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媳坐月子,怕晦气”婆婆不让离婚姑姐住娘家,我给她转账1千
01
小裳(化名)结婚三年了,和丈夫生了个儿子,才一岁。丈夫上班,朝九晚五。小裳基本上是全职妈妈,一来孩子还小,即便婆婆也能看孩子,可她就是不放心。二来,小裳身体其实不好,经历生育后便更差了,只能再养一养。
小裳不是毫无收入。她自己倒腾了个淘宝店出来,算线上副业。收入虽然比不上工薪族,但一点补贴家用的小收入是够了。
看起来,小裳生活不错,至少饿不着。但她其实也有不喜欢的人——她婆婆。
很多人要笑了。儿媳和婆婆互不喜欢,这不是正常吗?不然哪里来的“婆媳问题”呢?
小裳遇到的事情就有些复杂了……不过,她面对自己烦恼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直接给姑姐转了一千块钱。
这思维跳跃就有些大了吧?小裳这是受什么刺激了,看不上婆婆就给她姑姐转钱?
02
小裳陷入了寻常困境——婆媳问题。
说她陷入也不对。她和婆婆没有明着“干仗”,平时都客客气气的,她只是打心底里……不理解,或说,看不上婆婆的为人。
矛盾集中在“重男轻女”这个问题上。
她婆婆有三个女儿,为追生儿子才拼了第四胎。所幸,小裳老公——也就是婆婆第四个孩子,终于是个儿子了。
因此,也不难想象,这个唯一的儿子占尽了家里的好处。
那小裳的三位姑姐呢?
最小的姑姐还没结婚,在挺远的沿海城市打拼工作,每月还得给家里打钱。二姑姐已经结婚,嫁得不远,就是隔壁镇子,逢年过节才能回娘家——小裳婆婆对此一点意见都没有。
还有大姑姐呢?大姑姐就有点辛苦了。结婚十来年,孩子都挺大了,但是听说大姑姐的老公——也就是小裳的大姐夫——为人不怎么样,出轨,找小三小四小五,而且,他还家暴老婆。
家暴这点,小裳是见过的。
彼时她刚结婚,还在备孕。一天夜里,大家都准备睡了,却传来敲门声。
小裳婆婆不满,骂骂咧咧地质疑谁这么晚了还敲门,因此去开门的自然是小裳。她老公大大咧咧地继续躺床上,也指使老婆去开门。
小裳门一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女人的脸——略熟悉的女人的狼狈的脸。
是她远嫁的大姑姐,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逃回娘家了。
小裳担心,忙问大姑姐这是怎么了。后者只是苦笑,先进了门。
听到动静,搞清楚是自己大女儿跑回来后,小裳婆婆直接大怒:“你都是有家的人,有老公有孩子的人了!大晚上跑娘家来干什么!”
姑姐沉默不语,小裳有些尴尬,忙做和事佬,劝婆婆先听听姑姐这是怎么了。
姑姐这才开口。她老公醉了,打人,家暴——这不是才发生的事情,以前有。可惜,这次似乎下手有点重。
小裳心疼地轻轻抱了抱姑姐。姑姐的眼圈都是青的,仔细看嘴角也有伤。她根本不敢相信姑姐经历了什么。
因此,小裳劝姑姐,反正姐夫打人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次干脆报警。
“报什么警!”婆婆瞪了小裳一眼:“男人打老婆,这不是常事吗?有什么好报警的。”
小裳惊愕,姑姐苦笑,看了看小裳摇摇头,将自己弟媳的火气压下去一点。
“行吧,你来住两天就回去吧。夫妻这点事情有什么报警不报警的,你最好明天就回去。”婆婆发话。睡前她还抱怨,自己女儿这是小题大做啦,浪费车费啦,云云。
小裳将姑姐安置在沙发上——房子不大,没有别的房间了,婆婆也不愿意和女儿挤一挤,小裳只能让她睡沙发。
她咬咬唇。婆婆对家暴这个态度,那她呢?她老公要是打她呢?婆婆也是这个态度吗?
姑姐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走了。小裳理解,自己亲妈是这个态度,如果是她经历这一切,她可是多一秒都待不下去。
然后日子如常,又开始婆婆的催生。
“你这还没怀,咱们就先说好,一定要生到儿子出来。不然我们家就绝后了啊!”婆婆这样说。
小裳不服气,但转念一想,老一辈可能确实是这个态度,她便懒得跟婆婆争执,只是笑笑了事。她私下找到老公,问他:“你呢?你也觉得我必须要生个儿子吗?”
丈夫将她揽过,让她别介意自己亲妈的“胡话”。但丈夫还说了一句:“如果是儿子当然最好啦。”
小裳咬咬唇,没说话。
还好,她确实生了个儿子出来。婆婆可太高兴了,逢人就显摆自己“有个孙子”,说小裳是他们家的“功臣”。
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接下来这一件,小裳才不舒服。
最近传来消息,说是大姑姐在跟自己老公闹离婚。小裳自上次姑姐逃回来后,时不时就发信息和姑姐聊天,顺便打听她生活怎么样了。
因此,这个消息是她最早知道的。
不过这种消息怎么可能成为秘密。没两天,小裳她婆婆果然也知道了。
婆婆忙一个电话打给自己大女儿,满口不能离婚啊,离婚没人要啦,之类的。
但小裳得到的消息是,姑姐这次执意离婚,谁劝都没用。而且,姑姐的孩子也判给母亲了,一个女儿。
小裳发自内心地为姑姐开心。可她婆婆就不是这样了。
没两天,门铃又响了。小裳开门,一看是姑姐,她首先给了姑姐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抱她干什么?丢人死了。”这是她婆婆的反应。
姑姐见到自己母亲,果然有点害怕,结结巴巴地说,能不能让她和女儿在娘家住两天,她正在找房子租。只住两天就好了,她和女儿都睡沙发。
可她亲妈怎么说呢?
“住不下。你弟媳现在有儿子了,家里人多,住不下。”婆婆拒绝的一点好气都没有。
姑姐争取不能,便放弃了。给出小裳一个努力做出的微笑,让她放心。然后带着孩子转身就走。
小裳期期艾艾地看着姑姐,很难过,非常难过。她尝试和婆婆沟通,和丈夫沟通,可惜,婆婆依旧是那个样子,丈夫让她“别管别人家的事”。
小裳感到孤独且好冷。这次是姑姐,下一次会不会是她?
03
和婆婆丈夫沟通无果,小裳只能自作主张——给姑姐转了一千块钱。
她毕竟没什么收入,能给姑姐的也就这么多了。她叮嘱姑姐找哪家宾馆招待所,实惠且便宜一点。她还告诉姑姐,不用还她,千万不要想着还她。这是她自己愿意送给姑姐的。
姑姐非常感激自己这个弟媳。她找到招待所,而后租房,最后,还是努力还了小裳这一千块钱。
当然,姑姐是再也不会回娘家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回娘家,哪怕她妈妈去世。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笔者想评论两点。
一:故事当中的这个妈妈,也就是小裳的婆婆,实在令人生气
重男轻女这四个字绝对高纯度体现在她身上。生孩子是一件很辛苦也很伟大的事,大家都知道。而这个婆婆呢?她那三个女儿像别人家的一样,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似的,心里只有自己的小儿子。
这就不难理解,小裳的小姑子为什么远远地打工去了。
最气人的当然是她对待自己大女儿的态度。家暴是个多么严重的问题,在她眼里却是“正常”,“没什么”。这也就算了,逃回娘家的女儿竟然连家门都不能进,只是因为她这个当妈妈的认为丢人。
谁要是她的孩子,真应该痛恨她非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儿子除外。
二:小裳是不错的姑娘
她理解姑姐,甚至怜悯姑姐,也切切实实努力给到姑姐支持。但我们仍旧要担心,她既然有这样的婆婆,或许老公也是这个样子。她第一胎确实生了儿子,那如果是个女儿呢?如果她生的是个女儿,老公会不会也对她“拳打脚踢”?婆婆会不会也谩骂她,毕竟她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是这个样子。
婆婆也是女人,女人怎么还会对自己的性别这样仇视呢?除了生长环境的原因,确实想不出别的了。
你身边有小裳这样的好姑娘吗?也有她婆婆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