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某明案女方律师发声 鲍毓明再度回应性侵最新消息:北京司法局介入调查鲍毓明
焦点2:当事人情感反复表达亲昵能否认定自愿?
昨日,媒体有关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一叙事版本中,李星星被指出多次接受对方物资馈赠并对对方表现出亲昵,该报道显示,李星星是作为鲍毓明的未来妻子与之交往。
该案中,李星星的态度再度成为鲍毓明是否构成性侵害的难点。
鲍毓明也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李星星特别喜欢找自己聊天,“她觉得我对她冷淡了,跟我吵架。”他说,他可以证明,两人的生活是美好的。
据多家媒体报道,李星星也曾有“反常”的举动,据悉,在2019年李星星自杀住院期间,李星星仍然瞒着母亲和帮助她的人,从南京买票到烟台去找鲍毓明。
当事人的情感和行动的反复,也让这一案件的认定产生争议。
但李莹告诉南都,在大量的性侵害案件中,未成年人表现出情感上的反复和波动并不少见。“对这个孩子来讲,她发生了这么一个事情,内心有巨大的压力很可能自责甚至有羞辱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许多被性侵的未成年人甚至只能迫使自己爱上对方,就和房思琪一样,如果不爱上强暴自己的人,她就没有了走下去的理由,她们的表达是我爱上他了,不然无法面对以后的人生,但这并不是一种真实的情感。”
李莹表示,在该案中,未成年人李星星有自杀行为,也有明显的心理创伤,“如果这真的是爱,她绝对不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也不会有这么多次自杀,爱绝对不是自杀洗脑,她是需要温暖和安全感,需要被照顾,但绝不是递上生殖器。”
李莹分析,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中,不能仅凭表面证据。“侦查机关因为案件中小女孩有示爱的表现就轻易判断是自愿是不够慎重的,建议还需要深入分析其中是否有权力控制关系,对方是否有特殊职责,女孩是否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仍要综合相关证据。”
也有法律界专家告诉南都,在考虑自愿性时,不能只根据未成年人的表达判断,除陈述外,还要审查案件其他证据。“未成年人容易被大人左右,加害人可能威胁他不让未成年人说出实情,所以需要有专业的人员,特别是发展心理儿童的专家介入。”上述法律专家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