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她抱怨婆婆带娃太粗糙,被母亲怼:你有一半工资是婆婆帮你挣得

作者 :可桃 2023-08-04 12:10:59 围观 : 评论



01

一个读者给我说,“我不知道那些能相处的好的婆媳,都是怎么维系的,反正我和我婆婆关系能处得好,我母亲占了很大的功劳。

然后,她给我讲了一件事:

前天下午,她和婆婆一起带孩子下楼玩时,她婆婆的一个举动引起了她的不满。

她们到了小区的游乐场后,原本她是想扶着孩子一点点地教着去玩,谁知,她婆婆当场抱起了孩子,直接把孩子放在了滑滑梯的楼梯口,任凭孩子一点一点的爬上去,然后再从一旁滑下来。

她的孩子现在一岁多点,虽然还不太会走路,但喜欢在地上爬着玩。平常在家,她都是把地板拖干净后,再让孩子在上面爬,毕竟,孩子还小,抵抗力也弱,接触的东西干净一点总是好的。

也正因为这样,看到婆婆在外面的公共场所直接让孩子来回爬着玩,她震惊之余也有点生气:不求婆婆带着孩子在外能像在家里那样讲究,但至少也不能太粗糙了吧?哪怕扶着孩子也比直接把孩子扔在地上、不管要强吧?

碍于旁边还有人,也不能当众指责婆婆,她只好咽下了将要说的话,默不作声地上前扶起了孩子,半蹲着陪孩子玩。

她的婆婆见状,非但没有意识到有哪些不对,反而还走过去拦住了她,叫她放手让孩子好好玩,称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接触事物、培养对外界的认知力。

“你不要那么小心翼翼的,一点也不碍事儿!我那时候带小倩和小君都是这样的,他们就是会爬以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干啥、摸啥就干啥、摸啥,只要大人在一旁看着、保证他们的安全,至于脏不脏的,洗一洗就干净了,没啥大不了的!你看看,哪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玩过泥巴,身上没有粘过灰?”



听到婆婆这样说,她顿时就觉得自己忍不下去了:她曾多次告诉婆婆,带孩子到外面玩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婆婆虽然口口声声地答应,但从未照做过,不是让孩子玩水玩泥,就是任凭孩子躺在地上滚、爬。

不仅如此,婆婆自从过来帮忙带娃,就总是用以前那老一套的方式。

比如,孩子一哭就喂,而且还喜欢追着喂,称孩子多吃才会长身体;总觉得孩子冷,不管春夏秋冬,都给孩子穿得厚厚的,说是保暖不到位,孩子容易受寒、体质弱;最喜欢给孩子用尿布,且洗了反复用,称尿布透气,不会让孩子有红屁屁,而且还省钱、方便。

更不用说溺爱孩子,孩子要啥就给啥了。

对于婆婆这些做法,她真不知该如何再去沟通,她理解婆婆和自己带娃方式的不同,可婆婆一直听不进去她的好言相劝,执意要按照老观念,真是让她无法忍受。

越想,她就越是觉得无奈,一气之下,她抱起孩子,扔下一句“妈!要给你说多少遍,你才能记住我说的话!现在又不是以前了,哪能还像以前那样带孩子”,之后,她和孩子就回了家。

可能也是看到她当众发了脾气,她的婆婆也觉得委屈:自己好心好意跑过来帮忙带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就因为让孩子在地上爬着玩,就给自己脸色看,真的太让人寒心了!

就这样,她和婆婆各说各有理,婆媳两人争吵了几句,即便是她的丈夫在中间来回调和,也无济于事。



02

因为这件事,当天晚上,她连饭都没有吃,一个人躲在卧室生闷气,后来,实在是觉得没有人倾诉,她给她的母亲打了个电话。

她的母亲,从她结婚之后就劝她,好好经营自己的小家,与婆家人搞好关系,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僵。就算是她坐月子时,因为饭菜和婆婆意见不合,她母亲也是说她,“人家那么大年纪,还伺候你吃、伺候你喝,除了让你喂奶,啥活都不让你干,你还有啥不满足?”

更不要提,她每次回娘家,她母亲都会叮嘱她几句,和婆婆住一个屋檐下,小事能过得去就不要计较,实在过不去就要多沟通,不能太由着脾气,毕竟是她们小两口的孩子,也不是给婆婆生的。

她记着母亲的这些“唠叨”,对婆婆算是尽最大可能的理解,可这么久了,婆婆没有任何的改变,一点也不听她的意见,似乎就是认准了她脾气好、好说话一样。

想起这些,她又觉得都是怪母亲,非要教自己这么懂事,为此,这边刚接通电话,那边她就向母亲一个劲儿地抱怨,“妈!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婆婆带娃简直太粗糙了,全是按照她那老一套方式,怎么说她都听不进去!都是你,叫我让着她、顺着她,尽量别和她争执,现在好了吧?人家觉得我好欺负,说话没分量!到头来,我自己的孩子,自己想怎么教、怎么养都说了不算!

她的母亲安静地让她发完了脾气,又耐心地听她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以前与婆婆种种的意见不合。

原本她以为这一次母亲会为站在她的角度为她考虑,谁知,她的母亲毫不留情地怼了她,“这不是很正常吗?别说你婆婆了,就连我,以前也是这样把你和小桦养大的!你结婚时,我就告诉你了,你婆家是穷了点,但人看着倒是没有啥坏心眼儿,她只是过惯了苦日子,思想一时改不过来!再怎么说,人家一个当亲奶奶的,能舍得对自己孙子不好吗?她不听你的,那你有空时可以多带带孩子,尝试着教她如何做,而不是一看她没按照你说的去做,就生气、抱怨!说句不好听的,你有一半工资是婆婆帮你挣得!她就算是帮她儿子,你也因此能上了班,要不然,要么你在家带娃,要么就是花钱请保姆,哪能像现在这么轻松自在?我以后也要当婆婆,你想想,若是你未来的弟媳也这样挑,我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儿?”



03

母亲的话让她清醒了不少,她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认同了母亲的说法,而且还主动向婆婆道了歉。

她的表现让婆婆有些意外也有点不好意思,老人家笑着说了“没事儿”后,又表示也该改一改方式,不能再拿以前的那一套去说教了。

如此,婆媳两人和好如初。

讲完这件事后,她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母亲说得也对,我婆婆确实是没啥坏心眼儿、人也实诚,在我家这些时间,任劳任怨、对孩子也不错,她是小毛病不少,但也不该因为一点小事就否定了她所做的一切。以前,我觉得我母亲让我和婆婆维系好关系,是讨好、懦弱的表现,现在我发现,这其实也是对我自己好,因为家庭和睦、能有人出钱出力地帮忙真的是最大的幸福。当然,能遇到一个不错的婆婆,也要学着感恩、理解。”

实话讲,这个读者的经历,是我接触的有关婆媳关系的案例中最意外的一个。

因为很少有娘家人劝自己的女儿在婆家要“懂事”,也极少有女人嫁了人后还愿意听母亲的意见。

就连我自己的母亲,也只是在我结婚时嘱咐了我一句“以后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别的再也没说,一直到现在,我结婚了六年,她都很少打听和过问我在婆家的事。当然,我也从不在她和我父亲面前去抱怨自己和丈夫、和婆家发生的事情。

毕竟,有一些娘家父母,觉得女儿嫁了人后,要“避嫌”,能不说的就不说,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再影响到女儿的婚姻、家庭。

像这位读者的母亲这样,劝她和婆婆搞好关系,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不如意,劝她要理解婆婆,这种做法真的挺值得称赞。



其实,我个人是觉得这个读者说得有一点很对:作为儿媳,若是遇到了一个好婆婆,那就好学着感恩、珍惜。

虽然总是有人抱怨好婆婆遇不到好儿媳,好儿媳遇不见好婆婆,但是生活中,还是有一些婆婆和儿媳是明事理的。

可能有的婆婆的确在某些习惯上,让儿媳理解不了,但如果不是牵涉到原则性问题,比如,破坏小夫妻的感情,嗜赌、对孙辈不好,那么,婆媳之间,能不计较的就当看不见,能商量的还是尽量要好好地沟通。

两代人毕竟在生活方式和思维上有太多的不同,只要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哪怕是和自己的亲生父母,时间长了,也会有看不惯的地方,也会发生小摩擦。

对于多数人来说,让婆婆帮着带娃算是最不错的选择了,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婆婆分开住,若是真没有条件,只能住在一起,那么,多理解一点、多换角度考虑一些。

作为儿媳,在和婆婆的相处中,不求过于“懂事”、或一味靠忍,但也要知好歹、明是非,对方若是真心对我们好,那我们也要适时给予“回馈”,不能太吹毛求疵。

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谁是必须要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的。

很多时候,婆媳之间,给对方留有余地,其实也是给自己积攒的福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