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以下6样“必需品”将涨价,提前打算,免得吃亏
2022年就要过去,距离农历春节也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个年关将近、本该喜气洋洋的时期,大家却都在忙着和各种新冠毒株斗智斗勇,抢药成了不少人的头等大事。
其实除了抢稀缺的感冒药、退烧药等药品,一些“必需品”也应该提前备起来。毕竟大部分地区将在春节前后迎来疫情感染高峰,到时候会对社会、人们的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不少负面影响。

大家应该提前打算、备好6样“必需品”,有备无患总好过“有患无备”。
一、备好6样“必需品”
1、面粉、大米等粮食产品
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蒸馒头、做包子,一些地区还会做年糕。这些风俗习惯都要用到面粉和大米,家庭用量在这段时间会比平时的需求大。

再加上大量的需求一般会推高市场价格,商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降价促销,所以现在多备些米面放在家里,既方便又不吃亏。
2、调料品
食用油的保质期大多在18个月左右,保质期长、好保存,而且过年期间油炸食品一般做的多,像炸丸子、炸酥肉、炸藕合……小朋友和大人都喜欢吃,因此家庭可以多备两桶食用油。

至于盐酱醋等家庭常用调味品,本身体积小、好存放,在过年时期的消耗量又会比往常大,提前多备几袋、几瓶放在家里,比万一用到时家里没有、要出去现买要方便得多。
3、烟酒糖茶等零食及礼品。
中国是人情社会,春节期间更是少不了走亲访友,而接待亲戚朋友到访、迎来送往、拜访客户时都要用到烟酒糖茶。这些小零食、礼品看似不起眼,但在春节时期还是联络感情、维系关系的重要“润滑剂”。

与其等到最后时刻、涨价了再买,不如提前备好,等用到时直接拿出来或接待或送人,会非常方便。
4、鸡鸭鱼肉等禽肉制品
过年吃的肉类品种非常多、数量也大,鸡肉、猪肉、牛肉、羊肉,以及一些鱼虾等,越临近春节价格越高。有数据统计,2022年1月份也就是去年农历春节时期,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为1.4%。

对大部分人来说虽然没有多少钱,但今年因疫情影响一部分人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能节省一分还是可以节省一分。
5、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
过年期间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上升,而蔬菜水果是人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有营养专家也曾指出:要保证每天餐餐有蔬菜,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这是抗击新冠的重要手段。

6、化肥、种子等春耕所需物资
化肥、种子是明年春耕时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民朋友们提前着手准备这些物资,尤其是地多的农民,一定要做好储备,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在明年春耕时做到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二、有必要吗?
很多人认为现在市场上物资充沛,过年期间闲暇时间又多,超市离家近又常搞促销,可以随时去购买,根本没必要提前囤下这么多东西。
其实在疫情刚放开时期,很多人也是这么想感冒药、退烧药等药品的,可最后等轮到头上时才想起去买药,可惜已经一药难求、买不到了,买药只好变成抢药、高价求药。

对于以上6种必需品也是这样,并不是说春节期间一定紧缺,但目前一些省份已经提前迎来了疫情的第一波高峰,不少人中招、隔离在家,各行各业都缺人,一些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都受到很大影响。
过年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期感染人数到底会有多少,物资就算储备足够,运输和销售环节又是否顺畅,人们的外出又会受到多大影响……这些都不好说。

所以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保质期长的必需品放在家里,减少春节期间外出购物的次数,减少到人员密集低出行,既方便自己的生活,又降低了被感染的概率。
三、小结
今年因疫情影响,大多数人一方面上不了班,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还要面对随时可能紧缺、提价的物资,面临双重难题。因此趁这些必需品涨价前提前准备一些并不吃亏。当然准备并不意味着大量囤积,要合理购买、合理储备,短期内够用就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