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订单流失40%,很多品牌产业链也在撤离中国,工人该怎么办?
最近,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我国也在经历一些变动。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前中国国民讨论度比较高的两个热点问题吧。

首先,第一个热点就是我国外贸订单减少的问题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在国际局势中的处境并不是很好。许多国外的代工厂纷纷撤离了国家,选择到周围的其他国家投资。我国的外贸订单最近减少了40%,我国的工人的就业环境因此陷入低潮。
根据美国的一组数据来看,截止到2022年年底,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了整整40%。这下降的40%,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35万工人事业。
其实已经有很多品牌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退出了。我们可以拿一些比较出名的国外品牌做例子。比如曾经在中国大连经营了三十年的品牌——东芝。可能很多还不知道这还是给国外品牌,而它也早在2021年时离开了中国市场。

但是它的离开也算是非常体面的了。这家外企严格遵守了我们国家的《劳动法》,主动赔偿了员工们丰厚的劳动金。所以,它的离开,我们说不出一句坏话,甚至还有一丝想挽留。这样的做法,带着人文关怀的温度,是我们国家的企业所应该学的。
在我国,还有很多私企不自觉,搬迁厂址不愿意给工人们发补偿金。这样一对比,才知道人家为什么做成了大品牌,而且成功的时间还很长久。任何一家企业,在人文关怀方面,都应该像东芝看齐。工人们和企业是一体的,是互相成就的一个组合,两方都尽量不要做出伤害彼此利益的事情,即使离开也要体面。
还有一个大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了,就是我们的苹果。但似乎,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苹果正在慢慢撤离中国。

如此决然的离开,究竟是因为什么呢?目前,我国仍然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还是很丰富,那么为什么这些品牌产业链纷纷放弃中国市场,转战其他国家呢?
首先,像苹果这样的外企,选择厂址肯定是以成本导向。而现在的中国,不再是曾经的中国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各方面对于外企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而周围的印度、越南等国家,目前的劳动力、租金都要比我们国家对于外企来说更有吸引力。现在的他们,相当于几十年前的中国。相比于经济不断发展,正在崛起的中国,劳动力以及各项措施更加优惠的东南亚已然成为了这些外企眼中的香饽饽。

而且现实也的确如此,印度迎来了第一个苹果本土代工厂商。而估计在不久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外企品牌会从我国迁到这些国家。
这些外企走了,工人们的就业环境也在逐渐变差。以前在中国的制造业方面的外企多,就业机会也多。现在突然大家都走了,这多出来的失业工人该何去何从?以富士康为例子,这个一个工厂就有81万个员工,更别说相关生产企业的员工了。显然,如果他们走了,我国将面临如何安置这些失业人员的难题。
外企毕竟是别的国家的,他们想走的时候就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是不会在意我国的内部而因此产生的问题的。要想强国肯定不能对其他国家的东西太过依赖。现在,我国的本土企业承载着我们很多人的希望。我国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填补这些外企撤离而留下的空白的,但即使如此,我国工人的就业环境还是很艰难。

第二个热点是我国人口减少。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因为现在的我国人口还在世界榜单的前列。但是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2022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而且据预测,未来的生育率会越来越低。大概在二十几年后,中国的人口数量将减半。
我国人口减少的原因和现在社会收入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年轻人现在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外贸订单减少的缘故,大家的收入水平也有所下降。在收入被影响后,很多人就没有心思去考虑结婚生子了。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想生孩子,是现在生孩子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生不起啊!

总结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我国制造产业还需要加把劲,努力升级产业,尽量弥补外企撤离所带来的空白。但目前,工人们到底该何去何从还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现实问题。
今日话题:外贸订单流失40%,很多品牌产业链也在撤离中国,工人该怎么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