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107岁老红军王定国逝世 谢觉哉同志夫人王定国去世死亡原因 王定国同志个人资料简历照片

作者 :唯爱娇娘 2020-06-10 07:08:0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不忘初心,胸中自有家国情怀omr豪仕阅读网

在王定国家并不宽敞的门厅,一进门,迎面墙上是一幅王定国和一位画家合作完成的长城画作,这幅画名为“爱我中华”。omr豪仕阅读网

家人告诉记者,70岁起,王定国开始自学书画,并且自成一派,家中有不少她的作品。“我母亲很喜欢和名家交流,还会请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指点一二。”谢亚旭指着长城图告诉记者,“老太太一生心胸宽广,所以画出的画很有气势。”omr豪仕阅读网

革命者永远是年轻。omr豪仕阅读网

晚年的王定国依然心系国家,为新的事业开始忙碌。1983年,她重回甘肃,和伍修权等老同志一起,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向中央提交调查报告和建议。从此,那些被称作“红军流落人员”的老人,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称呼——红军西路军老战士。omr豪仕阅读网

王定国还倡导成立了“山海关长城研究会”,拍摄专题片《万里长城》;积极投入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参与筹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注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我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等建议。2009年4月,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又被授予“终身生态贡献奖”。omr豪仕阅读网

72岁时,一起意外车祸使她脊柱受伤;75岁时,她因患乳腺癌动过大手术;94岁时,王定国依然活跃在祖国各处。谢亚旭打开老人94岁回到谢觉哉老家湖南宁乡的视频,王定国突然抬头,目光凝视画面。omr豪仕阅读网

“那一天,90多岁的母亲带着70岁的儿子,回家乡‘看望’120多岁的父亲,这可真是少有的事情”,谈起这段经历,小儿子的语气满是骄傲。omr豪仕阅读网

阳琼仙在王定国身边工作了几十年,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她用“可敬可亲、心胸宽广”形容这位老人。“我80年代就到奶奶身边,她是我们女同胞学习的榜样。和一般人不同,她的生活状态很好,爱学习,也很关心别人,从来不会责备你”,提起口中的“奶奶”,阳琼仙总是一脸佩服。omr豪仕阅读网

在这个红色家庭里,7个子女从小就受到教育熏陶,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秀成绩。omr豪仕阅读网

家中客厅的墙上,满满当当都是照片,有王定国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有自己穿着红军服的单独照,谢亚旭介绍起一张拍摄于1964年的全家福:“这是我父亲80岁时拍的,我那会儿才9岁,从小就跟哥哥姐姐学到很多优秀品质。” 从周一到周日,兄弟姐妹7个正好一家一天,聚会一下。“现在,我们兄妹几个每天都抽空儿来陪陪母亲,老太太看到子女才会安心。”omr豪仕阅读网

“我有幸在王定国妈妈身边工作几十年。虽然是照顾王妈妈的生活,但这位红军妈妈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对我的成长、做事、做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负责照顾老人的阳琼仙对记者说,“王妈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数十年不忘初心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理解,这就是长征精神!”omr豪仕阅读网


omr豪仕阅读网

相关文章

  • 红军精神: 从优秀员工到卓越团队的行为准则
    红军精神: 从优秀员工到卓越团队的行为准则

    两万五千里的远征和在经受百年屈辱之后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这是二十世纪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两个事件。它是伟大的革命,是伟大的史诗;它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人类精神的丰碑...

    2020-06-03 18:36:52
  • 后沙:删除苏联红军照片,就能改变二战历史?
    后沙:删除苏联红军照片,就能改变二战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飘散在历史时空之中,但这段沉重的历史留给了后人许多教训和思考,史料和评述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二战与一战最大的不同在于,二战有正义与邪恶之分,有是非黑白之分,没有模糊空间,否则,也不需要纽伦堡大审判,东京大审判。然而,一股阉割二战历史的势力正在逐渐抬头,苏联红军及各国共产党武装被幕布遮盖,而美英军队则变得光彩夺目,甚至将红军功绩笑纳到自己功劳簿上。今年1月底,美国驻丹麦大使馆就公然宣称,是美军士兵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网友们提醒美国人,那是苏联红军于1945年1月27日解放的,但美国并...

    2020-05-12 10:35:27
  • 删除苏联红军照片,就能改变二战历史?
    删除苏联红军照片,就能改变二战历史?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飘散在历史时空之中,但这段沉重的历史留给了后人许多教训和思考,史料和评述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二战与一战最大的不同在于,二战有正义与邪恶之分,有是非黑白之分,没有模糊空间,否则,也不需要纽伦堡大审判,东京大审判。然而,一股阉割二战历史的势力正在逐渐抬头,苏联红军及各国共产党武装被幕布遮盖,而美英军队则变得光彩夺目,甚至将红军功绩笑纳到自己功劳簿上。今年1月底,美国驻丹麦大使馆就公然宣称,是美军士兵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网友们提醒美国人,那是苏...

    2020-05-12 06:19:08
  • 红军过湘江前,白崇禧追缴态度为何180度大转变?源于一封密电
    红军过湘江前,白崇禧追缴态度为何180度大转变?源于一封密电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3道封锁线后,由湖南省南部向广西北部前进。蒋介石为将中央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16个师共77个团分5路专事“追剿”,并令桂军5个师在全州、兴安、灌阳等地阻击红军。何键红军要去湘西,必过湘江。湘江沿岸地区就是蒋介石在地图上划出的与红军决战的地方。李宗仁、白崇禧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要阻止红军进入广西已经不可能,于是,他们按 白崇禧为什么白崇禧的态度会180度大转变呢?这还得从一封电报说起。就在白崇禧满心欢喜,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上海...

    2020-04-10 10:26:32
  • 腊子口!70米80度仰角悬崖,众红军无计可施,角落一人称家常便饭
    腊子口!70米80度仰角悬崖,众红军无计可施,角落一人称家常便饭

    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东北、岷县以南,是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隘口地势险峻,仿佛大山被劈开了一条三十多米宽的缝隙,两侧绝壁峭立,似一道用厚厚的石壁构成的长廊。腊子河从谷底流过,水流湍急,虽不没顶,但无法徒涉。河上有道木桥,前面是三四十米宽、一百多米长的一片开阔地,要过腊子口,必须先过这道木桥。进了隘口,则是一个三角形的谷地。隘口后面是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腊子山。因而,腊子口素称天险,一夫当关, 事关重大,黄开湘、杨成武决定先进行试验。派人用一匹高头大马把“云贵川”送过腊子河,在右岸守军视线死角处开始攀岩...

    2020-04-10 10:25:34
  • 77集团军“金刚钻”红军旅女兵一炮手,3000米12′31″
    77集团军“金刚钻”红军旅女兵一炮手,3000米12′31″

    一场70年的弥天大谎:华裔美军喊中文诈伤志愿军经过 外国网络黑客公然对我外交部发言人语言攻击 丧心病狂 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亲自为他试车,并在试车时发现了两个小毛病 现在的美国让人想起1918年大流感 密存瑞士银行的宋庆龄遗嘱写给谁,及其背后的执行内幕 在西藏即将解放之际,这个人突然去世,毒杀阴谋被揭露 这个与男兵齐头并进的“假小子”有个雅致名字,姓吴名娉,是77集团军“金刚钻”红军旅某型突击车一炮手。娉者,美也,人如其名。吴娉虽外表俏丽、性格内敛,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好强的劲,上学时如此,入伍后依然如此,...

    2020-03-26 18:27:06
  • 108岁老红军秦华礼辞世,这个军礼曾让无数人动容
    108岁老红军秦华礼辞世,这个军礼曾让无数人动容

    原南京邮电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秦华礼同志,于2020年3月14日5时0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8岁。秦老在红军中曾三过草地,在长征中多次负伤。2019年国庆节,秦老受邀参加在南京静海寺的升旗仪式,他从轮椅上站起,遥望五星红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红军的这个军礼,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 在秦老的胸前,三枚纪念章闪闪发光。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徽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徽章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徽章。秦华礼1913年,出...

    2020-03-14 18:26:49
  • 临阵斩将!当年被纳粹德军一路打崩的苏联红军靠什么稳定军心?
    临阵斩将!当年被纳粹德军一路打崩的苏联红军靠什么稳定军心?

    【军武次位面】:TDK肥天鹅中国人常用“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来形容无能的军事统帅,不称职的将军在平时也许能够稳坐官位,但在真的战争来临时就会显出原形,不合格将领在战争爆发后的失误决策往往要用许许多多基层将士的英勇牺牲才能挽回。苏联一部分高级指挥员在卫国战争初期的表现就是这样的,平日里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他们,在德军的迅猛攻势下,惊慌失措,进退无据,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到 尽管前来攻打的德军十分强大,但是苏联方面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苏军在战前组建了9个机械化军和45个坦克旅,其规模远...

    2020-02-10 17:25:21
  • 民众送去食品感动医生:有老百姓给红军送物资的感觉
    民众送去食品感动医生:有老百姓给红军送物资的感觉

    27日一早,刚睡了四个小时的瑞金医院行政值班人员就被电话铃声吵醒,一位爱心民众在电话中表示,要送红枣给医务人员补补身体。...

    2020-01-27 22:08:01
  • 米格斯崔克重装旅实力究竟怎样?演习中曾被红军吊打
    米格斯崔克重装旅实力究竟怎样?演习中曾被红军吊打

    自打苏联解体后,美国军方就一直在动歪脑筋,觉得‘既然苏联威胁已经消散,那我们还留着大规模的传统陆军干啥?’当然,在海湾战争爆发时,对传统陆军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的国防部暂时还没对陆军编制动刀子。但到了伊拉克战争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2003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了入侵。通过这次战争,国防部的老爷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事实——‘传统的大编制陆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快节奏战争的需求。’ 2003年5月,由美国第二机械化步兵师第三旅改编而来的第一个‘斯崔克战斗旅’在美国联合战备中心进行了测试演习与...

    2020-01-21 18:27:2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