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患癌,亲戚集体哭穷,拒绝帮她养2个儿子,结局如何纪实
原标题:单亲妈妈患癌,亲戚集体哭穷,拒绝帮她养2个儿子,结局如何纪实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写道: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这句话,是42岁单亲妈妈刘福兰的真实写照。

2008年,刘福兰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2个儿子靠低保度日。
那一年,大儿子奇奇3岁,小儿子诚诚刚满1岁。
8年后,悲剧再次重演,刘福兰患上肝ai中晚期,还有3-6个月的生命。
人生中途离场,刘福兰不得不为两个年幼的儿子,寻找归宿。
可现实是,众多亲属,集体推脱:自家太穷,养不起2个男孩。
无奈之下,刘福兰不得不求助社区,想将孩子送给外人抚养。
直到记者介入,事情才出现转机……
两个孩子的归宿,又是如何安排的呢?
一,单亲妈妈患癌
2016年春天,42岁的刘福兰因为身体不适,去茶陵县人民医院检查。
医生拿着检查单,一脸迟疑,委婉地询问:
“你是患者还是家属?”
医生的谨慎,让刘福兰有些哭笑不得,她没有多想,笑着说道:
“我既是家属也是病人,检查结果直接告诉我就行,大不了就是癌症呗!”

没曾想,一语成谶。
医生接下来的话,让她瞬间傻眼了:
“你这种心态很好,你患上肝癌,已经到了中晚期……”
后面的话,刘福兰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她拿着检查单走出医院后,一路上泪水不断。
回到廉租房里,看着家徒四壁的景象,想到两个年幼的儿子,刘福兰忍不住扑在床上,嚎啕大哭。
早在8年前,她的丈夫颜冬苟患上绝症,丢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撒手人寰。
她一个尚在哺乳期的妇女,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向社区申请低保,母子三人靠着800元的补助,艰难度日。

如今,大儿子奇奇11岁,小儿子诚诚9岁,都上了小学,她也有闲暇去打零工,贴补家用。
日子辛苦而拮据,但是看着懂事的儿子,刘福兰内心幸福而满足,她只想咬紧牙关,将孩子培养成才。
谁曾想,命运却在这个关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玩笑。
她自知时日无多,一想到两个儿子即将无依无靠,顿时心如刀割。
如果我走了,他们该怎么办呢?
二,临终托孤
没等刘福兰想到对策,病魔就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了她的健康。
短短一个月功夫,她已经瘦得皮包骨头,面色蜡黄,双脚却肿得老高。

刘福兰一度虚弱到无法下床行走,更别提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了。
这时,同在县城生活的大姐刘建兰,主动将两个外甥接到自家吃午饭。
晚上,兄弟俩放学回到家里,分工明确。
老大负责做简单的餐食,老二则为妈妈洗脸洗脚。
兄弟俩的动作越娴熟,刘福兰内心的愧疚就越猛烈。

她数次泪流满面,对儿子说道,是妈妈没能力,不能将你们拉扯成人。
兄弟俩站在妈妈身旁,一言不发,默默地用袖子擦着眼泪。
随着刘福兰病情加重,一时间,两个儿子的去处,变得刻不容缓。
刘福兰的公婆早就去世,丈夫的两个姐妹则在镇上生活。
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和儿子留在县城,鲜少和大小姑子联系,两个儿子跟姑姑们也不亲近。

在刘福兰心里,大姐刘建兰是收养孩子的最佳人选。
一是孩子和她亲近,二是这样两个孩子就能继续维持以前的生活。
可她也明白,两个男孩,放到谁家,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尤其在得知自己生病后,大姐夫因为大姐照顾两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和她吵架。
刘福兰不忍让大姐为难,绝望之际,她拖着病躯来到社区,希望工作人员出面联系,将2个儿子送给外人抚养。
得知母亲的决定后,兄弟俩没有哭闹,他们异常的沉默,反而更让人揪心。

就连兄弟俩的班主任们,看到原本老实内向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更加自卑寡言后,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而社区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心理健康,请来记者,希望记者介入,能让婆家与娘家的亲戚,共同协商出孩子的抚养方案。
结果,在镜头面前,却出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
三,集体踢皮球
在大姐的安排下,两方亲戚齐聚一堂,大家心事重重,谁也不肯先开口打破沉默。

当记者谈到孩子的去处时,颜家小妹立马红了眼眶,嘴唇蠕动,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的丈夫表示,自家条件不好,实在无法负担两个男孩子的开支。
年过半百的颜家大姐见状,也哽咽,向记者吐露了难处。
她身为颜家老大,实际上却是颜家父亲的侄女,只因当年颜家父母高龄未育,被过继到膝下。
几年后,弟弟颜冬苟和小妹陆续出生。
虽不是亲生,但颜家大姐一直恪守责任,为二老送终,8年前又送走了弟弟。
如今,弟妹患病,她不忍看颜家血脉流落在外,早在第一时间提议,将2个侄子抚养至18岁。

可是,她的建议,却受到丈夫和儿子的反对。
“我已经50多岁了,身体不好,还有3个孙儿要照看,家人担心万一我有不测,两个孩子再次失去着落。”
一旁的大姐夫,连连附和妻子,这时他提议,由娘家和婆家各自负责一个孩子,减轻压力。
众人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刘建兰,只见她低着头,面露难色:
“孩子毕竟是颜家的人,最好由姑姑带,我怕我带不好他们,再说我家条件不好,没有地方住……”
坐在一旁的奇奇和诚诚,亲眼目睹了他们像皮球一般,被亲人们踢来踢去。
大姑父亲切地搂着诚诚的肩膀,邀请他留在镇上生活。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想法时,兄弟俩格外地沉默。
空气中弥漫着尴尬,颜家大姐向记者解释,兄弟俩一直生活在县城,跟颜家亲戚感情生疏。
考虑到两个孩子不愿意分开,这次调解,只能暂时中止。
几天后,刘福兰再次因并发症,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表示,入院治疗,只能适当减轻她的痛苦,并不能阻止癌细胞扩散。
刘福兰自知大限将至,躺在病床上,无助地推着两个儿子:
“你们不是我的儿子,快走吧,到外面逃生去啊!”
四,协商
兄弟俩穿着校服,任由母亲推赶,他们固执地杵在原地,宛如做错了事的孩子。
他们拉着母亲的手,不住地哀求,不要把他们送走。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眼眶湿润。
正值饭点,刘建兰安抚了妹妹后,便将2个孩子带回自家,为他们准备午饭。
刘建兰有2个儿子,小儿子已经结婚,生下2个孙子,大儿子尚未成家。
一家七口,蜗居在40平米的廉租房里,连个转身的空当都没有。
刘建兰站在狭小的厨房里,游刃有余,她对孩子的口味了如指掌,做了他们最爱吃的炒鸡蛋和小青菜。
或许想到妹妹的病情,刘建兰忍不住擦了擦眼泪,对记者诉说个中苦楚。
其实,她心里明白,两个外甥跟她最为亲近,而她也想收养外甥。
可是,自从她将外甥接回来,丈夫就三天两头发脾气,没给过她好脸色。
“现在一到饭点,他就故意躲出去,不想看到两个孩子。”

丈夫的反对,刘建兰表示理解,毕竟如果两个外甥过来,连住处都是问题。
可事到如今,病情不等人,刘建兰再次找到丈夫尹建文,表示她就算去外面租房,也要带大外甥。
尹建文也赌气似地说道,那我们就分开单过,你就去租房,我带着两个儿子和孙子过!
夫妻俩不欢而散,但刘建兰打定主意,不愿再妥协。
第二天一大早,两家亲属齐聚医院。
颜家小妹见到嫂子的病容,再次红了眼眶,她为无力负担2个侄子的生活,表示愧疚。

颜家大姐则态度不变,称由娘家和婆家各自负责一个孩子,将他们抚养成人。
这时,刘建兰的小儿子来到病房,他当众表态:不管再艰难,他都不会让两个小表弟流离失所。
“不管再艰难,我都会把两个表弟抚养成人,绝不会让他们无家可归。”
有了小儿子的支持,刘建兰也不再迟疑,坚决要将2个外甥留在身边。
看到大姐表态,刘福兰终于如释重负,眼角滑下泪水,再三感激大姐。
最终,两家人达成一致,在记者的安排下,准备签订协议。
就在这时,刘建兰的丈夫突然闯了进来,惹得众人面面相觑。
结果,尹建文却说道,他已经想明白了,同意收养两个孩子。
“我的两个儿子说,如果我再不同意,就跟我断绝父子关系……
“其实我也心疼2个孩子的遭遇,只是家里实在困难,所以先前才会拒绝。”

了解到尹家的难处,记者来到县委反映情况。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联合民政、医保和妇联等部门,为刘福兰一家制定了救助方案,解决她的医疗费用。
同时,县里会把刘福兰的廉租房,置换到大姐刘建兰的小区,方便大姐照顾孩子。
而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对刘福兰一家献出爱心,捐款7万余元,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

最后,刘福兰躺在病床,拉着两个儿子的手,一遍遍地叮嘱着:
“你们要学会感恩,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社会。”
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搂住妈妈的脖子,连连点头,泪水无声地滴落在刘福兰的脖子上。
结语
如今,距离刘福兰患病已经过去7年,算下来奇奇已经18周岁,弟弟诚诚也16岁,长成了大小伙子。
希望他们能如母亲所愿,幸福地长大成人,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也希望这世间,爱与温柔常驻,少一些苦难,少一些生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