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支医疗队同一天来同一天走:撤离 讲不出再见
宁波一队的朱鹤霏从不说自己的辛苦,她牢记着武汉病人的感激:“医生进舱查房,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你们那么远来给我们治病,给你们添麻烦了。护士进舱治疗护理,他们不说自己不舒服,而是先说谢谢你们。”
转运,提前一天完成
《光谷院区批量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方案》在3月25日完成。确认需转运的134个病人按轻、中、重和核酸阴性、核酸阳性两个维度分类列表,每个病人的情况均传给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以方便他们提前安排病区。刘继红说,确保病人安全是第一位的。
27日,计划转25个能坐轮椅或能自己行走的,结果顺利转了28个病人;第二天,2个插管病人转走;第三天,插管病人转了6个;第四天,转了6个。共15个气管插管病人,就这样安全转走。
3月30日早晨,偌大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还剩一个等待转运的气管插管和上着ECMO的病人以及6个待出院的病人了。
为了这个气管插管和上着ECMO的病人安全转运,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务部门,召开了2次讨论会,商讨了每个细节,确定了病房、救护车上、转运途中每一个部位的负责人,并形成文字,提前发给每一个参加转运的医疗队员。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预案。29日,祝伟还带人走了一遍病人转运要经过的地方。
30日10时20分,由3辆负压救护车组成的转运车队载着这个病人从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驶出,第一辆车上是病人和护送的6名医护人员,第二辆车是相关设备,第三辆车是应急保障人员。一路畅通。11时40分,病人被安全顺利送达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个最艰难的转运宣告成功。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新冠肺炎病人随之清零,从2月9日开始收治病人到最后一个病人转走,51天,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共收治了1462名新冠肺炎病人。“我们原计划是6天内完成病人出院和转运的,结果提前了一天。”祝伟说。
查房,最后一次叮咛
3月30日,厦门二队接管的病区还有最后3名病人待出院。上午10时,护士长陈德梅最后一次进病房查房,病人已经收拾妥当,在病房踱着小步,迫不及待想出去看看久违的太阳。
“来,让我看看你的眼睛好些没有?”53床病人李先生有麦粒肿,陈德梅仔细查看后再次教他点眼药水,叮嘱他出院后要记得按时点药。
这天和陈德梅一起查房的还有另外8名医护。查房时,他们对3位病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祝贺你,可以回家了。”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的医生肖雄换防护服时感叹:“这是最轻松的一次查房。”
2月10日,厦门援鄂医疗二队领队、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尹震宇带领138名医护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3区9区的50张病床,50个病人中有3个危重症、47个重症。
51天,这支医疗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收治142名病人,康复出院128人,出入院人数为光谷院区的双第一,其余尚需治疗的病人均在31日前悉数转往定点医院。
“终于可以回家了。”肖雄重复了两遍这句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