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汪康夫,遗憾地离开了
原标题:江西教师汪康夫,遗憾地离开了
文/江湖独白专栏
10月24日,江西教师汪康夫因为器官衰竭离开了人世,他最终还是没有“洗白”。
对于一个从业多年的老教师,在24岁被判入狱,出狱之后一直是为了自己辩解,他说了一句让人无法忘记的话语:“我不责怪任何人,我只愿能堂堂正正活在阳光底下,他日清清白白离开人世间。”

1966年,法院认定汪康夫在小学任教期间对多名女学生进行不法行为,后认定强奸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出狱之后,汪康夫一直辩解他没有强奸学生,从1978年后,一直向法院提起上诉,对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大家都是心疼的。
在社交平台上,汪康夫的信息认证为“54年后女同学为老师作证否认被强奸事件当事人”,更是关注了28位法律从业人士,多方媒体对其跟踪报道。

大家都希望他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寄望于能够还这位老人家一个清白。
汪康夫在1984年11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不记日记,已经有十八年多了……我之所以突然想起恢复写日记,与我的身体近年来日趋衰弱不无关系。”没想到他强撑的身体坚持了三十年,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答案。
有人说,汪康夫在判刑之后,他的人生就是为了挣开这个“强奸犯”的枷锁,即便是前方困难重重,还是选择了始终前行。
女儿周金凤描述父亲的执着:“他高兴,有人还记得他的话!”

汪康夫永远忘不了1966年5月16日,他在小学宿舍被公职人员带走,直到被起诉阶段,他才知道被当成强奸犯抓了起来,被受害者控诉,“猥亵和强奸!”
猥亵和强奸,这个罪名太大了。
大到让这位尽心尽力为孩子教育做贡献的老师颤抖,在此之前汪康夫是琴水小学的语文老师,被判刑之后他就是一名伤害学生的罪人。
虽然汪康夫在一审和二审之中强调“没有强奸女学生”,可仍然因为学生的指认被判入狱十年,成为终生不承认罪名的80岁老人。
令人意外的是,指认汪康夫的受害者并不知道他被判入狱,还以为是他不打算继续教书了。
误会一直持续到汪康夫出狱之后,他决心为自己洗清罪名,寻找案件之中的受害者。

在他的坚持之下,陆续有学生给他回信,否认了对汪康夫的指认,从受害者的信中,老人知道了一些内幕:“是有人将起诉书写好,然后让几人签名的。”
言外之意很清楚,就是有人蓄意对汪康夫进行诬告,导致他失去了九年的青春和名声。
1978年,汪康夫第一次拿着学生的信件向莲花法院提起上诉,法院在复查之后,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于受害者的信件不予支持,认为是串通学生。
汪康夫被突如其来的打击震撼到了,面对法院不承认受害者的信件,他只能咬牙继续坚持,不希望家人们因为他的事情受到影响。
一个强奸犯的罪名,足够让这个家庭遭受到争议,这是他作为一名老教师不想看到的。

之后在汪康夫的坚持下,1986年吉安中院给出了在联合检察院之后,给出了结论:“办案程序不正常,现有证据难以认定强奸罪,建议撤销原判予以纠正。”
这个消息让汪康夫很是兴奋,可是冷水很快泼了过来,办案人员坚称:“案子并没有出现过错,不予纠正”
据汪康夫案的莲花县公安局副局长李一甫在吉安中院的调查笔录:“此案刑处我记得办得较好,冤错水分不大。”
没有受害者的口供,没有正常的犯罪记录,凭借这一张签名的指认书,汪康夫就注定要背负这个罪名?
他当然不愿意,于是一直反复地申诉,修改证词,这也成为后来无法翻案的关键。
汪康夫希望法院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他犯罪,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之下,他将申诉的证词一改再改,彻底进入死循环之中。

随着网络上的曝光,汪康夫出现在大众眼中,老人用一辈子证明自己的清白,让很多人愿意相信他是真的。
1999年,江西省高院对汪康夫一案做了调整,认为汪康夫实施强奸没有事实依据,没有所谓的被害人后续的证据,不知道为何还是石沉大海。
如果换做是另外一个人,或者他就放弃了。
可是汪康夫不愿意放弃,他一直在不断用行动来换取法律的青睐,身体在心力交瘁之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2022年1月28日,最高检重申汪康夫一案,可是遗憾的是,案件办理的时间太长了,无法验证汪康夫的申诉证据是否属实,驳回了他的口供。
一辈子太长了,长到了忘记了很多事,在汪康夫眼中,他的人生终结到被判入狱的那一天,谁也无法理解他内心的挣扎。
汪康夫的遗愿是,“要留清白在人间”,女儿汪珍珍理解父亲的难处,决心要继续申诉,将此事彻底解决。

对于汪康夫的离世,是关注此案的人共同的遗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程序上的正义。
冤枉你的人,永远比任何人都知道你有多冤枉。
时间可以清洗很多东西,洗不清身上的污迹,在未来逐渐完善的律法后,希望汪康夫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