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后,为讨好美国,献上“昭和女神”,她结局如何
自古红颜多祸水,英雄一笑为红颜。
从古至今,战场便是男人们的天下,然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背后,又牺牲了多少薄命的红颜。
中国的历史上有昭君出塞,为了平定边疆,和亲匈奴。
日本的历史上有昭和女神,为了保全天皇,被献美将。
“昭和”是日本天皇裕仁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昭和时期不乏美女。然而提到“昭和女神”,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位女子,她就是原节子。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是因为她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义无反顾的为了家国天下作出巨大的奉献。
为了效忠这位“昭和”天皇,为了日本民众的权益,她牺牲了自己本可以自由、绚烂的一生!
一场反法西斯的战争
这位日本女神的故事,要从一场战争说起。
1939年9月1日波及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时的美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一员,奋起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世界级战争。
当然这场世界级的战争,被卷入的远不止这两个国家,而“昭和女神”的故事要从这两个国家说起。
战争席卷了欧洲和亚洲,全世界超过20亿的人民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世界人民无不期待着这场为正义而战的反法西斯战争早日取得胜利。
直到1945年8月美军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对日本造成重创,加速了这场七年战争的结束进程。
不出所料,在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再也撑不住了,不得不发布诏书,向全世界的人民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于是美国作为战胜国,派美军进驻日本。
谁料原节子因此竟成为了夹在日美两国中间的女人。
美国安排立下赫赫战功的麦克阿瑟将军,率领军队负责日本的战后重建工作,实则想要进行军事占领和控制。
他拥有行使对日本天皇裕仁的处置权,甚至被称为“太上皇”,权力之大可见一斑。这不禁让当时的天皇裕仁瑟瑟发抖,寝食难安。
然而与德国的元首希特勒投降后,饮弹自尽的悲惨命运相比之下,裕仁天皇却平安的活到了88岁,最后因病逝世。
为何日本天皇裕仁会有如此善终的结局?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应当归于一位美貌与勇气并存的奇女子。
一个为天皇牺牲的女人
她就是日本的“昭和第一女神”原节子。
原节子出生于日本横滨一个贫寒的家庭,大概是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身为女儿身的原节子,从小就很是懂事,知道出身在这样的穷苦家庭里,想要改写命运,唯有通过读书,她自幼刻苦学习。
然而就连想要好好学习,这样简单朴素的愿望,对于年少的原节子来说,都成为了奢侈的梦想。为了节省家庭的开销,在原节子15岁的时候,她就被迫辍了学。
由于天生丽质,相貌出众,经人介绍后,便踏入了演绎的道路。
或许是美貌的加持,或许是老天爷赏饭吃,原节子从影后的第一部戏《年轻人勿犹豫不决》,大获成功,逐渐在日本走红开了。
当时的日本政府对全民宣扬极端的军国主义思想,日本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结深重。
原节子也拍摄了很多宣扬民族主义、军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受到了全民的追捧。
跳出当时的日本,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原节子不过是一个被天皇洗脑的子民而已。
然而,只要将自己代入那段历史,就会被原节子的一腔爱国热血所打动,她是那样温柔的女子却又那样的勇敢坚毅。
在原节子25岁,正直年轻貌美,风姿绰约的年纪,也是日本在二战中投降的一年。使出各种解数保全自己性命和地位的日本天皇裕仁,用尽了钱财讨好驻日的美军司令,人称“太上皇”的麦克阿瑟将军。
然而这对一身傲骨的铁血将军麦克阿瑟来说,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他不为所动。
就在这时,天皇裕仁把目光转到了人间尤物原节子的身上,他打算用美人计来俘获麦克阿瑟。美其名曰为了日本的民众,实则想保全自己怕才是更为主要的原因。
为了竭尽讨好这位驻日美军司令“太上皇”,日本天皇精心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欢迎舞会。热烈欢迎麦克阿瑟进驻自己的国家,帮助日本重建战后家园,重振工业经济。
然后这场舞会最大的彩蛋和惊喜,便是甘愿为天皇尽忠、甘愿为祖国付出、甘愿为人民牺牲的原节子。
原节子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却被她所效忠的天皇,像处理一件物品一样,冷血的拿来送人,完全没有一丝愧疚之情和恻隐之心。
这枚天皇手中可怜的棋子,在天皇需要之时被随意挪动,不需要的时候便随手丢弃。
原节子的大义凛然也获得了日本民众的拥护,她不仅仅是大家心目中的“昭和第一女神”,更是成为了人们心中舍身为国的“巾帼大英雄”。
然而本该拥有花样年华的原节子,就这样失去了自由、丧失了人权、永远离开了自己心里那个默默爱着的男人,小津安二郎。
不会结果的感情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著名导演,而原节子就是他拍摄的多部影片中的女主角,二人在影视艺术上相互欣赏、相互成全。
正是因为这种艺术上心灵的契合,两人的关系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闲言碎语。
但是在之后,不知是天意弄人的巧合还是人们刻意的强扭,传言似乎得到了某种证实。
刚刚年满60岁的小津安二郎,在自己生日的那天,因癌症病逝,结束了他也许苦涩也许精彩的一生。
他的一生在外人看来是精彩的,知名的大导演,他拥有的荣华富贵、地位声望都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
然而这个生日也是祭日的男人,却终身未娶。
死后他的墓志铭上仅仅刻了一个“无”字!
这个“无”字是他的遗愿,这个“无”字恐怕也映射出他的内心似乎有千言万语,却无法道尽,再多的不甘和遗憾也随着肉体的逝去化作虚无了吧。
就是这样一个终身未娶的男人,在他的葬礼上,却有一个终身未嫁的女人为他一席白衣,默默的守在灵前。
这个女人便是原节子。
二人的缘份起于电影,又止于电影,除了影片上的合作,他们没有交集。但是对于这样凄美又传奇的故事,也难怪世人浮想联翩,一厢情愿的编织二人的童话。
这场心灵契合的爱恋还来不及开始,被日本天皇裕仁安排的命运,似乎已经意味着它的结束。
与孑然一身的原节子不同的是,这位美国的“太上皇”麦克阿瑟将军早就家室。
毕竟对比25岁芳龄的原节子来说,麦克阿瑟比她大了足足40岁。英勇又睿智的英雄,身边不乏美女,想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场跨国的孽缘始于那场盛大的欢迎舞会,当精心打扮过的原节子穿着合体的礼服,戴着锦上添花的首饰出现在舞会的聚光灯下,全场的男人们沸腾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国的大英雄麦克阿瑟将军也不例外。他顿时被眼前这个美艳动人,又内敛娇羞的东方美人所吸引,目光在她身上上下搜寻,无法自拔。
天皇的美人计似乎顺利得逞了,加上原节子本就是演员出身,演技颇为精湛。
她心里清楚自己出现在这里的目的。一个表情、一个举止她都准确拿捏,死死地勾住了麦克阿瑟的心魄。
第一次见面俩人就难舍难分,舞会结束后的当晚,原节子半推半就的坐上了麦克阿瑟将军的专车,陪同他返回军营的住所。
英雄美人的故事就此上演了,可惜无论麦克阿瑟是否动了真情,原节子也只能是他的情妇,仅此而已。
与麦克阿瑟在一起的日子里,原节子流露出小女人的幸福。很难说这场有预谋的假戏里,是否也动了一丝丝真情。
然而即便是被麦克阿瑟将军的铁血柔情紧紧包裹,原节子也丝毫不会因此而冲昏头脑。
她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为了天皇的地位、为了日本人民的利益,在麦克阿瑟将军的身边,不停的给他吹着温柔的枕边风。
借着麦克阿瑟将军的身份和地位,原节子也得到了很多好处。
生活上的雍容富贵自不必说,事业上也得到了支持。麦克阿瑟将军不仅沉醉于原节子的容颜,也很欣赏她的演技和才情,对她的电影事业非常支持。
但是与原节子此前拍摄的电影题材所不同的是,受到麦克阿瑟将军反法西斯主义的影响,她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过去,之前深植于心的军国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渐渐弱化。
她在此期间拍摄的电影大多传递的是和平与正义,是对侵略战争的反思和批判。
同样麦克阿瑟将军也深受原节子的影响,他不顾反法西斯联盟国的呼声。成功游说了时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让日本天皇免于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
还出台了《日本国宪法》,实行了民主立宪制,让日本人民拥有了更大的权益,甚至让有些战犯也得到了赦免。
这场有预谋的交易,似乎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无论哪一方都有利可图。
然而这个看似五彩斑斓的虚幻泡沫,终归有破碎的一天。
没过几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军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全力支援下,打得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接连败退。成者王侯败者寇,麦克阿瑟也不再是驻日美军的最高统帅,很快撤离了日本。
当麦克阿瑟落魄离去的时候,不知道原节子当时的心境会是怎样?
是完成任务以后,长舒一口气的轻松?还是回忆起往日的旧情,落寞中带着一丝不舍?
面对这段往事,原节子此后缄口不言,往事不愿再提。
历经坎坷,半生成迷
不仅仅是原节子对麦克阿瑟的感情成为了谜团,由于原节子内敛的个性,她将太多的情感埋藏于心。
结束了同麦克阿瑟将军的这个任务,原节子平静的过了数十年如一日的简单生活。除了剧里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外,现实中她自己的生活就像无风的水面,平静的掀不起一点波澜。
然而就在大众对原节子的电影及本人热烈追捧的时候,一向低调的原节子对公众宣布了退出影坛,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自己半生奋斗的事业,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大荧幕。
这一年正是导演小津安二郎离世的一年,她在小津安二郎的葬礼上的现身,也成为媒体捕捉到的最后一幕。
此后她变卖房产,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
流传最多的猜测是她去了日本的镰仓,热衷旅游的人一定知道镰仓是一座临海的千年古都,那里有美丽的海浪,有浪漫的樱花,还有很多古老的寺院,是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镰仓还是小津安二郎导演的多部电影的取景地。这个地方一定也深得小津安二郎导演的喜爱吧。选择了隐居此处,对原节子来说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呢?
她透支了前半生的自由和幸福,才换得了后半生的清净与自在。
正如徐志摩的那句经典诗句一样,她悄悄的走了。
这位一度风靡日本的“昭和第一女神”,于2015年12月安静的走了,为她95年的传奇故事轻轻的点上了句号。
她的牺牲和奉献,应该得到日本民众崇高的敬意和永远的怀念。
原节子的一生或许很难用一个词语简单的概括。她只是战争阴霾之下无数受害者的一个小小缩影。
还有更多的人们因为战争流离失所,还有更多的人们因为战争骨肉分离,还有更多的人们因为战争失去生命......
历史远比演艺更精彩,战争远比想象更残酷!
愿世界和平,愿世人不再经受战争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