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将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这些军人们残忍的把手伸向普通平民,其规模巨大蔓延至整个国家,甚至波及邻国。
卢旺达,一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小国家,其国土面积仅有二十六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不过一千多万。
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在1994年却因为国内矛盾,有将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
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长达三个月,这意味着在当时卢旺达每十秒就有一个人死于非命。
那当时到底发了什么,让一个国家的人民相互残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卢旺达屠杀的始末。
卢旺达全称卢旺达共和国,位于非洲赤道的东部,与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接壤。
其国内主要分为三个民族,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其中胡图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0%左右,是卢旺达的第一大族群。
而卢旺达在非洲算是建国较早的国家,特瓦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此,而胡图人是二世纪才迁移至此,一直到十四世纪左右,游牧民族图西人才定居这里。
可惜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三个民族并没有和平相处,相反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延续数百年之久。
其中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矛盾最为严重。
虽然图西族比胡图族迟了上千年才来到卢旺达,人数上也远远不及胡图族,但是图西族的社会地位却高于胡图族。
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图西人在卢旺达创建了封建制度,他们将图西族和特瓦族的人归为农民阶级。
同时,图西族在当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并且不断往外扩张。
一直到十九世纪,国王姆瓦米统一了卢旺达。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组建军队,创办了行政机构,为自己一人服务。
除此之外,作为国王他宣布卢旺达的所有土地和牲畜的所有权全归自己所有,将胡图族降为农奴。
当时长期受到图西族人压迫的胡图族有苦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但是两族之间矛盾的种子却早已开始生根发芽。
1884年,柏林会议上把卢旺达划给了德国,从此卢旺达成为了德国列强的殖民地。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战败,卢旺达的领土主权又转让给了比利时。不过,比利时政府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治理卢旺达,于是选择帮姆瓦米稳固统治,加大他的独立专政。
之后的发展可想而知,列强侵略者只顾自己的利益,无情的压迫底层人民,最终1911年卢旺达爆发了第一次由全国人民参与的反殖民主义抗议。
1928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可是西方列强并没有就此放过卢旺达。
二战结束后,比利时仍然继续干预卢旺达的内政,帮助图西贵族巩固地位,这导致卢旺达国内社会阶级地位严重固化,贫富差距严重,社会底层的人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于是1957年,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胡图人决定反抗图西族的统治,认为所有人应享有平等的地位,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年,胡图人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政府。
因为图西族背后有比利时等西方列强的支持,导致胡图族和其实力悬殊极大,不管是人口、经济,还是各种武装都不能和图西族都不能比。所以胡图人的反抗之路并不顺利。
1959年十一月,因为比利时从中挑唆图西人和胡图人之间的关系,导致当地胡图人开始发生暴乱,最终图西人不敌人数众多的胡图人,造成族人死伤惨重。
之后,为了躲避这场暴乱,不少图西人只能逃往了邻国,比如现在的刚果共和国、乌干达、布隆迪、坦桑尼亚等,这才勉强逃过一劫。
然而这一切都是图谋不轨的比利时有意为之,两个种族之间的冲突,让比利时坐拥渔翁之利,之后,他以维持秩序为由,向卢旺达出兵,镇压社会暴乱。
而重新掌握卢旺达政权的比利时政府开始在当地施行改革,以方便更好控制当地政府为自己所用。
可是比利时的统治并未持续太久,1962年,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了卢旺达的独立请求,卡伊班达任卢旺达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虽然国家成立之初,名义上,胡图党和图西党将作为共同执政党,但是卢旺达政府实权还是掌握在图西党人手中。
不仅如此,卡伊班达政府压榨国内底层人民的利益,一直采取亲西方的政策,以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
这使得卢旺达人民的生活并未因为独立而改善,甚至生活得更加艰难,可以说是民不聊生。
而作为底层人民的大部分,胡图人再次萌生了造反的念头。
没过多久,哈比亚利马纳少将发动政变,成功地推翻了卡伊班达政府,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二共和国。
好在哈比亚利马纳是难得的明智的领导人,他上位后实行一系列措施,旨在缓和调节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矛盾。
而在哈比亚利马纳的执政期间,卢旺达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光,两种族之间的矛盾也暂且得到了缓解。
不仅如此,哈比亚利马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和平人士,成立卢旺达爱国阵线,有效的维护了国内的社会安定。
在哈比亚利马的统治下,卢旺达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了和平的外交关系,大力发展经济,似乎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却因为一场意外,哈比亚利马纳死于空难,也是因为他的去世卢旺达再次陷入了深渊,也间接导致了卢旺达大屠杀的发生。
一个普通的商人是如何成为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罪魁祸首?那么最终他的结局如何?
1994年,哈比亚利马纳与布隆迪总统参加完部分地区冲突解决会议后,乘坐飞机返回时被导弹击中,导致机毁人亡,年仅五十七岁。
空难事件发生后,让不少胡图人觉得这是图西族人的阴谋,是他们暗杀了哈比亚利马纳。
而这让一些有心之人乘虚而入,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布贾的商人,他是哈比亚利马纳的亲信,与他的关系十分密切。
也就是这个人一手谋划了卢旺达大屠杀,之后也成为了世界十大通缉犯之一。
同年四月七号,也就是总统遇难的几天后,卡布贾凭借自己在电台的关系,发布了一则新闻—图西人的阴谋论。
他开始大肆宣言种族仇恨,加剧了胡图人心中的怒火,并且不断高喊“打到高木头”的口号。
在胡图人口中的“高木头”就是图西人,也许是种族天赋,图西人的身高总是高于瘦小的胡图人。
不少胡图人被卡布贾洗脑,纷纷拿着家中的砍刀,斧头走到街上,疯狂的砍杀图西人,不论是非,只要是图西人就格杀勿论。而政府军不仅不制止这场冲突,甚至还亲自上场。
一时间,卢旺达的街上血流成河,全是图西人的尸体。
其中,被砍杀的大多数都是成年男人和小孩,而图西族的女人全部被抓了起来,迫使她们和患有性病的胡图人发生关系,最终这些女人都应感染性病去世。
就这样,短短百天之内,就有一百万人丧生,死伤惨重。
在当时图西族的女总统就因为这场暴乱,被自己部下杀死。
由此可见,不论地位高低,富有与否,图西人都难逃一劫,于是在大屠杀发生几天后,就有数以万计的图西人逃往邻国。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的驻军也受到了牵连,特别是比利时的军队中的军人也被怒火中烧的胡图人砍死。
之后,为了保护自己军队的安危,比利时,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全部宣布撤军,逃离了混乱的卢旺达。
卢旺达民族矛盾的始作俑者就这样全身而退,留下卢旺达这一片废墟。
而杀红了眼的胡图人不仅把目光放在国内,他们开始追捕那些逃往邻国的图西人,这场大屠杀甚至蔓延到了邻国。
而这期间,卡布贾一直在传播仇恨,越来越多的胡图族加入到这场大屠杀中来。
如此残忍的屠杀一直在进行着,国际社会却坐视不管,放任其为所欲为,直到三个月后,图西党的残余势力杀回了卢旺达首都,才终止了这场屠杀。
可惜失去的生命却永远无法回来,卡布贾也突然消失,试图躲避社会的审判。
经过了二十年的追捕,卡布贾曾一度被列为全球十大危险逃犯之一,直到近几年,他才在法国的一个农村被国际刑警发现。
历经二十年的逃窜,整容,偷渡,辗转十几个国家,卡布贾终于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应有的代价。
其实归根究底,卢旺达大屠杀背后是西方列强的非法干涉,他们只顾自己利益,却差点让一个种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