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八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过来人的答案很扎心,网友:太真实
原标题:父母八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过来人的答案很扎心,网友:太真实
我的家乡是农村的,从小我就知道村里有个病了很久的李奶奶,我之所以对她有了解,也只是因为村里的人总是在讨论李奶奶一家。据我所知,今年这位奶奶刚好八十岁,可以说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了。好像在大家的认知里,八十是应该举办一场大寿来庆祝的,它同结婚生子一样重要。
然而,李奶奶却没有村民们所期待的八十大寿,她的子孙们仿佛对此事毫不知情一样。原因也很简单,李奶奶已经卧病多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吧!那么,父母年老仍健在,对子孙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呢?

父母八旬还健在,对子女是福是祸?过来人的回答不孝顺,却很现实
就李奶奶一家来说,一位病了十几年的老人在家卧床不起,不能为家庭分担一些负担事小,还会拖累家人。先是身体上的照顾,每天李奶奶的儿子儿媳妇都会照料李奶奶的吃喝拉撒。单就此事而言,几十年如一日就已经是很不易的了,再说到李奶奶日常的花销,尽管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出门聊天,但起码的体面也应保留,一年四季的穿着也是比较得体的。
所以,我们并不能说李奶奶的后代不孝顺,最大的问题还是李奶奶身体不好多年,再孝顺的子女经过这么多年一日日的磨合,也早已经麻木了。

还有句老话想必大家也听过,“家有一老赛过一宝”。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能流传至今的谚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针对李奶奶家这种情况可能就不太适用了。
李奶奶家四世同堂,本来听起来应该幸福美满,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针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可能面对这种情况都不能打包票说,我一定会孝顺老人的。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那么这一现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呢?我认为人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尽管听起来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一、情绪价值的交换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有时候高兴,有时候沮丧,有时候难过伤心,有时候开心快乐。在我们低落的时候,有人能够认真倾听并给予恰当的安慰,这便是提供情绪价值。或者是当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有人为你出谋划策,这也是更高层次的情绪价值。

那么就这个家庭的李奶奶来说,常年卧病在床每日被病痛折磨的她已经自顾不暇,基本上很难再为子女排忧解难。所以说,从这一方面来讲,这位老人是无法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而当家人看到李奶奶的样子,即使每天会开开心心回家,回家之后也许就会被压抑的情绪感染,反而导致负面情绪产生。

二、经济成本过高,普通家庭无法负担
现在的社会可以说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钱。也有很多人说:“只有保障了基本的物质需求,才有资格谈心情”,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生存都成了难题,还谈什么开心快乐呢?

在这一方面来说,李奶奶家更是困难,四世同堂的家里有正在念书的小孩。而大家也知道现在的孩子教育成本过高,基本上是一个“吞金兽”。李奶奶的孙子孙媳仅仅负担起这个小家庭的正常开销,就已经耗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更别提能够额外支持李奶奶了。
那么对于李奶奶的儿子儿媳来说,本来他们这个年纪应该安享晚年,但由于上面还有无人照料的老母亲。他的儿子不得不继续外出工作来支撑他和妻子以及母亲的日常开销。
说到儿媳,除了打理家务照顾李奶奶之外,更是没有闲暇时间和精力去跳广场舞。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请护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想来如果李奶奶的儿子儿媳生了病,李奶奶的遭遇就更加惨了。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