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后遗症”有多严重?如今明码标价也无人问津,你又怎么看?
引言
疫情放开,意味着各地旅游将迎来新高峰。其实,总体旅游营收来看,已经超13.19亿,净利润也高达1.12亿元,是非常不错的。
大家外出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风景,更多的是去体验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在国内,新疆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因为天气受到影响,新疆的昼夜温差会很大,因此新疆的水果总体比较甜,更受大家的喜欢。

当然,如果真的去新疆旅游,那不少人会去尝一尝具有新疆特色的小吃:切糕。吃一口切糕,就难以忘记,各种水果和坚果融入切糕中,酸甜可口,香而不腻,可谓是滋味无穷。
不过,一些黑心老板却利用切糕赚暴利,导致大家看到明码标价也不敢买。对于网友来说,这一切都是他们自食恶果,如果不是切糕老板违背诚信,又怎么会落到没有顾客的地步?

诚信才是生意人的本分
其实,一斤切糕的价格再贵,如果大家经济条件不错的情况下,也会去消费。但是,很多人不想去买切糕,并不是因为标价贵,而是商家做生意不讲诚信。
原本彼此说好的只切一点,但到顾客手里,就多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切糕。价格贵,商家又偷偷动手脚,这让很多消费者都无法接受。毕竟,大家都是买个开心,但自己被逼着买东西,又有谁会开心?

总体来说,顾客不想买切糕,并不是不喜欢吃切糕,而是不认可商家的销售。对于切糕这种美食来说,老少皆宜,软糯香甜,谁都想要吃一点,尝尝味道。
若是自己原本只有50元的预算,可商家却一定要买到100元,200元,这就会让很多顾客心里感到不满。从而,他们不想再去买切糕,其实是不想上当受骗,让自己旅游时心情变得更糟糕。

很多商家只想着自己赚钱,却忽视客户的真正需求,强买强卖这是让顾客心里难受。花钱是想买享受,而不是买一口气憋在心里。
切糕有多暴利?
切糕,曾有一段时间风靡全国,不少新疆的人外出专门到各大城市去售卖切糕。但是,几年后,切糕却变成一句骂人的话。有人说自己有钱的时候,旁人就会讽刺:“你有钱,你去买切糕啊”!

从这番话中,也能听出其中的含义,可见切糕是十分昂贵的。据悉,一块大的切糕,价值可高达上万元。而想要品尝切糕的人,一般都是切一小块,然后分成很多小块吃。很多人去跟老板说只要一斤时,真正等到买到手,就变成两三斤。这种情况下,老板是不会让你退的,你也只能含泪掏钱买下。
很多年前,去新疆旅游的旅客都会买一块切糕来吃。但现在,去新疆旅游,很多游客是看到切糕就会自动避开,唯恐自己上当受骗。

以前有人去买切糕的时候,老板不会告诉对方是按斤收费,还是按两收费,价格上标示着十几元的切糕,可能随便切下来一块,就要两三百元。最终大家吃到切糕时,是嘴里甜蜜蜜,心里苦兮兮。
切糕真的那么贵吗?
其实,切糕大部分都是用糯米、水果、干果混合制作而成,食材方面并不是太贵。但对于切糕老板来说,切糕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制作一大块切糕就要一两天的时间。

而且,每个老板制作切糕的原材料有所变化。有些是加入大量的干果,有些是加入豆类和水果。如果只是加入普通的水果和豆类,那成本不会太高。若是加入大量的干果,像松子、开心果、核桃....这些坚果的价格,都是非常贵的。可能一块销售上万元的切糕,成本都要几千元。
很多人知道,切糕的价格贵,就会买一点尝尝味道。可这些切糕老板却不老实,在切割的时候,故意往大扩张,导致切糕从几两变成几斤。

如果顾客不买,那切糕老板就会急眼,怒吼顾客是顾客要求那样切的,不能切下又不买。这样的事情,也是屡次报道,最终全国群众都知道切糕是个烫手小吃,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起的东西。
小结
当然,在未来这样的情况将会被严格查处,像切糕这样曾经屡次被举报的小吃,也被列入查处名单。一旦相关部门发现有“强买强卖、故意增加斤两的行为”,就会严格惩罚摊贩老板,最终得不偿失。
今日热议:切糕“后遗症”有多严重?如今明码标价也无人问津,你又怎么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