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我国女性终生无孩率接近10%,恰恰反映出年轻人的心声
原标题:热搜第一!我国女性终生无孩率接近10%,恰恰反映出年轻人的心声
文/社会时谈杂论
“我是那个被平均的人。”
一夜之间,关于“女性终生无孩率”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相当于10个女生里只有一个女生有孩子,这是一个值得警示的信号。
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论坛上表示:“要将家庭视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单位,在城镇化、户籍改革、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住房、税收等领域的政策创制中,充分体现保护婚姻家庭、鼓励家庭成员团聚的导向。”

(相关报道)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孩后的成本,都选择了晚婚晚育,对比身边家人的情况,催婚大队的人数直线上升,老一辈的人不禁要问一句,“现在生活好了,为什么反而不愿意生了?”
这个10%的数据来自于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的调查,得出一个真实的数据,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
王会长解释,根据相关调查,35岁左右的女性只有70%认为有孩子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这表明了女性已经开始更多地考虑到个人的感受上,这个趋势还呈现出年轻化。
在评论之中,很多人将问题都聚集在生孩子的成本上,可是个人更偏向于认为是情感观念出现了问题,在男女对立的问题上,大家都在寻求一个突破口,“晚婚晚育”和“享受两人世界”被更多人所接受。
诚然,“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可是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如何将这个情况扭转?
深挖之下可以发现“终生未育”在人口学上指的是女性50岁时仍无子女。参考国际组织“经合组织”有针对17个国家给出的数据,日本女性的“终生未育”比例排名第一,之后依次为芬兰、奥地利和西班牙。

(网络照片)
细心地查看评论后,可以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不认可,纷纷反驳是不是有进行过更详细的调查,令人意外的是,他们不认为数据偏低,反而是数据偏高。
有一名网友在评论中表示,“00后的女性已经出现抗拒婚姻的念头,更别提生育了”,另外还有人提到“家庭问题”,“生活成本的提升”等等民生问题,都无法短时间内解决。
另外,女性初婚年纪提高到26周岁,已经超过了法定年纪,这就意味着生育的时间需要向后调整,因此就会出现朋友之间孩子年纪相差几岁的问题,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数众多,证明很多人愿意生孩子,奈何“生不起。”
之前有朋友结婚后,就透露过“不想那么早要孩子”,可是妻子还是很快就怀孕了,请假包括花费,那个月已经超支了,还不算月子中心的花费,这些都是对年轻人的硬性要求。
个人认为,要想提高这个数值,首先应当考虑到的是年轻人的生活成本,直接参考的数据可以对比此前冲上热搜的各地月薪数据。
据元宵节后智联招聘公布的月薪数据,在38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月薪最高的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其中,北京以13930元招聘月薪位居榜首,上海则达到13832元,深圳为13086元,杭州为11963元,广州为11710元。
如果以这个月薪为标准,对比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那么就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准备,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普通人生不起,高收入的稳定人群比例太少,不足以弥补社会的需求。
加上夫妻双方在沟通上的问题,家庭暴力和全年无休的工作状况,根本挤不出时间去生育一个孩子。
听一听某些脱离实际的想法:
这些想法都先后被网友炮击,甚至于有人喊出让他们闭嘴的宣言,可见大家的观念正在经历改变,需要更人性化的引导。

(相关报道)
纵观很多人的想法,都反映了这个趋势会越来越低,让初婚的人群成为生育的主体,在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这需要多方进行调整,从婚姻观念、生育成本和孩子教育等未知的领域出发,才有可能扭转这个趋势。
在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时,提出来只能是挑动年轻人的神经,单纯一个怀孕女性受歧视的问题,就不是一句话能够解决的。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数据进行调整,对某些擅自开除怀孕女性的行为进行惩戒,给女性一个确切的承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说到底,生不生孩子是个人的选择,一个人能够保障自身的生活不受到影响,不需要去依赖他人,降低物质欲望,优生优育是值得提倡的,不能一味为了生孩子,又没办法为孩子解决问题,到头来还是重走老辈人的一生。
有个经典的话语一直在心里头回想,“每当别人灯火通明时,你是否能够一个人承担孤独感?”
我国女性终生无孩率接近10%,恰恰反映出年轻人的心声,到底生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