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悄然流行“两头婚”,“两头婚”越来越多?你是否能接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结婚之后女方从原家庭中脱离出来,加入到男方家庭中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男子成婚之后外出打拼事业,女子嫁人之后在家相夫教子,更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家庭分工。
然而随着人们思想不断进步,从古时候盲婚哑嫁的包办式婚姻,逐渐演变出如今更加追求自由的恋爱式婚姻。特别是女性思想不断解放,比起之前为家庭付出一切的献祭式婚姻观,如今的女性们则更倾向于走出家庭,追求独立,一种更加新兴的婚姻方式——“两头婚”,也逐渐悄然流行起来。

一、女不嫁、男不娶的“两头婚”
什么是“两头婚”呢?简单来说,就是不存在“男娶女嫁”的一种新型婚姻关系。可能有人会纳闷,男不娶、女不嫁还叫什么“结婚”呢?其实这只是一种说法,你可以认为是“男不娶,女不嫁”,也可以理解成“女方嫁人的同时,男方也入赘成为了上门女婿”。
在这种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都不存在为谁离开父母,加入新家庭的说法,两个人可以选择住一起,也可以选择轮流在彼此婚前的住所生活,再或者选择继续住在各自父母家中。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男方的第一身份并不是丈夫,而是儿子;女方也不主要是妻子,而是女儿,彼此都并不为婚姻关系所束缚,而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可以说,区别于传统婚姻关系中女方脱离出原家庭从而加入男方家庭的做法,也不存在逢年过节时女方留在男方家里过节,只在特定的一天才能“回娘家”的说法。“两头婚”中,男女双方在过年过节时,一般都是选择各回各家陪爸妈,如果两个家庭关系较好的话,也可以选择一起过年。
“两头婚”中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环节,那就是孩子。“两头婚”的家庭一般选择生育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男女双方一家一个,可以一起养,也可以分开抚养。

二、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两头婚”?
多为独生子女的90、00后逐渐进入适婚年龄,不可否认这是导致“两头婚”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很多家庭都选择生育一个孩子,这也就直接导致了90后多为独生子女的局面。
当初的那批孩子都已进入适婚年龄,但是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很多独生子女特别是女孩在考虑结婚时也会顾虑重重,害怕结婚之后没办法照顾陪伴父母,这时候,“两头婚”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顾虑,即使是结婚了,也依旧可以陪伴父母。

此外结婚成本的不断提高也导致了“两头婚”越来越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不断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得结婚成本呈直线式上升。
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想要结婚,就躲不开“车、房、和彩礼”这三大项,但是“两头婚”却不需要彩礼和聘礼,而且男女双方的财产在一定程度上是分开的,这就导致了不少年轻人为了降低经济压力而选择“两头婚”。

除此之外,女性思想解放,更多女性不愿意被家庭、孩子束缚在家庭,而是更希望能够出去独立工作,“两头婚”则很好的迎合了女性的这种需求。
三、两头婚真的“好”吗?
那么两头婚真的“好”吗?“两头婚”从整体上来看是好的。首先,它使得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困境迎刃而解;其次,不用出彩礼和聘礼,无论是男方家庭还是女方家庭,都会减轻很多压力;最后,“两头婚”选择生两个小孩儿的做法,往小了说可以是双方父母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往大了说,也响应了国家政策,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而且,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千年来这本“经”大多都是“婆媳经”,“两头婚”使得媳妇不用强行和婆婆住在一起,也就减少了很多婆媳矛盾的发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两头婚”也存在着许多它无法避免得不好。比如男女双方长期不住在一起可能会影响感情;再比如生两个小孩却不一起养,会使得两个小孩儿的关系不太亲密,而且有一种说法叫做“谁养的亲谁”,这种分开养的方式有可能造成父母过于偏爱自己带的那个孩子,不利于孩子得到完整的父爱或者母爱。
这些都是“两头婚”无法避免的不足之处,也使得部分人并不能接受这种婚姻方式。

总结
总之,“两头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是否接受“两头婚”也是个人的选择,其中的好坏自然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说白了只是一种婚姻观念的不同,并不能单纯地去论是非对错,毕竟,婚姻是选出来的,长久的婚姻却是自己处出来的。
那么,大家接受这种“两头婚”的婚姻方式吗?对于“两头婚”越来越多的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各抒己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