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太服用中药2天后身亡,涉事中医馆回应,值得深挖
原标题:武汉:老太服用中药2天后身亡,涉事中医馆回应,值得深挖
文|木槿夕先生
9月2日,有一名网友在网上爆料,声称“母亲因服用叶开泰国医馆(汉口馆)中医诊所开方煎制的中药两天后,突然去世。”被广泛关注,新闻报道中指出,叶开泰中医馆开设已有386年,是中华老字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初清三杰”“中国四大药号”之一。

目前该案正在调查之中,涉事中医馆配合调查,目前无法回复“山豆根”是否用量过度?
据爆料人称,她的母亲是在8月初检查出食道疾病,因对手术有顾虑,所以选择保守治疗,来到叶开泰中医馆的门诊部看病,医生开了21包中药带回去服用,按照一天三包的量煎煮服用。
在第一包下肚后,病患就感觉胃不舒服,隔天后再服用一包还是有症状,中午再服用一包出现呕吐,家人随后联系中医院客服,对方解释是“药物的正常反应,建议减量至一天两袋。”
隔了一天后再服用一包,病患就出现不良反应,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病患家属质疑是药物之中的“山豆根”含量过重,而叶开泰中医院在事发后主动联系到受害者家属,家属一气之下选择曝光,事件迅速发酵,引来网友的关注。

短短40个小时服用4包药物之后,病患抢救无效死亡,这无疑是对中药安全的一次打击,是需要慎重查清病患离世的原因才行。
事实上,中药安全问题并非首次引发社会关注。此前,已经有过一些关于中药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的报道。“是药三分毒”,这是大部分人的认知,可是中药自身的药性和病患的身体素质是紧密相关的,很多药物的运用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下药,这就是“望闻问切”的重要性。
回顾这一起突发事件,病患是一名63岁的妇女,疾病为食道疾病,叶开泰医生开的药品是否有过量行为,是此次意外的关键性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黄帝内经》有云:“药者,性之乘也。”,意为药物是依附于其性状的,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因此,正确认识中药的性状和特征,是合理使用中药的关键。
除此之外,《神农本草经》也提到:“药有阴阳相配,五行对应。”,即药物之间有着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的关系。因此,在制备和使用中药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中药的药理作用。通过对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科学家们发现中药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人参、黄芪等中药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丹参、川芎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金银花、黄连等中药则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然而,尽管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上仍存在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中药虽然能够调理身体、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有人指出,有些中药制剂可能存在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问题,有些中药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当操作,导致药品质量不稳定,还有一些中药因为个体差异和配伍禁忌等问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广大消费者在选择中药时也需保持警惕,选择正规、合法的药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中药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以上4个问题,我们要提倡加强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消费者在选择中药时也需保持警惕,选择正规、合法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