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李宗盛从垃圾桶里捡起一张稿子,却意外成就了五月天
原标题:22年前,李宗盛从垃圾桶里捡起一张稿子,却意外成就了五月天
“始于颜值而忠于才华。”
对一些人来说,五月天就是他们的整个青春。
前段时间,一场线上演唱会引爆了整个网络,线上观看人数瞬间飙升到3500万。

短短几分钟便有7个话题被送上热搜,这些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亿,而这场演唱会的主人公,便是五月天。
五月天的成就无需多言,光是“亚洲第一乐团”的称号,便足以证明它在乐坛的地位。

从台北到香港,从上海到鸟巢,甚至就连麦迪逊广场上空,都曾传出过他们的歌声。
李宗盛曾说:五月天是我见过最成功的华语乐坛。

陈奕迅也曾感慨:大家都叫我歌神,那五月天在乐坛就是个宗教。
1997组合成立,1999年正式出道,直到如今已经过去了21年。

21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歌手崛起衰落,也看见了太多的乐团成立和解散。
但唯独五月天经久不衰,时隔多年还能保持如此热度。
他们无论是商业界还是音乐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乐团而言,没有一个能与之匹敌。

但他们一路走来,也承受许多的流言蜚语。
21年来,他们从未被“摇滚界”承认,甚至还有摇滚人士称他们是摇滚圈中最底端的存在。
就连他们的出身,都成为了被人“嘲笑”的话题。

当年阿信还只是个学生,他自小就爱好音乐,而且颇有天赋。
由于对音乐的热爱,阿信与几个同学组成组合,取名SoBand。
在1997年3月29日,才正式改名为五月天。

那时候的五月天只是个地下乐团,衣食住行都差点让这个乐队解散。
在他们想要放弃音乐时,阿信的提议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可,他们决定放手一搏。
阿信写了一首歌《志明与春娇》,并且认真录制成了Demo。

那天,玛莎翘课后骑着小摩托,接走了正在上课的阿信,他们把准备的Demo,寄给了滚石唱片。
但他们却不是收件人要填谁,便写下了“金牌制作人”收。
这个包裹兜兜转转,最后到了滚石的收发室中。

收发室的大叔看了这个包裹后一脸懵,觉得莫名其妙:
“公司的金牌制作人这么多,这个糊涂蛋,写都写不清楚,歌肯定也没戏。”
想都没想他就把包裹扔进了垃圾桶。

恰巧那天李宗盛下楼扔废稿,看到包裹后便从垃圾桶里捡了起来,包裹上面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好奇。
“麻烦,请听完了再扔。”
出于好奇,李宗盛打开包裹,耐心的听完了那首《志明与春娇》。

听完之后,李宗盛觉得还真不错,所以就打通了包裹上的电话。
“你好,我是李宗盛。”
李宗盛等了好久才听到话筒中传来的回应。
“你是李宗盛?我还罗大佑呢。”

显然,五月天并没有相信电话那头是李宗盛,还以为是诈骗电话。
但当李宗盛解释了包裹的事情后,他们傻了。
李宗盛不会想到,当他把那个包裹从垃圾桶里捡起来的刹那,也将五月天从垃圾桶中捡进了滚石唱片。

而那首《志明与春娇》,便是他们的成名曲。
2004年,是他们进军大陆乐坛的一年,但道路却并非常坎坷。

那一年他们在北京三里屯的无名酒吧,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出,现场出奇的寒酸。
由于在大陆他们并不出名,所以他们将门票降到了30块,学生20。
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观众也仅仅只有不到20个而已。

在这20个人中,甚至还有十几个在台下起哄、喝倒彩,在这样的环境下,五月天完成了他们的大陆首唱。
但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凭借《倔强》、《知足》等歌一夜成名,他们也从无名酒吧,一路唱到了05年的音乐颁奖典礼。

与别人不同的是,五月天的颁奖典礼是在一片嘘声中进行的。
他们的出现引起了国内摇滚圈的不满,甚至还有人把那一天当成“中国摇滚界的耻辱”。

不过仔细想想,五月天的所有演唱会都没有摇滚界的那种燥,反而是荧光棒占据了台下的每一片土地。
但即便这样,五月天也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面对质疑声,他们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
“如果说摇滚是对这个世界的颠覆,那我们就要对这个颠覆再颠覆。”

这么多年来,比起音乐类型,五月天更关心听众喜欢什么类型。
谁说摇滚不能温柔?谁说摇滚不会流行?
五月天就是用他们的态度,在颠覆着整个摇滚界。

大张伟曾经评价过五月天:
“真正玩摇滚的人,他们都非常了不起,但是他们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愿意扫听众的兴。
整个华语乐团都解散了,唯独五月天没有。”

是的,五月天非但没有解散,而且还深知听众喜欢听什么音乐,深知他们还知道什么歌能够成为流行歌曲。
其实这么多年来,五月天一直在保持着自己的初心。

他们从不在乎是不是摇滚,也从来没想过乐队的定位,对于他们而言,这些都没有听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重要。

热爱音乐,尊重听众。
这才是他们经久不衰的原因,也是他们火了21年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