,什么数学、英语、校内的、校外的……趁这个出不了门的时间。”
隔离期间,网络需求早准备
海淀区卫健委派驻这家酒店的负责人陈麓介绍,被隔离者对网络的需求,他们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
政府准备的外语版隔离须知
陈麓:“先后两轮,对房间布局、物资配备都做好了准备,安全进行统一的测试。这个网络情况也是把网速提高。”
不但有学生在这里听网课,还有老师在这里讲网课。L女士是北京一所学校的外籍教师,去美国休假之后返回北京,昨晚入住的时候也关心今天的网课有没有网络条件。
完成登记之后,工作人员把她送到房间。她表示理解集中医学观察的要求,也感谢大家辛勤、努力的工作。
工作人员带领L女士入住
L女士:“Thank you for all your diligent and hard work,taking care。”
总台央广记者: 白杰戈 谭朕 孙永 刘天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