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按工龄涨养老金?15年涨200,30年涨300,35年涨500合理不
当代社会养老已经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毕竟这涉及到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而为了解决大家对于养老的种种担忧和困扰,我国也设置了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让大家可以有一个选择让自己过上舒适晚年生活的机会。
而我国现阶段所执行的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虽然说我国设置养老保险体系的时间要比那些西方国家更晚,但它的推广速度很快,直到2021年年底,国内共有4.8亿人参与职工养老保险。

直到如今养老保险一直都在逐年上涨,当今年完成了养老金的新一轮上涨后,大家也对明年的养老金变动情况颇为关注,现在有一种说法称2023年将考虑按工龄涨养老金,15年工龄的涨200、 30年工龄的涨300、 35年涨500,这合理吗?
从2005年至2022年,国内养老金一直处于上涨阶段,我国养老金的平均数额也从714元变成了2940元,涨幅达4倍之多。国内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也越来越多,以当前的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明年养老金迎来第十九次上涨基本也没什么疑问。

这些年来有关养老金的调整方法,我国一直选取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可现在有网友提议明年养老金的调整可以考虑按工龄增长,比如15年工龄的养老金涨200元,30年的涨300元,35年的涨500元,这种方法切实可行吗?
工龄是我们在谈到退休问题时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他所指的就是职工参加工作的时长。而现在网友们提议的按照工龄涨养老工资,简单来说就是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养老工资涨得就更多。但其实如果从切实角度考虑,就会发现这样的养老工资调整待遇其实并不合理,最主要的是他并没有体现出公平。

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刚刚建立现代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时,很多员工并没有进行缴费,也没有建起个人账户及统筹账户,对于这种情况国家规定在1992年之前就已参加工作的职工,符合某些条件也可以按规定将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可这些人中有一些将工龄换算成了视同缴费年限后存在超额,这本来就已经不公平,若是还按照职工工龄来决定养老金的上涨也会让这种不公平持续加剧。

更何况在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由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的,养老金发放数额以及每年的上涨或下调,其幅度都与职工的缴费基础、缴费年限直接相关,有些人为了能够让自己享受到更好的退休养老待遇,缴纳的社保基数更大、时间更长,如果现在不按照这一规则调整养老金数额,对于一些工龄短,但是缴纳基数较大的群体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也会打消大家的缴费积极性。

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一直执行“多缴多得”,可按工龄调整养老金就相当于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大家就只会按照最低的水平缴纳养老金,这就容易导致国内养老基金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就当前情况来看,国家在进行基础养老金调整时更加偏向挂钩调整,主要是运用该制度所具有的激励效果,鼓励大家多多缴纳社保、延长缴费年限,让更多没有被该制度覆盖的群体也能够积极参与养老制度中,当然这种情况的盛行也与我们出现养老金资金困局有关。

据相关报告显示,未来5-10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有可能会造成5-10万亿美元的缺口,相关研究人员早在此前也曾提到,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的50000亿结余有可能在2025年底前就已经耗光了。一旦我们的养老金结余被耗光,就意味着未来国家发放养老金将出现困境,也意味着国人的养老无法得以保障,正因如此,国家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正考虑推行延迟退休让大家延长缴费年限,这既能够帮助国家走出这种养老基金结余不足的困境,同时也能够帮助老人建立更加完善、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但不管怎样,对于养老金的调整,终究要体现出公平这一基本原则,至于网友们提到的单纯地依照工龄作为调整依据是无法被采纳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