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前 156 年-前 87 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
原标题: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对于皇上来说,做稳了解江山,正所谓要“狡兔死野狗烹”、“过河拆桥”。因为功臣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如果他们不自动解甲归田,退隐山林,那么,就只好有武功,杀头;有文功,杯酒释兵权。但刘彻不会剑拔弩张,亲自上场。他是一个有文韬武略的一个皇帝,他要借力打力。
首先,他让田鼢去收拾列强豪绅。结果,先办了一个灌夫,又牵扯出了田鼢,所谓拔个萝卜带出泥也。灌夫是窦婴的同僚和部下,气味相投。灌夫坐牢,窦婴不会不管。可是,田鼢和窦婴又是冤家对头,窦婴赞成的,田鼢肯定要反对。这就好,这就好,皇上要的就是这样,狗咬狗,一嘴毛,一个一个收拾了。皇上把怎么处置灌夫的廷议挪到东宫,让太后听着。廷议上,果然,田窦成为水火不相容的两派。在进攻和揭发中,两个人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一个贪婪,一个谋反。
这时,皇上被太后“逼”着,下令灭灌夫三族,查抄窦婴。窦婴深陷囹圄,这才傻眼,搬出了先帝的遗诏救命。遗诏分正本和副本。窦夫人多了一个心眼,没有遵照窦婴的要求,将遗诏送到廷尉府,而是交给了长公主。但是,廷尉张汤审讯窦婴之后,马上报告皇上。皇上自然很快就得到了遗诏的副本。可是,皇上并不赶快去找正本,而是透了一个风给田鼢于是,有了田鼢和太后去销毁遗诏正本的一幕。
皇上这一手厉害。如果是自己烧,显然是“违法”的。遗诏是先帝的“身后圣旨”,是同样要执行的。如果承认,无疑给自己又找了一个爹,窦婴随时可以“相机行事”,夺了自己的权。如果不承认,那样,便是“不孝之子”、“不忠之臣”。现在,借母亲之手,将遗诏正本销毁,那么,副本就可以定位“伪诏”,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办窦婴的事了。
皇上对窦婴很是感冒。皇上不怕田鼢,因为,田鼢一没有军功,二没有才能,只不过是靠了姐姐的裙带关系,在朝廷里腐败而已。完全构不成对于自己的威胁。对于这个舅舅,皇上是拿他当小丑,当弄臣看待的,实际上,皇上常常戏弄田鼢,勾手、呵斥、恐吓。而对于窦婴,则是“尊敬”的,委以重任的(比如治水),时不时地还要过问一下皇上还要“沽名钓誉”,去监狱看望窦婴。
其实,皇上这次弄巧成拙了。聪明的窦婴,在皇上即将离开监狱的一刹那,明白了:自己看轻了皇上。如今再不是先帝所说的“母壮子弱”了,皇上的聪明和坚强,是别人所不能比的,包括自己在内。那一刻,窦婴完全失望了。
一代丞相,灰飞烟灭,而且,搭上了窦氏173口。汉武帝利用他从之手,来铲除异己,获得权利,稳定自己的江山,掌控国家,使自己不再处于“弱者”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