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释放3个“坏消息”,房价或将迎来变化,该不该买房有数了?
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楼市变局的新闻总是吸引着广大市民的目光。
尤其是那些刚需买房但还没有达到买房欲望的人,一定也在深深的矛盾和纠结中,等待着抄底买房的机会。恭喜他们的等待是值得的。

房产市场已经发出了三个信号。
第一、利率下降了
利率下降是今年的主基调。今年的房贷利率基本很低,银行的房贷利率也不好赚。中国的数据,主要城市的首套房平均利率只有4.4%,还不如之前的基准利率。
第二、 房价已经见底
从价格的底线来看,目前所有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在底部。我们都知道底部之后是反弹。按照以往的历史来看,反弹的力度应该不小。毕竟已经到了无路可降的地步,弹簧也到了最低点。

而且城市化进程即将结束。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因为从1998年到现在,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达到了177亿㎡。回顾过去,你会发现已经达到顶峰,两年销售52亿㎡。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4%。根据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当达到70%时,就会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所以供求不平衡将成为历史了。

第三、国家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很大
在16年之前,国家已经多次调控房地产行业,但每次调控时间都不长,每次调控政策结束,房价都会上涨。
但是调控政策出台后,经过四年的不断调控,特别是今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和政策,已经表明这一次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决心是真的。比如今年的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高负债高周转的行业,被关停后资金压力很大。

今年年初,各地都在呼吁放松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出台救市政策。但最终国家不仅没有出台救市政策,反而不断收紧调控政策。
比如今年,以深圳、东莞为首的全国数十个城市迎来收紧调控政策。对房企和房地产行业打击最大的是今年的“三条红线”新政。这是央行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政策,旨在通过限制房企融资来降低房企负债率。

“三条红线”的具体内容是:1。扣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2.净负债率大于100%;3.现金与短期债务的比率小于1倍。
但目前全国前30家龙头房企中,完全符合“三条红线”标准的房企只有华润地产、招商蛇口、中海地产、保利地产和金地,而这5家房企要么是国企,要么有国企背景。“三条红线”的三条标准,有九条根本不符合要求,包括恒大、融创等巨头房企。

由此可见,现在国内绝大部分房企都没有达到“三条红线”的标准,这也说明现在房企的负债率确实很高,这也导致房地产行业存在相当大的金融风险。“三条红线”新规,就好比根据房企不同的标准负债率来限制房企融资,让房企主动降低负债率。
对于房企来说,面对“三条红线”,只能想办法在规定时间内降低负债率,但现在房价太高,制约人们买房的因素就是房价,所以房企会机械地用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购房者。那么,明年的房企会继续降价促销。

另外,目前买房的主力是那些还没买房的家庭。然而,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新增人口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全面开放“三胎”政策,试图让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观念的中国人自愿加入多生孩子的阵营。但是,由于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父母无暇照顾孩子等等原因,有生育能力的家庭的积极性并不高。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消除人们在生育途中遇到的障碍,但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当我们因为工作地点的变动,想卖掉名下的房子,换房的时候,整体难度会更高。与其有这样的顾虑,不如观望。也许个人会遇到更好的买房时机。
仅仅因为住房市场的需求、供给和买房成本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市场的拐点已经到来,下半年房价的走势基本明朗。

比如高杠杆炒房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了。比如主要的购买人群相对减少了。比如两条腿走路,用实际行动解决住的住的问题。
小结
显然,在现在的环境下,它已经转向了。未来的市场方向不是让所有人都买房或租房。而是在这个贫富不均的时代,多一种住房形式可以严格控制炒房的行为,保证房价的稳定发展,让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房形式和生活方式,不用再为住房发愁。
今日热议:楼市释放3个“坏消息”,房价或将迎来变化,该不该买房有数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