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群像:官员火线“应考”,“红黑榜”上辨成色
除了火线提拔,“红榜”之上还有一类特殊人被永远铭记,他们是因工作强度过大而殉职的官员,共同特点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将生命定格在战疫一线。
2月22日凌晨,连轴转了30天的“退伍老兵”、天津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单玉厚突发心源性猝死,被同事发现倒在单位宿舍。他是滨海新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组长,负责协调物资、检查企业复工复产前准备情况。收拾遗物时,人们在他的宿舍找到几件旧衣物、几盒药,一瓶打开的辣椒酱和一只留下汤底的空碗。衣服口袋里的纸条上写着,“11个部门13项职能,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防汛抗旱、地震、防火、森林防火、应急值守,人员从62人增加至92人。”
多数基层官员经受住了火线考验,但也有少数人登上“黑榜”,一些庸官、懒官、昏官甚至逃官均“榜上有名”。
因对当地疫情数据“一问三不知”,湖北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被免职;因擅离职守、临阵脱逃,携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湖南省张家界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科长李文杰被撤职;因辖区内出现“垃圾车运肉”问题,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武汉市青山区副区长骆蓉被党纪立案调查。
在加大问责、纠错力度的同时,对于那些非主观故意造成失误、有效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官员,官方为其留出容错空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住建局下属市政公用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德平,在实行弹性上班制度期间,不请假私自驱车前往武汉援建雷神山医院,被当地监委予以容错免责;湖北孝感一村干部得知村民突发重病,为救人擅自将防控车辆通行证借给村民亲属使用,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当地纪委监委对其予以免责处理。
登上“战疫红黑榜”的这些官员表明,通过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问责机制,向“担当者”“作为者”致敬,让违纪违法者现形,疫情阻击防线得以进一步筑牢,“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由此进一步清晰。(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