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韩美联合空中军演出动战略轰炸机 朝鲜:将超强硬回应

作者 :观察者网 2023-02-02 16:08:39 围观 : 评论

  原标题:韩美联合空中军演出动战略轰炸机 朝鲜:将超强硬回应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据韩联社、朝中社2月2日报道,韩美两国在双边防长会结束后举行韩美联合空中军演。韩国国防部2日发布消息,韩美空军1日联合实施了2023年首次联合空中演习,并投入“美国战略武器”。

  韩国国防部表示,此次演习在韩半岛西部海域上空举行,韩国空军F-35A战斗机、美国空军B-1B战略轰炸机、F-22和F-35B战斗机等参演。此次重点在于提升韩美空军的联合作战执行能力和互操作性。

  对于这次演习,朝鲜表示抗议,朝鲜外务省2日表示,将根据“以核还核、以正面对抗回击正面对抗”的原则,超强硬应对美国的一切军事图谋。

韩美主力机群 图源:韩国国防部韩美主力机群 图源:韩国国防部

  2月1日,韩美空军在韩半岛西部海域上空举行联合演习。韩国空军F-35A战斗机、美国空军B-1B战略轰炸机、F-22和F-35B战斗机等参演。 韩国防部供图

  韩国国防部表示,此次联合空演体现美方“强烈应对朝鲜核导威胁”,向韩提供强力可靠的延伸威慑的意志和能力。正如韩美领导人和第54次韩美安保会议(SCM)所达成的协议,此次联演体现“美国以适时、协调的方式向韩出动美国战略武器”的承诺,还反映了两国作为“行动同盟”保障国家和国民安全不受朝鲜任何挑衅和威胁的坚定决心。

  韩国国防部表示,韩美两国将继续提升与美国战略武器对接的联演水平,提高韩国民众对美国延伸威慑承若的信任,进而具备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力量和态势。

  此前,韩美防长上月31日在首尔举行会晤,探讨了加强延伸威慑执行能力等方案。美国防长奥斯汀承诺,将在韩国部署“F-35、核动力航母”等战略武器。

  对于这次演习,朝鲜表示坚决抵制,并将做出“超强硬回应”。

  朝中社当天刊发的外务省发言人谈话。外务省称,美国国防部长1月31日窜访南朝鲜地区时大肆宣扬对朝核武器使用,公开声称更多展开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和核航母等战略资产,这是美国万分危险企图的集中表现。它只会带来把朝鲜半岛地区化为一个巨大的战争火药库、将半岛地区变成岌岌可危的战争地区。

  对于美国及各仆从国的短期与长期阴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拥有明确的应对战略,将凭借压倒性的核武力量,强有力地管控当前与未来的潜在挑战。一旦美国继续向韩半岛及周边地区强塞硬挤战略武器,我们将据其性质,更加直截了当地展开滴水不漏的钳制活动。

  外务省表示,只要美国追求敌视政策和对抗路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同美国的任何接触和对话都不感兴趣。

相关文章

  • 布林肯访问中国前,外媒称美下令对华“打劫”,将扣留中企铝产品
    布林肯访问中国前,外媒称美下令对华“打劫”,将扣留中企铝产品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布林肯访问中国前,外媒称美下令对华“打劫”,将扣留中企铝产品》是一篇关于中国,布林,中企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

    2023-02-02 21:00:00
  • 胡鑫宇事件的教训!
    胡鑫宇事件的教训!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1)据报道,中国每年走失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胡鑫宇“失踪”一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不寻常。这可能跟胡鑫宇作为在校学生的身份有关,跟胡鑫宇家属在其失踪后通过网络不断求助、扩散有关,也跟大量自媒体不断参与推动有关。在100多天里,此事受到全网关注,舆论沸沸扬扬,当地政府承担了极大的压力。此事最终以一种从一开始就最有可能的方向——自杀而定性告终。这对于胡鑫宇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不断参与炒作,散布各种“阴谋...

    2023-02-02 20:43:10
  • 教育部已明确今年高考时间,加分政策再次调整,这5种学生要吃亏
    教育部已明确今年高考时间,加分政策再次调整,这5种学生要吃亏

    高考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走过去的无一不是学习道路上的佼佼者。同时,高考也是能够彻底改变命运的途径。在高考这场考试中,一分之差就可以让两个人的差距相隔万里,因此为了这一分的差距,不少人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不过也有的人开始在这里进行“投机取巧”,通过一些手段实现加分的目的。但今年加分政策再次调整,教育部明确今年高考时间,这5种学生要吃亏。一、加分政策成为了竞争源头目前教育部已发布了关...

    2023-02-02 18:46:00
  • 李嘉诚预言不假?中国20年以上旧房,将面临一个困局:转手无望?
    李嘉诚预言不假?中国20年以上旧房,将面临一个困局:转手无望?

    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支撑性行业,在前些年时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之际,房地产也凭借着这波红利,乘着时代的东风发展得十分高调,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房价现已达到几万至几十万不等。但在前些年,著名企业家李嘉诚曾表示,房子越建越多所带来的后果是房子越来越不值钱,尤其是那些20年以上的旧房,转手将变得更加困难。针对当前情况,李嘉诚的预言成真了吗?20年以上的旧房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局呢?一...

    2023-02-02 18:46:00
  • 从澳大利亚运18万吨铁矿石回国,中国未来将停止进口澳洲铁矿石?
    从澳大利亚运18万吨铁矿石回国,中国未来将停止进口澳洲铁矿石?

    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尽管我们地大物博,各种矿产资源丰富,但是铁矿石的存量有所不足,至今还需要依赖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基本需求。此前我们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进口量占据总额的七成左右,双方可谓是达成了紧密的矿石合作。近几年澳大利亚借助外界势力屡屡哄抬价格,坐收渔翁之利,对此我们该如何面对?有相关人员表示,中国未来或许会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虽然此举在短期内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

    2023-02-02 18:46:00
  • 放弃蚂蚁实控权后,马云与泰国首富会面,接下来会有什么大动作?
    放弃蚂蚁实控权后,马云与泰国首富会面,接下来会有什么大动作?

    2023年经济复苏已经成为所有人共同的期待,马云作为浙商的灵魂人物,也已开始表现得极为活跃。根据香港媒体报道,马云已在香港和泰国首富谢国民以及他的儿子谢镕仁举行了会谈。这场中泰商界传奇的会面,引起了两国媒体共同的关注。众所周知,马云已经在去年底放弃了蚂蚁集团的实控权,他的隐退之意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然而在马云和泰国首富会面后,很多人都觉得马云要回来了,难道他真的有什么大动作吗?一、神秘的正大集团...

    2023-02-02 18:46:00
  • 2月2日凌晨,中国疫情传来4个好消息,新冠病毒真的“消失”了?
    2月2日凌晨,中国疫情传来4个好消息,新冠病毒真的“消失”了?

    我们跟新冠之间的抗争已经持续了三年,虽然新冠封控已经放开,我国的国门也已彻底打开,但防疫的弦一直没松开。尤其是经历了第一波感染高峰后,大家对新冠的恐慌再一次被激起,居高不下。如今新年刚过,我们还没从轻松愉悦的情绪中走出来,又有关于新冠的消息传来。2月2日凌晨,中国疫情传来了4个好消息,此事迅速引发关注,难道新冠病毒真的消失了?一、CH.1.1短期不会大规模流行CH.1.1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种,去...

    2023-02-02 18:46:00
  • 65万亿城投债如何收场?财政部“撒手不管”,续命高房价谁来接盘
    65万亿城投债如何收场?财政部“撒手不管”,续命高房价谁来接盘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城投债的背后有地方政府的支撑,因此信用度较高,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负债问题。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地方城投的债务已经超过了65万亿。按理说有地方政府作保不应该出现如此局面,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此类现象的发生呢?而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财政部却表明"撒手不管",那么城投债将何去何从,地方政府又该如何面对,高房价续命谁来接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些问题。一、城投...

    2023-02-02 18:46:00
  • 2023年,是咬牙买房还是抓紧卖房?方向明确了,曹德旺的建议没错
    2023年,是咬牙买房还是抓紧卖房?方向明确了,曹德旺的建议没错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景气不太兴旺。这个说法不是胡诌八扯的,而是有事实根据的。这一说法是以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总基数下降为事实根据的。因为老年人的数量增多、婚育率的下降、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的因素,导致人们买房欲望下降、房地产行业供过于需。所以我们才说,房地产行业最近几年的发展没有之前好。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批量的房屋,但这些房屋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困难处境,而我国为了改善这个问题...

    2023-02-02 18:46:00
  • 高速公路假日堵车越来越严重:免费通行的时间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高速公路假日堵车越来越严重:免费通行的时间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不知道前一阵放假,大家返乡的时候,在高速上是否一路顺利?有没有在路上堵车?要知道,每年到这个时候,基本上是车流量最大的时候,就连高速都不可避免的经常堵车。尤其是假期刚开始和快要结束的那两天,唉,拥堵程度更是一言难尽,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下今天要讲的主题了:改革高速免费通行的时间势在必行!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我国的高速免费政策。高速免费政策众所周知,我国人称外号“基建狂魔”,是...

    2023-02-02 1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