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迎来新搭档,隐身无人机助力打海上游击战
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对XQ-58A“女武神”隐身无人机进行测试,准备将其作为F-35B垂直起降隐身战机的“忠诚僚机”,主要担负电子战支援任务。这一举动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信息?
回归冷战
对于此次测试,美国海军陆战队着重强调了要充分利用F-35B隐身战机和XQ-58A隐身无人机的特殊能力:前者可以实现短距/垂直起降,而后者也能够利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伞降回收,因此也可以摆脱对于起降跑道的依赖。所以,美国海军陆战队表示这两种机型配合作战时,将部署在具有简易机场甚至无跑道的直升机起降场的复杂战区。
从这一点上来看,美国海军陆战队很显然将会对F-35B隐身战机的部署方式和作战使用有一个较大的改变,从以往的由两栖攻击舰搭载为主,逐渐转向前沿分散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举措其实是更多地回归到了冷战时期短距/垂直起降隐身战机研发的设计初衷。
采用火箭助推起飞的XQ-58A“女武神”隐身无人机。
我们知道,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航空飞行器。当时,随着冷战大幕的落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都在为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而根据二战中的经验,如果能够将对方的大部分空中力量消灭在地面上,则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掌握开战初期的主动权。这一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行动以及1941年6月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当然,也有失败的战例,比如1940年7月爆发的不列颠之战,纳粹德国空军未能彻底击败英国皇家空军,导致其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流产。
所以,无论是北约还是华约,都把对方的前沿以及纵深机场作为一旦开战就要全力攻击的首要目标,其重点就是尽可能摧毁对方机场的跑道,使得对方的各型军机无法升空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北约国家首先想到了研发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这样,即便跑道被炸毁,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也可以利用残存的一小段跑道起飞,甚至就在停机坪上直接垂直升空。虽然从作战性能上看,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与常规设计布局的喷气式战斗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至少能够保证己方在机场被摧毁的情况下,还能够拥有一部分可以用于作战的空中力量。
疯狂的冷战时期,为了摆脱战斗机对跑道的依赖,美国、法国等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探索,图为采用火箭助推起飞的F-104战斗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北约发起了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选型计划,英国、法国、德国等具有较强航空工业实力的国家纷纷开始研发多个型号的技术验证机,其中较为出名的比如法国达索“幻影”ⅢV、联邦德国VJ101以及英国霍克P.1127/1154等,其采用的气动布局和起降模式也各具特色。不过,由于技术难度太大以及可靠性等问题,这些技术验证机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了下文。只有原本作为过渡型号的P.1127在阴差阳错之中走到了最后,这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第一代实用型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战机——“鹞”/“海鹞”家族。
F-35B分散部署
可以说,最初的短距/垂直起降喷气式战机就是为了能够在对方攻击己方机场的情况下幸存下来,并且有能力升空作战而研发的。所以,“鹞”式战机从一开始就是进入到英国皇家空军中服役,而且部署在针对华约的前沿机场。只是后来英国皇家海军意识到了“鹞”式战机特殊的短距/垂直起降能力也适合作为舰载机使用,同时配合滑跃起飞甲板使用,才成就了后来的“皇家方舟”号航母。
而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很早就看上了“鹞”式战机的“独家绝技”,从1971年开始采购“鹞”Mk50/54,并重新命名为AV-8A,后来又继续改进研发成功了AV-8B。该机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不仅搭载在两栖攻击舰上,也经常部署到陆基机场。比如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V-8B战机就以陆基机场为基地,担负了大量的对陆攻击任务。不过,随着美军先后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全面撤出,其未来所针对的对手开始从“塔利班”“基地”等非正规武装和恐怖组织,转向了某些新兴的地区性大国。而这些地区性大国基本上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甚至足以在某一区域内与美国及其盟国相抗衡。
XQ-58A“女武神”隐身无人机采用降落伞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