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北京的你 会走进电影院 看一场久违电影吗
青年作家、编剧成长24日走进了首都电影院(西单店)。他告诉记者,之前看到电影院复工的消息特别激动。在他看来,作为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就要第一时间支持行业的复苏。“买票时发现,电影院完全遵循了疫情防控的要求,相邻的位置根本不能买。”成长介绍说,首都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还非常贴心地给每位观众发了一个票夹,票夹上的字——“首都电影院·我一直都在”格外醒目。日期戳和“全力以复,为爱电影的你”的纪念戳也十分值得珍藏。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规定,电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成长告诉记者,在观影结束后,电影院工作人员为所有观众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在出口处每位观众可以领取一份封装在纸袋内的爆米花。“希望您能把电影院的味道带回家”。成长说,工作人员的这句话让他感觉特别贴心。
刚复工的电影院,如何才能将观众拉回到大银幕前?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君健表示:“这需要更细致、认真地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并且根据不同观影群体的需求,以及电影生产的进度统筹规划。”
为了保障影院复工后放映一切顺利,北京市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文平介绍说:“设备服务咨询电话有专人值守,技术人员24小时手机畅通,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影院的放映问题。”
期待电影市场复苏
7月24日北京地区电影院上映的两部新片是《第一次离别》《璀璨薪火》。而一大波新片也即将上映。7月31日将上映的《妙先生》、8月25日将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8月25日将上映的《荞麦疯长》等都是被业内看好的影片。电影编剧唐山立说:“仅靠这些影片尚且无法带动整个电影市场热度,市场要真正恢复热度,还要靠头部影片的进入。”
在梁君健看来,最近一批经典老片和文艺新片的上映,会营造出一种仪式感,让观众回到大银幕前欣赏经典视听艺术。梁君健非常期待今年的国庆档电影,他希望一些有着良好观影期待和较高市场水准的影片会选择在这一时期上映。“我期待这个档期能够回到往年水准,从而将整个电影市场拉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梁君健对疫情之后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充满着信心。
实际上,今年春节档以来,因疫情而延期上映的商业大片不在少数,比如备受观众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夺冠》《紧急救援》《姜子牙》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如何让更多头部影片进入市场,是恢复影市信心和活力的关键所在。(牛梦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