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严厉拒绝儿媳生二胎:“不想再养一个闲人,家底都被掏空了”
原标题:婆婆严厉拒绝儿媳生二胎:“不想再养一个闲人,家底都被掏空了”
作者丨池鱼
图片丨网络
01
好的婚姻,一定先是独立的。
这种独立,是指两个人要有撑起一个家的基本能力,能够让它运转起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经济上。
老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一切。
婚姻里的经济,的确非常重要,关系到柴米油盐产生影响的下限。
我见过无数因为经济而产生的家庭矛盾,经济能力越是微弱,矛盾却是荒唐,也越是让日子鸡飞狗跳。
就像我朋友说的一句话:“结婚以后要是没钱,日子真是处处都不顺。”
有些原本很小的问题,都能一日一日叠加,最后量变产生质变,影响婚姻本身。
所以,近年来,“啃老”一词在年轻一代的婚姻里,被提及的频率很高。
有的人说,“啃老”也是一种无奈之举,20多岁的年纪,如果没有父母帮忙,要想满足一个家庭基本的车房需求,光靠打工的话非常艰难。
如果父母能够帮扶一下,婚姻里的日子就能够少掉很多阻碍。
但是,过分的“啃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值得每个人重视。
年轻人需要适当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舒适,更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重视自己以后的利益。
自己真正能够独立,才能实现万事无忧。
吴阿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5年,小儿子还在上大学。在外人眼中,认为他家经济条件尚可,只有她自己明白,家中情况并不乐观。
她和自己的老公在农贸市场做点小生意,两个人守着一个摊位多年,生意不好不坏,足够家里过上想要的日子。
家里的车房都买得比较早,前些年重新换了大房子。后来大儿子结婚,他们给儿子重新买了一套房,这一下让经济动荡不小。

02
原本来说,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应该是父母开始放手,身上压力逐渐轻松的开始。
但是吴阿姨家比较特殊,她的大儿子虽说已经结婚,实际上还是一种依附于他们家的存在。
她说,大儿子结婚,从买房子到装修,甚至包括家里的一个碗,一盆花,都是她亲自去买的,儿子什么事都没管。
就是只等着结婚以后,和妻子住进新房就够了。
吴阿姨的大儿子,没有读过大学,结婚的时候没有正式工作。虽说如此,但外人看来他还是有车有房,所以婚前给他介绍的人不少。
结婚以后,吴阿姨的儿子还是没有正式工作。
因着他原来就喜欢上网泡吧,吴阿姨担心儿子婚后依旧无所事事,就让儿子到自己摊位上帮忙,一个月给6000的工资。
这个提议,她的儿子倒是赞同,于是就去了,这一去后就再也没有找过工作。
她的日子很满意目前的状况,上班时间自由,想睡懒觉就可以睡到中午再过去,反正是自己的父母,不会真的为难。
平时他们夫妻零花钱的话,她的儿子也是自己在抽屉里拿,需要用多少就拿多少。
而自己一个月6000的工资,则是拿回家分文不剩地交给妻子。
吴阿姨的大儿媳结婚以后就没有工作过,一开始是因为结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4个月身孕,所以婚后一直在家养胎,然后是带孩子。
现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她的儿媳还是不提出去找工作的话,却告诉吴阿姨,他们准备生二胎。
吴阿姨的儿媳比较喜欢孩子,认为无论如何,都应该生两个孩子比较好,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也能彼此照应。
吴阿姨虽说也希望能够多个孙子或者孙女,但站在理性的角度,她并不赞同儿子二胎。

03
她说,目前儿子的家里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完全是因为有他们的帮扶。
儿子家里的水电气费等等,平时都是吴阿姨连着自己家一起交的,就连买菜都是两份,儿子顺便提回去一份。
还有补贴在孙女身上的开销,大大小小加起来真的不小。
而她儿媳也比较会花钱,每个月她儿子拿回去的6000工资几乎都能花得分文不剩,要是不够的话就找吴阿姨儿子要,然后儿子再来找他们拿。
平时一千两千地给,吴阿姨也没记过账,只是一年到头能够存的钱,比以前少了一半还不止。
她提出让儿子自己去找工作,儿子也尝试过两次,每次还没做到半个月就回来了,各种嫌弃,要么是工资低,要么是太累了。
换来换去,还是认为跟着自己父母做比较好,后来就再也不肯走了。
她的儿媳一开始说生二胎,没有想到他们会反对,因为吴阿姨和老公平时都很疼自己的孙女,后来看到吴阿姨一再严厉拒绝,也生了气。
吴阿姨认为自己是话糙理不糙:“不想再养一个闲人,家底都被掏空了。”
毫无意外,照着儿子儿媳目前的情况,要是再生一个孩子,家庭支出会再次增大,而增加的支出必然会转移到他们身上。
吴阿姨认为,他们也得为自己考虑。
他们两个人都已经是50多岁的年纪,不年轻了,小儿子还在上大学,然后也要娶妻生子。作为父母,她也必须得为小儿子做好打算。
她的儿媳因此很不满意,认为她作为长辈,不应该干涉他们小辈的事。
吴阿姨听见对方说这样的话,一气之下掐断儿子的经济,不给儿子发工资,说反正他上班也没有上班的样子。
这下,事情彻底闹大了,儿子儿媳把错完全怪到他们身上,吴阿姨还是认为自己已经仁至义尽,出钱出力,到头来却是吃力不讨好。
因为一下没了收入,她的儿媳后来也不再说二胎的事,只是心有不满,不肯来吴阿姨家,过年都没来。

04
一段好的婚姻,先要“断奶”,应该基础于两个人共同的抗风险能力,而不是在结婚以后,还做依附于父母的寄生虫。
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很多东西,不过是让起跑线远一点而已,但人生这条路还长,它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走的。
而且父母总会老去,会逐渐感到力不从心,生命传承的意义,就是让下一代能够担起更多的重量,而不是一辈子躲在大树下。
如果婚姻一直这样不“断奶”,当失去父母这棵大树时,两个人的日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会不会那时会爆发出更多的矛盾?
原本因为经济隐藏的问题,可能将会变本加厉地还回来。
男生长大尤其是走进婚姻以后,应该有一种自觉:
父母赚的东西,其实和你没多大关系,你得站起身来,担起责任,像个男子汉一样,为自己的小家撑开新的天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