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一夜脱销的背后!映射了公信力流失的问题
在新冠疫情出现的这几年,我们经历了几次断货潮,首先是疫情刚刚出现时大家出于防护需要大肆抢购口罩,那时候普通的一次性口罩都能卖出一个10元的高价,后来口罩的供应跟上了,大家又开始抢购连花清瘟和板蓝根,就是因为听说这些药物能够防治病毒,而在国家放开管理后,一时之间因为担心感染后症状严重,大家又开始抢购起了布洛芬。
如今好不容易恢复了布洛芬的正常供应,现在又有一种药品陷入脱销,他就是蒙脱石散。蒙脱石散在一夜之间开始火爆销售,这背后究竟印证了什么真相?

据某位网友介绍,自己近期到药店去购买蒙脱石散,但却被告知价格已经翻了6倍,此时这位网友也一头雾水,这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止泻药,为什么在病毒盛行时也开始火爆起来?
原来蒙脱石散的盛行和一种传言有关,有传闻称奥密克戎的美国新变种形式感染后会有腹泻情况,一时之间不少听风就是雨的人们开始大肆抢购这种止泻的药物。
虽然说这样的行为让不少人感到“无语”,但是结合疫情出现后国内经常出现的断药情况,大家现在听到相关消息后想要做好准备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一旦真的出现腹泻情况再想买药,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然而这却并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一场以讹传讹的闹剧,这一次蒙脱石散脱销背后的真相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经过这一次疫情放开管理后,现在舆论场上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公信力的缺失,原本疫情应该属于医学界的专业性问题,传染病领域的相关专家理应给出最具权威性的解释与建议,但是自从12月份国内放开管理后,各个所谓的医疗专家不断被打脸。
他们所说的90%的人都是无症状的感染者、病毒感染后如同患上感冒一般、完全不用担心,放开管理后药物会脱销……这些言论在时间的证明下都成了“谣言”,专家所说的话基本上被打脸的要比成真的多,这也就造成了专业人士公信力的流失,甚至是完全丧失。

然而除了这些专业学者的公信力缺失,国内某些ZF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中国疾控中心刚公布的2023年1月1日疫情数据显示,今年第1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为4523例,新增死亡病例为一例。
虽然这个数据表面上看起来非常乐观,基本上任何一地的百姓都不会相信这种表面美观的数据,大家所了解的事实和公布的数据完全不同,当地的殡仪馆已经排起长队,自己身边就有不少人因感染而死亡,此时中国疾控中心给出的数据却显示4000多人感染、一人死亡,谁会相信?
而且此时大家都质疑,自从国家走向全面放开道路后,我国就已经取消了全面核酸,那么这种每天4000多的感染数据究竟是从何得来的,他们真的认为这样的数据能够代表中国的实际情况吗?

与之相反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将在一个月内迎来疫情感染的顶峰时刻,特别是上海、广州、北京这些大城市感染情况更为严重,一个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一个月内就已经有8成的人员感染,即便这种病毒的致死率并不高,但是架不住中国人口基数过大。
这种由权威人士发表出的没有任何权威性的数据,只会加剧大家对ZF的不信任。也许在这些专业人士和ZF工作人员看来权威并没有那么重要,但要知道公信力的缺失,对他们开展相关工作是一种严重阻碍,在事关全体中国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时,我们需要权威、真实、准确的声音,而不是为了应对工作想办法欺瞒广大群众。

再说回我们开头所提到的脱销的蒙脱石散,现如今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身边人感染后几乎没有出现过腹泻的情况,但由于样本太少,也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情况,另外传闻成这种腹泻情况是美国变异毒株所带来的,如果真是这样,这种病毒现在尚且在美国,国内出现的比例并不高,所以提前防治腹泻确实有些杞人忧天。

而且即便真的出现腹泻情况,蒙脱石散也未必是我们首选的止泻药,有相关研究证明,这种药物吃多了容易产生便秘情况,所以这类药物完全没有必要多囤。
总而言之,现在我们经历的疫情是涉及到所有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问题,越是在这样关键且紧张的时刻,就越需要理性、客观、权威的声音,所以不管是ZF人员还是专业学者都应该谨言慎行,不要再消耗大众的信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