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职妈妈”创作石头画 致敬岁月留下的痕迹
“石头画上的色彩、纹理,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报班后,邬艳芬便开始买画材、捡石头,并在全国各地购买各类石材,拿起画笔进行构思创作,“一开始去小河边捡石头,寻找合适创作的原材料,现在则是到处‘买买买’。”
如今的邬艳芬,但凡出门就关注脚下的石头,“看它们是否适合创作。”
邬艳芬石头画。 林波 摄
邬艳芬告诉记者,一幅完整的石头画,从选材、构图、勾勒再到上色至全部完工,“少则几天,有时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一个作品。”
“石头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不拘一格的造型,构思出适合石头的画作是石头画创作的难点之一。”邬艳芬解释道,在石头上绘画与在纸上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纸张可以人为生产,但石头却是自然的产物,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色彩和纹理,是不可复制的。”
抛去原材料的特殊性外,邬艳芬解释道,在石头上画画的局限也较大,“石头的面积比较小,所以更要考量绘画的创意,在有限的空间进行无限的创作,这并非易事。”
如今,在邬艳芬的收藏间书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石头画,记录着她的创路历程,“这只是我创作的一部分,很多作品都放在老家。”
邬艳芬表示,石头画不同于其他书作,重量较轻,石头画的重量轻则几斤、重则有十几斤,甚至上百斤,“所以我希望能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将我的作品放置在工作室内,让石头画也成为一种大众接受的绘画方式。”
审视当下,从最初的简单花鸟图到如今的山水人物,在邬艳芬的笔下,石头画被不断赋予新的技法和内涵,“致敬岁月留下的痕迹,接下来计划着将家乡元素融入石头画之中,展现家乡之美。”(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