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科学流言榜:刮风下雨加速新冠病毒传播?假的
另外,我国《献血法》规定,年龄在18-55周岁,男性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体重在45公斤以上,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由于饮食或营养吸收等方面原因,不主张老年人献血。
流言:中国是唯一一个食盐强制加碘的大国,而国外很少用碘盐。
真相:碘缺乏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食物进行碘强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从1993年开始,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全面加碘,即人吃的食用盐、动物饲料用盐、食品工业用盐都加碘。到2008年,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食盐碘强化政策,其中34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强制加碘,包括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1993年到2013年,缺碘的国家和地区从110个减少到31个。
“国外碘盐少”“国外不强制加碘”只是表象。这是因为各国的饮食结构不同,用盐习惯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碘强化策略。例如: 泰国和柬埔寨,由于平时最常用的咸味调料并不是盐而是鱼露,因此选择在鱼露里面加碘,因此没有碘盐;西方国家消费者的食盐摄入约75%来自加工食品,因此在加工食品,特别是面包中进行碘强化是他们的流行做法。
各国的碘强化政策千差万别,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实现全民充足碘营养。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零售环节食盐加碘是覆盖面最大,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碘强化策略。
流言:孩子小时候胖点没关系,长大了自然就会瘦了。
真相: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儿童期,肥胖不仅与哮喘、腺样体肥大、儿童糖尿病、儿童脂肪肝、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身体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在13年的随访过程中,80%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因此,阻止儿童肥胖患病率的增长是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儿童肥胖息息相关,如不吃早餐、零食及含糖饮料的频繁摄入和进食过快等。学龄儿童应注意三餐时间要相对固定,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少油盐调料等;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不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可能增加儿童消化系统负担,造成热量堆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呢?可以初步通过儿童的BMI进行简单的评估。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m2),例如一个52Kg的人,身高是1.55m,则BMI为:52(Kg)/1.55的平方(m2)= 21.6。同时参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进行评估。如果孩子属于超重、肥胖的范畴,需尽早到医院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肥胖合并症的情况,同时制定有效的饮食及运动策略防止肥胖进一步发展。
文/本报记者 李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