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员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并非运动量越大 身体的抵抗力就越好
运动要注意环境
避免人员密集
李劼若介绍,职业球队容易在更衣室、会议室、酒店房间等密闭空间里聚集,几十人吃住都在一起,一旦发生个案感染,就很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他提醒说,特殊时期运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运动环境的卫生状况,运动场馆、场所开放后,也一定要按照具体的要求进入场馆、场所运动,尤其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于手会接触各种运动设施、设备、物件,因此不能触碰眼、鼻、口,擦汗要用专门干净的毛巾、汗巾,避免用手直接擦拭。要备好带盖子的喝水器皿,如运动水壶,运动过程中用手打开水壶时,手不能接触水壶接触口的地方。运动后要及时换衣服,避免受凉,及时洗手、洗脸,如要进食,最好用干净水漱口后再进食。
另外,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也要注意,李劼若推荐每周5次、每次持续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不要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感染新冠肺炎后
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很多人关心,运动员感染新冠肺炎恢复后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会不会影响运动能力?
李劼若表示,根据新冠肺炎的病例情况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梁连春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是否会有后遗症的问题表示,经过临床治疗后,轻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会有后遗症。根据既往SARS以及流感重症患者的治疗经验来看,部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可能在短期内会有轻微的肺纤维化,但是肺有很强的修复功能,一般在短期内肺纤维化就会吸收好转,不会留下后遗症。
至于是否对运动能力有影响,李劼若介绍,运动能力其实是和所有组织器官功能都有关的,例如心肺肝肾等和能量供给、转移和利用直接相关,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还有心理因素等。新冠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是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这是病毒进入人体的“门户”,该受体在人体哪些组织器官多,可能就意味着这些组织器官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入侵、攻击。
此次新冠肺炎,肺是主要受攻击的对象之一。但是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肺部虽然被攻击,但治愈后很少留有后遗症,因此一般不会影响运动能力,即使短期受影响,也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来恢复。至于对其他存在ACE2蛋白的器官组织功能的改变,还有除ACE2蛋白以外的其他受体引起的靶器官组织功能的改变,还需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资料和基础研究来确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