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办酒席,席间向客人二次收礼,老太太:俺家穷,救济一下
原标题:老太太办酒席,席间向客人二次收礼,老太太:俺家穷,救济一下
引言
农村有这么一句老俗话:谁家门上都没有挂“没事牌”。其意思是说:谁家都有办红白喜事的时候。
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凡是有家庭举办红白喜事,亲朋好友以及乡亲们都应该前往该户家庭或贺喜或吊唁。但是,贺喜或吊唁都应该遵守礼尚往来的传统习俗------随礼。
随礼,也称“凑份子”。据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
一位历史学家称,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家放牛。后来,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所领导的红巾军,掀起了反抗元朝的运动,由于朱元璋英勇善战,因此,最终成就了霸业,统一了中国。
曾经饿过肚子的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之后,深知农民的疾苦。于是,他不但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而且,还大搞移民屯田及兴修水利,以便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肚子。
在明朝以前,无论谁家举办红白喜事,亲朋好友以及乡亲们都是不随礼的,到了该吃席的时候,亲朋好友以及乡亲们尽管敞开肚皮去吃就是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一些穷困家庭更加穷困。
后来,这一现象被朱元璋发现了,他觉得这种现象似乎不太合理,有悖于“礼尚往来”的精神实质,于是,他便决定终止这一现象。有一年,他特意下达了一个《教民榜文》,《榜文》中规定:吃席者应该随礼,不能不随礼去吃席。由于朱元璋是皇帝,因此,民间便没有人敢于提出反对意见。在无人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吃席随礼之风便开始兴盛了,而这种风潮一旦兴盛,就会出现一发而不可收的局面,以至于到了今天,吃席随礼之风依然盛行。
一位资深网友指出,其实,“吃席随礼”也是蛮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于: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毕竟物质交换也是一种增加感情的方式,况且,今天你随礼,也许明天,他就会“还礼”了,都不吃亏嘛!
按照民间的习俗,无论谁家举办红白喜事,一般都会在开席之前随礼,待随礼过后再入席。另外,即便是客人没有随礼,举办酒席的家庭也不能向随礼的客人索取礼金,否则,就会显得举办酒席的家庭“太俗”、“太小气”。
当然,如果客人已经在开席之前随了礼,举办酒席的家庭是更不能向客人二次收取礼金了,因为随礼只能随一次,并没有二次随礼一说,举办酒席的家庭怎么会向客人二次收取礼金呢?
俗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在2023年2月15日,河南某地居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事件
2023年2月15日,是老太太邢某蕙孙女结婚的大喜之日。
据知情人介绍,邢某蕙今年72岁,原本育有一个儿子并娶了儿媳,但在其儿子结婚两年后,其儿子突然患了一场大病离世了。而在其儿子离世后不久,其儿媳撇下一个不满一岁的女儿另外嫁人了。
儿媳另外嫁了人,抚养孙女的重任便落在了邢某蕙夫妇肩上。尽管邢某蕙夫妇吃了不少苦,但总算是把孙女抚养成人了。经过媒人介绍,邢某蕙的孙女与邻村的一个小伙子认识并相爱了,2023年2月15日,便是邢某蕙孙女结婚的大喜之日,当天上午9点半钟左右,其孙女便随着男方的接亲车队去了男方家庭。
上午11点左右,邢某蕙举办的酒席开席。于是,所有到场的亲朋好友以及乡亲便纷纷入席开吃。在吃席时,尽管邢某蕙举办的酒席并不丰盛,但大家都觉得非常高兴,因为大家都知道邢某蕙夫妇养大孙女不容易,但不管怎么说,邢某蕙夫妇总算是将孙女养大并嫁人了,邢某蕙夫妇的功劳不小,所以大家都替邢某蕙夫妇感到高兴。
而正在大家替邢某蕙夫妇感到高兴时,邢某蕙却端着一个茶盘来到了席间,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邢某蕙端着一个茶盘是干啥用的。但邢某蕙开口后,席间的所有客人便都懵圈了。
当时在场的一位客人苏先生说:“邢某蕙端着茶盘来到席间后先是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便开了腔。邢某蕙说:‘今天大家能够来给我捧场,我感到非常高兴,我要谢谢大家的光临。不过,由于俺家穷,需要救济一下,我希望大家再随一些礼金,以便能够让我们老两口多攒下一些养老钱。’”
苏先生接着说:“邢某蕙这么一说,当时吃席的人怎么会不懵圈内?由于大部分吃席者身上并没有带太多的钱,在第一次随过礼之后,兴许就没有钱了。因此,一大部分吃席者都面露难色,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但有一少部分带有足够现金的吃席者便从兜里掏出了剩余的钱放进了邢某蕙端着的茶盘内。当然,对于那些没有钱或者不愿意二次随礼的吃席者,邢某蕙也没有做出勉强的表示。当她在所有酒桌前转了一圈后,她便离开了酒席现场。不过,在她离开酒席现场后,许多吃席者便也纷纷走掉了。反正我知道,许多吃席者仅仅是吃了几口菜,根本就没有吃饱。”
苏先生继续说:“对于邢某蕙的做法,许多客人都有意见,不过,鉴于她的年龄已经大了,许多客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大家都认为:没必要与她一般见识。”
以上所言,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了。
当众多网友知悉这一事件后,网友们便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
网友青青河边草:真是奇葩。邢某蕙居然向吃席的客人二次收礼,天下哪有这种事情啊!你家困难,只说你家困难,你应该用别的方式让他人自愿救济你们。你怎么可以在客人吃席时二次收礼呢?这种乞求救济的方式会不会给客人添堵啊!我想:一定会的。这就难怪客人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就离席了呢!
网友岁月如歌:邢某蕙真的是会瞅机会啊!竟然利用自己举办酒席,乞求客人救济,这一招虽然很绝,但很丢人呢!
总之,网友们的议论有很多。

老胡观点
“礼”,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属于社会大众的共识,是不可违背的。
古人认为,在红白喜事随礼方面,只有“一随”而没有“二随”。所谓的“一随”和“二随”就是指随一次礼,而不能随二次礼,因为“一为诚,二为敷”,一次随礼,是一种诚意;二次随礼就是一种敷衍了。所以,自古以来,随礼只能够随一次。
而在此次事件当中,邢某蕙却以自己家庭困难,需要救济为借口让客人二次随礼,就属于不应该了。不过,念及邢某蕙的年岁已大,也不能过多地指责之。老胡仅仅是希望:今后,千万不要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了,否则,就是丢弃了“礼”的要义,蛮不讲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