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银行老年人排队严重,应对措施来啦!网友:真好
“新十条”出台后,各地放开了对疫情的集中管控,各种积压的工作也都被提上了日程。上海解封后又一次冲上了热搜,这一次可不是因为疫情管控措施,而是有人在网上爆料银行排队问题严重,业务长期无法办理,有的老人甚至凌晨两点钟就去排队。
相关部门表示高度重视,并发布公告要求有关银行尽快解决这件事,具体是怎么回事,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
说起银行的排队问题,这还得归结于银行的取号制度,到银行办理什么业务,先取号,然后等叫号。不过随着近年来银行线上金融业务的拓展,能在线上动动手指办的事,自然不会有人去银行跑一趟,排队这事已然不成问题。

这次疫情对上海打击严重,封控时间长,封控手段严厉,导致银行积压了大量的业务,人民也积压了大量需要去银行处理的事项,两相叠加,就让服务能力有限的银行差点崩溃,每天大量排队的人成为了银行的一道风景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手机终端的普及,线上业务已经覆盖了银行业务的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的业务可以在手机上办理,这就意味着手机在手,业务不愁,但是这主要是针对年轻人。
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去银行的柜台办理业务才是首选,对银行的需求量非常大。老人不会线上支付,每个月都要去银行领取养老金回家慢慢用,这是老人去银行的主要业务。还有一项业务就是存钱,老年人非常节省,养老金用不完就会存在银行,存成定期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并为他们提供服务。

老年人也是社会的一员,曾经为国家建设献出了力量,如今社会发展,我们不能放弃他们,对于他们的需求还是要满足。
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每年都会根据自己的业务量制定服务计划,但是疫情的冲击使得银行原本的人员配置、机器配置数量、窗口数量都严重不足,能满足于日常需要的配置如今却显得非常短缺。
政策的放开,使得银行积压了几个月的业务量一时间扑面而来,如果按照原来的业务办理速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排长队办理业务的现象是可以预料到的。
面对着积压成山的业务,银行也曾试图解决。比如对每天的业务量进行限制,有网友爆料上海某银行一天只给40个号,后面的业务就不再办理。这个爆料我们暂时存疑,一个银行一天只办四十个业务,这个办事效率不符合银行实际和我们的常识。

无论如何,从去年年初上海疫情全面爆发开始,上海就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蔬菜盲盒和高价菜等负面新闻让上海频频被质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是可以处理好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次的银行排队时间,又让大家重新关注了上海,难道放开之后的上海还和从前一样吗?上海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和主管部门,做好应急预案,尽快解决银行排队问题。针对排队,要么延长时间,要么增加人手,要么提高效率,三者有其一,解决问题指日可待。
近日网上传出,某国有大行调整了营业时间,将原本的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使得每日的业务办理量显著增加,解决了百姓更多的金融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种服务方式也被大家称为“金融夜市”。其他的金融机构也都响应政策,采取不同的方式积极应对排队问题,比如增加窗口,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等等。
银行在传统金融业中具有主导地位,具有稳定金融秩序,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作用,更有着直接服务群众的责任。面对着突发情况,正是考验银行处理紧急情况的时候,面对百姓的大量业务需求,银行如何处理,直接关系今后银行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银行经营时间久,管理能力强,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以专业的能力和周到的服务满足群众的金融需求,承担作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快速解决问题。
对于上述的现象,除了上海,还有其他地方没有被大家发现,上海作为一个知名城市,任何地方、任何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不过这个问题不仅上海有,其他地方也应当予以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更好的姿态和态度来服务群众。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