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订单大降40%,工厂或提前两月放春节假,人民日报:放弃幻想
伴随着阵阵“寒风”,2022年终于要翻篇了,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23年。对于我们所有朋友来说,2022年都可以称得上是艰难的一年,对此我们只有把更好的希望寄托在2023年。

但浙江众多纺织工厂爆出的一则消息却让这个冬季显得更加寒冷!来自美国的订单数量锐减,众多工厂已经提前2个月放了春假。对于众多的纺织工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坏消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发生的呢?
一、 订单大降
进入12月份,距离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的降临也就不远了。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我国沿海纺织工厂加班加点的时候,来自北美的“圣诞节”订单如雪花一样飞来。虽然忙碌,但也意味着工厂和工人们的腰包开始越来越鼓。

但今年却一反常态,浙江不少的纺织工厂已经下发了通知,将春节假期的时间提前2个月。对于众多的纺织工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情。而造成这件事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由于来自北美订单的锐减。
根据CNBC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制造业订单的下滑幅度高达40%,8-11月份,美国西海岸来自中国集装箱的吞吐量下降了21%!这是一个颇具指标意义的数据,美国减少对华制造业订单,似乎指出其对华封锁战略在进一步升级,意图在基础制造业领域也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人民日报曾经刊发专题报道,坚决的指出我们应当放弃幻想!如今美国对华制造业订单的锐减似乎验证了人民日报的观点。没有了中国制造的支持,美国如何获取发展所需要的供应链支持呢?
二、 制造业回流
基础制造业美国不会大规模迁回国内,因为人力成本是美国无法摆脱的“魔咒”,因此其在这方面的战略是将更多的订单下发给新兴发展中国家。根据《越共电子报》数据指出,前8个月,越南对美出口规模达770亿美元,同增24.51%。

另一方面,印度已经成为美国圣诞节装饰品和T恤的前5大供应商!形势已越来越明朗,即使当下中国已经放开严格的管控,美国依然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把大量的制造业订单交给中国企业。
在中高端制造业上,美国所采用的战略是通过巨额补贴吸引制造业产业链回流。芯片产业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美方不惜出台52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法案来刺激全球半导体制造巨头来美国本土建厂,“剑锋”直指中国。

当然,很多朋友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基本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基础制造业变的不再重要。这样的观点正确吗?
三、 基础制造业是基石
我们要搞清楚进行经济转型,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中高端制造业所必须要具备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分为三点:人才、资金、技术。资金层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不缺乏资金的。

再来看人才层面,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占比不到4%,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更是不到1%。相比之下,美国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占比却达到了17.4%。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并没有积累够足够多的人才。
最后来看技术层面,诚然中国在过去4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过程中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全球高端产业链中我们仍然是技术的需求方!发展芯片产业,我们缺乏光刻机和EDA软件等核心技术;发展航空大飞机,我们缺乏可靠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数控机床,我们在中高端数控机床上仍然严重依赖进口……

因此我国目前仍然不能放弃基础制造业,它是我国进行经济转型的最强基石,能够为我们顺利完成经济转型、迈入发达国家阵营争取更多的时间,更关系到亿万人口的“饭碗”。当前我们应当尽快制定突围策略来应对美方的打压。
总结
美订单大降40%,浙江纺织工厂迎来提前放假潮!或许正如张忠谋曾公开所指出的那样“全球化已经死亡”!未来的形势将更加的艰难,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来应对最困难的日子。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