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岁老红军王定国逝世 谢觉哉同志夫人王定国去世死亡原因 王定国同志个人资料简历照片
不忘初心,胸中自有家国情怀
在王定国家并不宽敞的门厅,一进门,迎面墙上是一幅王定国和一位画家合作完成的长城画作,这幅画名为“爱我中华”。
家人告诉记者,70岁起,王定国开始自学书画,并且自成一派,家中有不少她的作品。“我母亲很喜欢和名家交流,还会请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指点一二。”谢亚旭指着长城图告诉记者,“老太太一生心胸宽广,所以画出的画很有气势。”
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晚年的王定国依然心系国家,为新的事业开始忙碌。1983年,她重回甘肃,和伍修权等老同志一起,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向中央提交调查报告和建议。从此,那些被称作“红军流落人员”的老人,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称呼——红军西路军老战士。
王定国还倡导成立了“山海关长城研究会”,拍摄专题片《万里长城》;积极投入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参与筹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注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我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等建议。2009年4月,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又被授予“终身生态贡献奖”。
72岁时,一起意外车祸使她脊柱受伤;75岁时,她因患乳腺癌动过大手术;94岁时,王定国依然活跃在祖国各处。谢亚旭打开老人94岁回到谢觉哉老家湖南宁乡的视频,王定国突然抬头,目光凝视画面。
“那一天,90多岁的母亲带着70岁的儿子,回家乡‘看望’120多岁的父亲,这可真是少有的事情”,谈起这段经历,小儿子的语气满是骄傲。
阳琼仙在王定国身边工作了几十年,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她用“可敬可亲、心胸宽广”形容这位老人。“我80年代就到奶奶身边,她是我们女同胞学习的榜样。和一般人不同,她的生活状态很好,爱学习,也很关心别人,从来不会责备你”,提起口中的“奶奶”,阳琼仙总是一脸佩服。
在这个红色家庭里,7个子女从小就受到教育熏陶,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秀成绩。
家中客厅的墙上,满满当当都是照片,有王定国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有自己穿着红军服的单独照,谢亚旭介绍起一张拍摄于1964年的全家福:“这是我父亲80岁时拍的,我那会儿才9岁,从小就跟哥哥姐姐学到很多优秀品质。” 从周一到周日,兄弟姐妹7个正好一家一天,聚会一下。“现在,我们兄妹几个每天都抽空儿来陪陪母亲,老太太看到子女才会安心。”
“我有幸在王定国妈妈身边工作几十年。虽然是照顾王妈妈的生活,但这位红军妈妈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对我的成长、做事、做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负责照顾老人的阳琼仙对记者说,“王妈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数十年不忘初心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理解,这就是长征精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