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冲击离我们不远了,它已经悄悄的来了
随着去年疫情放开,持续了三年之久的疫情封控总算是结束,但是德尔塔病毒的爆发也让无数人感受到高烧不退、浑身酸痛的痛楚。虽然第一轮疫情已经结束,但是并不代表新冠病毒不会卷土重来,院士张文宏就预料,第二轮新冠疫情将在今年的3月-6月爆发!

而新冠疫情的第二轮冲击距离我们已经不远,甚至已在悄悄逼近!那么面对第二轮的疫情,有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普通大众又该做好哪些防范呢?
一、新冠疫情卷土重来
新冠疫情的毒性,远不止医学院士口中温和,虽然德尔塔病毒的毒性相比较一开始的新冠病毒,已经缩减了几倍,但是仍旧令无数新冠患者感受到头晕目眩、高烧不退、浑身酸痛的折磨,甚至不少民众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

其中最为普遍的便是咳嗽,有的患者甚至会咳嗽数月,才能够完整将新冠病毒带来的损害从自身体内排出,更有甚者肺部产生了严重的白肺现象,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新冠后遗症还会伴随着严重的疲劳,如果恢复后不久便进行体力劳动,很可能发生心肌炎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新冠绝不是院士口中的普通感冒,并且还具备重复感染的风险,因此所有人必须对其充满戒备。

新冠病毒更可怕的地方在于,还会产生变异,无法预料变异后的新冠病毒将产生怎样的可怕危害,像是上海爆发的变异毒株便会攻击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引发严重的腹泻现象,而三类人更是容易得到新冠病毒的攻击,面对第二轮新冠爆发的冲击应当更加戒备。
二、三类人容易遭受第二轮新冠冲击
根据张文宏院士的预料,第二轮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大概在20%到50%之间,比起第一轮感染率可谓是腰斩,但是三类人却更加危险。

第一类便是感染过新冠,并且产生了严重后遗症的患者。虽然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部分群体已经摆脱了后遗症对于正常生活的影响,但是体内仍旧存在新冠病毒的潜在威胁,并且产生严重后遗症的前提无非是体质较弱或者身体对于新冠病毒排异性较低,无论是哪一点都更容易遭到新冠病毒的侵害。
第二类则是未感染第一轮新冠病毒的幸运群体。虽然没感染第一轮的德尔塔病毒,但是体内同样不会存在抗体,面对新一轮病毒袭击的抵抗能力比起感染过一次的患者来说,要低上不少。因此对于第二轮新冠冲击的危险性也更加大,因此必须做好防备,做好日常的防护,避免被新冠病毒攻击。

第三类群体则是患有疾病或者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群体。老年人一向是新冠病毒攻击的重点对象,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不佳,免疫系统薄弱,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打倒,因此如何在第二轮新冠病毒肆虐中避免老年人重复感染,是当下社会防疫的重要课题。
而患有疾病的患者同理,长期与病痛斗争,自身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因此也更加容易被新冠病毒摧毁免疫系统,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以上三类人群都需要做好防护,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疫情第二轮冲击。那么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三、防控疫情的具体措施
首先想要避免疫情肆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自身的基础防护,毕竟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因此要做到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经常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保证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从而避免病毒的肆虐。
其次虽然疫情得到放开,但是前往公共场所仍旧需要注意。尽可能避免去往人群扎堆的地点,并且尽可能减少与外地来往者的交谈会面,避免不同地方的病毒跨地点转移肆虐。而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群体更是要加强戒备,防范好自身以及亲人的人身安全。

结语
随着去年疫情放开,三年封控总算是解除,第一轮大范围已经结束,但是第二轮疫情感染很可能卷土重来。体质薄弱、患有疾病以及老年人容易被感染,为了亲人以及自身的安全,需要做好安全防护。
对于第二轮疫情即将卷土重来,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觉得距离第二轮疫情还远吗?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