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又来“回马枪”,746个核酸采样点恢复服务,爆出什么信息?
“新十条”的出台,全国进入了疫情防控新阶段,社会稳步放开。“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令济南人民意外的是,济南官方宣布辖区内七百四十六个核酸检测点恢复营业。这件事立即引发网友关注,网友讨论热烈,一部分网友质疑“张姗姗们”重返江湖?

一、 核酸恢复
“新十条”强调各地严禁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如果居民有核酸检测需求,需要自己去医疗机构自费做单管采集。所以很多城市的临时核酸检测点都开始陆续拆除。新冠等级也从“甲类”下调至“乙类”,看着“乙类”是不是感觉不严重,但是它和“艾滋病”等是一个等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核酸检测退出日常生活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济南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领导小组发布公告,恢复全市七百四十六个免费核酸检测点,这一行为有些令人费解。

济南政府的行为让网友们都有些疑惑,各地都在拆除核酸点为何济南要恢复?免费核酸检测最终还是国家财政在支撑,三年下来财政赤字逐年递增,如今好不容易放开,财政压力减小,如今济南又重新恢复,这不是又在增加财政压力?
这项政策引发了网友热议,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 槽点众多
第一,根据“新十条”规定,“两码”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不再被查验,“行程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面积的感染下阳性患者也可以自由出行,这种情况下,继续核酸岂不是多此一举?

第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效果相同,且成本更低,接触更少,岂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想要筛查或者自测,那么直接在家使用抗原会更方便更快捷,所以为什么还要进行核酸检测?
第三,全国都在放开,为何济南又重新往回走?今天恢复核酸,不知道明天后续会不会再恢复其他政策,这与中央“新十条”政策的制定初衷不太符合,朝令夕改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全国一盘棋,济南如此下去其他地方感染高峰过去济南还没有开始,难免会落后于全国社会面群体免疫整体步伐。

想象力丰富的网友已经将这件事联系到了前段时间的“张姗姗”事件,提出质疑,难道是“张姗姗们”又重返江湖了?
根据资料显示,2021到2022的一年时间内,张姗姗的核子华曦多次中标济南核酸检测项目,谁也不知道这次的检测标本是不是又是核子华曦代为检测。
种种事件联系在一起引人深思,一系列事件给出了一个警示。这个警示是什么呢?

三、 政策走极端不可取
济南市这个重开核酸点的行为让群众猝不及防,根本没想到。毕竟新政策连跨区域出行的核酸检测查验都取消了,阴性阳性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对于第一波疫情高峰,大多数人都感染的情况下,出现症状就直接居家治疗,没有症状就正常生活,核酸检测也就显得可有可无。
在这种情况下还重开免费核酸点显得非常突兀,尽管官方出来解释说重开是为了方便群众检测,但是任谁看来这种行为都有些多余,也不怪网友们怀疑是“张姗姗们”又回来敛财了。

第一波疫情高峰之下,医疗资源显得尤为紧张,抗原一只难求。抗原的购买要么官方旗舰店每天限量需要卡点抢购,要么是朋友圈花高价购买,这种购买方式让买不到的人只能转投核酸检测的怀抱。再者,抗原的检测结果准确度也不如核酸检测,使用抗原检测可能测试几次才能显示正确的结果,所有如果想直接得到准确结果,核酸检测必不可少。
在放开之后各地已经取消了免费核酸,如果想要做只能去医院自费单管采集,不少人抱怨核酸检测费用太贵,一次就要十几元,而且有些医院准备的核酸检测采集管数量有限,这个医院没有了就得换别的医院,给民众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济南当地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某些特殊场所进出依旧要求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比如敬老院和一些人员过于密集的厂区。

开放核酸点从这个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给民众核酸检测提供了便利。
不过,面对着远低于封控时期的核酸检测需求,济南将核酸检测点全部开放未免有些浪费资源,其实做好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开放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哪里群众密集,核酸检测需求多就多开几个,哪里居民少,核算检测需求少,就可以少开几个。全部开放,人力物力成本太高,财政压力太大。

总结
防控放开,各地的管理制度也都发生了改变,在拆除核酸点的浪潮中济南这个“回马枪”扎得猝不及防,或许并非网友猜测的“张姗姗们”回来了,而是为疫情防控新模式所作的探索。便民利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全部开放还是有些浪费资源,在开放一段时间后问问市民的体验如何再做调整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恶意,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对于济南市恢复免费核酸检测这件事,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