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拐点将近?中国已主动出牌,美也改口:援乌武器并非免费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俄乌冲突拐点将近?中国已主动出牌,美也改口:援乌武器并非免费》是一篇关于拐点,中国,出牌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东方时事评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把握世界宏观大势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近段时间,围绕乌克兰危机,全球各国的关注点正逐渐发生变化,之前大家只是关注军事和政治斗争,现在关注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了经济领域。
曾经,美西方媒体热衷于报道乌克兰在军事上取得的“惊人成就”。但近期,随着乌克兰军队在乌东战场的进展极为不顺,进攻势头基本已经停滞了,相关的报道虽然还有,但已经不再成为宣传的重点。
在美国内部,民主共和两党之间围绕军事援助规模和去向的撕扯正变得日益激烈,五角大楼也被卷入其中。在众议院,共和党籍议员对拜登政府和五角大楼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表示质疑。

共和党人提出,五角大楼有责任加大对流入乌克兰的武器的监管力度,以确保这些武器不会被用于“不正当的目的”。这里所谓的“不正当目的”,门道可就多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查一下美国承诺的援助,以及乌克兰实际拿到的援助,有多大差别。
当然了这或许对于美国来说,都不算是个事,这个国家可是能把贪污腐败变成合法的“政治献金”的,让军工复合体从援乌清单中吃点回扣又怎么了?
此外,共和党人还警告拜登政府,必须就军援规模给出一个上限,不能不停地向基辅政权免费“输血”。迫于国会压力,五角大楼做出承诺,表示这些武器不会“白送”,未来的乌克兰政权必须为之买单。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美国的经济越来越吃紧。拜登政府对乌克兰持续的军事援助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让本就债台高筑的美国很快就又触及到了债务上限。
2021年,民主共和两党经过了近1年的博弈,才将原有的债务上限提升到了31.4万亿美元,而如今,刚刚过去一年多,这张“提额”的信用卡就又被刷爆了。美国财政部目前已经启动特别措施,调用手中的现金流来避免债务违约。
但如果美国国会不再一次“提额”,那么这笔钱到今年6月就会彻底花光,到时候美国政府又得“关门大吉”。但是,相比于2021年,今年两党之间围绕财务上限的博弈只会更加激烈。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第二个原因了:随着2024年的临近,民主共和两党都开始为总统大选造势,互相之间穷追猛打。拜登政府推进的所有政策和预算,都会被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严格检视。
提升债务上限和军援乌克兰,都是拜登想要给自己“刷政绩”的关键领域,也会是共和党重点给拜登“下绊子”的领域。同时,在乌克兰危机持续了整整一年之后,美国老百姓的热情也开始消退。
根据美国媒体的民调,去年3月,8成民主党人和超过7成的共和党人都支持给乌克兰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但今年最新的数据则显示,虽然民主党的态度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共和党内,这一比例下降到了5成。

经济面和民间风向的转变,让美国政客开始转变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的口风,从高喊“不惜一切代价”的口号,玩价值观游戏,逐渐转变到了追逐经济利益和“性价比”的方向。
这充分证明了“天底下从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乌克兰当初拿援助拿得有多开心,后面还债就还得有多悲催。美国共和党籍议员在质询五角大楼的时候直言,在乌克兰危机中,应该“让美国纳税人获得好处”。
这种口风的转变固然能为共和党在2024年的选举造势中征得本国国民的支持,但无疑也从背后捅了深陷援乌泥潭的欧洲一刀。如果美国人承认自己出手是为了利益而非“共同价值”,那么欧洲人现在和美国站在统一战线,勒紧裤腰带填补基辅政权这个“无底洞”的做法,就成了个笑话。

美国赤裸裸的逐利姿态,将会加深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之间的分歧,同时也给本就已经不堪重负的欧洲削减、推迟军援提供更多借口。一旦这道裂痕持续扩大,那么北约还能“挺乌”多久,就成了一个未知数。甚至美国好不容易借俄乌战争团结起来的北约,可能也会因此名存实亡。
除了美国的转向之外,中国在中欧、中亚的布局,也让北约对乌克兰危机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近日,中国果断出手,邀请白俄罗斯领导人卢卡申科赴京访问。
访问结束后,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将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问题上展开更深入、更紧密的合作。中国做出这个决定,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劝和促谈的考量。在经济上,随着疫情政策的转向,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飞速复苏的阶段。

根据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最近一个月,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突破了十年来的最大值,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活跃程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然而,制造业的复苏需要市场。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传统客户,欧美国家市场疲软,因此,转向发展中国家来输出自己的产能,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白俄罗斯位于中欧的十字路口,是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同时也积极寻求加入上合组织,是个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同时,白俄罗斯内部对中国产品也是有需求的。

在过去一年中,欧美国家长久以来都希望通过自身的经济影响力,来摧垮俄罗斯和他们眼中“可能”和俄罗斯站在一起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和俄罗斯有着紧密历史文化渊源、本身又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白俄罗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尽管到目前为止西方没有找到任何白俄罗斯“援俄”的证据,但白俄罗斯将会和俄罗斯联手出兵进攻乌克兰,甚至进攻波兰这类“小道消息”,总是每隔几周就在欧美媒体上满天飞。
事实上,就在中国和白俄这份联合声明发布的不久之前,欧盟刚刚宣布了一个消息,就是把危机爆发初期通过的,对白俄罗斯的制裁再延长一年。白俄罗斯面向欧洲的贸易线被欧盟卡脖子,那么将自己的市场转向东方开放,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劝和促谈层面,中国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在“敲打”欧洲。欧洲国家肆意挥舞制裁大棒的做法,其实已经超出了“乌克兰危机”本身的范畴,而是因为自己的“被害妄想症”,将危机的影响外溢到了不相干第三世界国家身上,非常不负责任。
中国选在这个时机出手,除了帮助白俄罗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告诉所有担忧被大国“胁迫”的第三世界国家,他们有权利拒绝选边站队,如果受人逼迫,他们大可以来找中国寻求帮助。
有人可能觉得,这又是中国在当“老好人”。我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的确不会害人,但亏本的买卖咱们也不干。我国现在大力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实际上是能够获得极其丰厚的政治回报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当年我国重返联合国舞台,成为安理会五常之一,离不开亚非拉“兄弟”国家们的支持,有人说我们是被这些国家抬进联合国安理会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而当时的亚非拉国家为什么这么支持中国,就是因为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们积极援助这些国家,比如著名的“坦赞铁路”,就是我国援助建设的。用中国的古话说,这就叫“投桃报李”。
乌克兰危机,是个别大国野心膨胀之下酿出的悲剧,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已经波及了整个世界。现在,乌克兰背后的关键“推手”美国已经释放出想要脱身的讯号,如中国这样劝和促谈的力量,在国际上逐渐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场危机的拐点,可能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以上就是关于《俄乌冲突拐点将近?中国已主动出牌,美也改口:援乌武器并非免费》的全部内容,如果《俄乌冲突拐点将近?中国已主动出牌,美也改口:援乌武器并非免费》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时事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