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农村这3件事不再限制!村民可正常进行,老百姓高兴了
疫情突如其来,在这三年,大家不但要饱受封控在家的无聊和焦躁,还要忍受毒株传播的痛苦。疫情的出现,可以说是完全打乱了大家的生活秩序和生活规划,又有多少人因为疫情,过年过节不可回乡,已经三年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同时大家的消费需求骤减,农村很多的习俗也被限制。

但是在去年12月下旬开始,我国就调整了疫情防控政策,大家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国内经济开始复苏,农村的一些民风民俗也在回归,以下的三件事业不再受到限制,可以正常进行,老百姓可以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第一件事:婚丧嫁娶的酒席可以正常举办
在以前,酒席随时都可以办,只需挑个良辰吉日,在过去三年里,许多农村地区想要办理婚丧嫁娶酒席的限制多多,首先是要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相关部门根据当下情况同意批准侯才可办酒席。
其次就是避免人群大量聚集造成病毒传播,需要限制酒桌数量,这也导致了一些人情世故的抉择。所以在办酒席的时候不免尴尬,对于亲戚多的家庭来说,更是麻烦,还有一些新人的酒席是一拖再拖,三年过去了,可能还没有办成。

但是现在全面放开,对于婚丧嫁娶的酒席,大家不必为了邀请多少人,要请谁这样的问题感到烦恼了。
婚丧嫁娶这些必要的酒席在疫情时可以办,但是其他的就不行了,但是现在像满月酒,高考学酒,祝寿酒等等都可以和以往一样,恢复正常水准。不过在办理这些酒席的时候还是要遵守国家的一些法规制度的,例如不可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所以在办理酒席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相关问题。

第二件事:乡村乡邻之间,又可以走亲访友了
三年里,大家不敢随便走动,不敢走亲访友,乡邻之间的情感没有得到维系,在外的人无法回家。
随着疫情全面放开,当初因为疫情没法回家的人也可以回家过个春节,一解思乡之苦,和家人团聚过一个热闹年。每年过春节必备的走亲访友,乡里乡间串门聊天,也不必受到束缚,都可以正常进行。

农村的人情味和烟火气相比城市更重一些,一般一个村的人或多或少都沾亲带故有点关系,对于这样的亲缘关系也是相当重视的,平日的寒嘘必不可少。春节时初一拜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也是农村持续了多年的习俗。
走亲访友的活动一般会从初二到元宵节结束,同时,春节刚好不是农忙的时节,平日在田间劳作的乡亲们可以在这个时间里互相串门,聊天,相比平日有更多时间坐在一些唠嗑,增进邻里关系,平时谁有个困难也好互相照应。

第三件事:不再限制大集、庙会,农村又热闹了
大家都知道,在大多农村地区都是有赶集,逛庙会这一习俗活动的,当初这几日最为开心热闹,但是在这三年,因为疫情,很多地区都取消了这一活动。可是从2023年开始,又都可以正常举行了。

赶集分为大集和小集,两种集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也不一样。乡村大集一般都是出现在年前,集市上的货物多样,人流如织,大家趁着这个时间在集上置办年货。赶集时约上三五亲朋好友,热热闹闹,颇有过年的氛围,还会在集上买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这样的大集持续时间要比平常的集要长些,一般是要到傍晚才散场。

在集上,你可以看到各色的人在集上叫卖摆摊,逛集的人感受到了热闹。摆摊的人可以多一份收入,所以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乡村人民的一种经济来源和情感寄托。
农村庙会多半是乡村在寺庙周围的祭祀祈福活动,时间一般时每月开头和中间。在新年和元宵等时节,乡镇会统一确定具体的机会时间。这样的民俗活动不仅热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乡村居民的一种情感寄托,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结语
总而言之,就是在全面放开后,大家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逛街、赶集、宴席这样的群体活动也不再受到限制。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家现在是在和病毒共存,但是也不要忽视了它的传播性,走亲访友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在保障自己亲朋好友的安全,特别是一些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参加这样的活动时,更要注意安全。
今日话题:2023年起:农村这3件事不再限制!村民可正常进行,老百姓高兴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