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区“整旧如旧” 文艺范老房子成热门打卡地
“过去这里是一个弃用的旧花坛,堆满垃圾,又破又臭,路过都要捏鼻子。”一位乘凉的老居民说,2017年以来,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垃圾”花坛被铲除,用红地砖覆盖路面,5个休闲长椅化作围栏,还以楚剧文化精心布置了一面文化墙,这里修成小区居民的休闲小广场,成为老人们最喜欢的休闲聚集之地。
再往里走,随处可见雕花“艺苑”字样悬挂在路灯上,门口的一排门面上方以红色油漆统一门楣,就连墙砖都以白色大理石组成,透出几分文艺气息,路边的花坛内是各种戏剧楚风的雕塑造型。
艺苑社区书记孙星介绍,艺苑小区的改造是从2017年开始的,因考虑小区内有武汉歌舞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话剧院三大院团,再加上百年建筑——西商赛马俱乐部旧址也坐落在此,改造设计时就特别注入了文艺风元素。
小区“整旧如旧”成热门打卡地
屋顶都采用仿古屋檐,铁栅栏上也雕着古色古香的花纹;原本斑驳破损的墙面被排列整齐的仿古青砖代替,坚固耐看;走进小区,地面全部以青石板铺成。
“整旧如旧”的武昌都府堤状元楼小区,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不少年轻人会前来拍照打卡。
72岁的居民王莉华指着手机里一张改造前的小区图片告诉记者,这个小区的房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原本墙砖剥落,地面开裂。改造后,小区与周边的红巷旅游风格相统一,透着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
6月16日,位于汉阳洲头街的向阳、物业两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施工。从公示的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水”文化元素突出。
据介绍,这两个老小区改造后将合二为一,因地理位置靠江边,此次改造中特别设计了以“亲水”生态文化为改造主题。改造工程中,将结合“洲头”历史文化,突出老汉阳渔民“洗脚上岸”,由“渔民”变“市民”的华丽转身历程,呈现洲头街沿江居民以水为生,亲水、爱水等历史文化元素。
汉阳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汉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将重点打造“精品小区”,如结合归元文化和知音文化主题元素,打造古城亮点片区的钟家村社区的毛家堤小区;而玫瑰西园小区,因其住户多为老国企职工,此次改造将凸显老汉阳的百年工业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