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救援进展:井下矿工体力与好转 被困员工称很有信心希望早日升井 山东栖霞金矿事故救援最新消息
分次投放给养和药品
满足两天的生存需求
钻井打孔作业在救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月17日13时55分,3号钻孔与五中段巷道贯通,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
“1月17日与五中段现有11人建立了电话联络,通过电话询问了他们的一些身体状况,他们很有信心,也希望早日升井,现在五中段11人,总体身体状况还可以,但是有几名矿工受伤,受伤的情况我们现在还在进一步联络。也根据他们的要求,初步下放了一批应急药物和装备。”陈飞介绍,考虑到井下人员被困已经超过7天,身体非常虚弱,经专家组论证,指挥部决定先行启动给养投放。
1月17日22时47分,救援人员向井下被困矿工投递了第一批给养,包括9瓶糖盐水、4支手电、1封信、纸笔投至孔底。17日23时47分,收到井下传上来的纸条,主要内容为五中段现有11人、六中段有1人,身体透支严重,急需止痛药、消炎药等药品,另有10人情况不明。1月18日2时28分,根据井下情况启动第二批给养和药品投放,4时投放完毕,两批给养能够满足井下人员两天的生存需求。
指挥部专门成立了生命通道联络保障组,公安、消防、医疗、通讯人员24小时值班,随时做好被困人员健康保障工作。
陈飞介绍,救援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困难:首先,竖井清障遭遇很大瓶颈。井筒内障碍物堆积量大,供风排水管路、供电通信线缆等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井筒内施工空间窄、吊笼断面小,清障施工难度大。
其次,钻孔面临复杂地质条件。据了解,在矿山救援中,打到600米深处的先例是不多的。一是金矿的矿化带位于断层内,破碎地层极易“卡钻”,影响钻孔进度。二是岩层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导致钻孔容易偏斜。三是钻井内出水较多,水导入巷道会对被困人员造成危险。四是靠近矿体的围岩多是花岗岩,硬度非常高。
再次,井下水位上涨带来风险。
针对风井清障工作进展缓慢的现状,目前救援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充实专业清障队伍。紧急抽调山东黄金、招金和中煤五建的精干人员组成专业清障队伍,采用4×6工作制,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二是优化调整清障方案。方案实施后,井筒内清障切割作业人员增加,可分工同时清理。
三是加速推进设备安装调试。重新确定调配物资清单,连夜对稳车、天轮和吊盘进行安装调试,已于18日12时开始运行,目前正在进行井筒内350m以上残存障碍物的清除工作。
下一步将改进竖井清障方式
陈飞介绍,下一步,指挥部将穷尽一切手段,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做好救援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受困人员救援保障及接续搜救工作。
二是改进竖井清障方式。设备设施安装到位后,尽快开展清障工作,清障效率可提高至少3-5倍。
三是提高钻孔施工效率。
四是着力解决井下水位上涨问题。
(记者 张琪 郭春雨 李岩松 钟建军 杜晓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