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作者 :洁香 2023-12-18 04:25:24 围观 : 评论


作者 | 娇云

孩子忍住不哭的样子,

有多让人心疼?

网上一个视频里,

一位三、四岁的孩子两眼噙满泪水,

嘴角不住地打撇,

想哭却又不敢哭的样子,太可怜了。

就在刚刚,他被爸爸训了。


原来,孩子想坐电动小汽车,

却遭到了爸爸的拒绝,

于是一路哭闹着上了车。

见劝说无效,

爸爸拉下脸威胁道:

“再这样就马上回家,哪都不去玩了!”

听到不能继续外出玩耍,

孩子很快停止了哭闹,

只留下不争气的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

孩子的哭闹让父母感到麻烦,

于是下意识抛出威胁加以阻止,

这倒也很管用。

然而,孩子却强压着情绪,满心恐惧。

时间一长,难保孩子不憋出问题。


综艺《老师请回答》里,

10岁的柴思而当众控诉妈妈。

柴思而每天除了要写学校的作业,

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经常写到深夜12点甚至更晚。

有时作业量实在太大,

柴思而熬不住就提前睡了。

妈妈下班后见孩子作业没完成,

就会火冒三丈,甚至好几次,

手拿菜刀跪在孩子面前,威胁道:

“你再这样,就拿刀杀了我得了……。”


面对妈妈的行为,

孩子感到很害怕,

又不知该怎样办,

只好乖乖起来补作业。

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

一旦没有达到要求,

就以如此过激的方式威胁,

孩子虽然照要求完成了作业,

但心灵却蒙上了一层阴影

孩子内心只有恐惧、不被理解的委屈、以及被强迫的痛苦。

一位老师,

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放学很久了,

班上的一个孩子还孤零零地在教室里写作业。

问他为啥不回家,

孩子满脸委屈地说:

“妈妈说,下次考差了,就别回家……”

说着眼泪就啪嗒啪嗒掉了下来。

老师联系上了孩子妈妈,

但妈妈并没感觉不妥,

表示不过想吓唬他,督促他用功学习。



她不知道的是,

孩子早把这话当了真。

当孩子看到试卷上的成绩,

他第一反应不是“我都错哪了”,

而是“我完了,回不了家了”,

于是,忍着委屈,硬着头皮一直坐在教室里。

所幸孩子选择呆在学校,

如果到外游荡,难保不遇危险。

孩子最怕被遗弃,

而父母却抓住这个弱点,

偏以不准回家威胁他,

孩子哪来消除恐惧的能力,

而整天都会过得战战兢兢。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M·斯科特·派克说,

父母的威胁会让孩子非常恐惧,

而它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他们认为世界很不安全,

所以会透支未来的满足和快乐,

不愿意推迟满足,先苦后甜,

因此变得目光短浅。


威胁让孩子感到不安,

促使他整天想的都是如何保护自己,

没有余力发展内在潜力。

而因为太需要安全感,

孩子就会害怕面对挑战,

尝试新事物,失去探索未来的勇气和能力,

最终,故步自封,难得有所出息。


威胁一点点磨灭孩子生命的活力,

而它往往来自父母的掌控。


“不好好上课,

就给我滚出去,找你爸去!”

妈妈一句威胁,

10岁男孩穿着睡衣就出了门,

独自来到南京车站买票,欲往温州找爸爸。

而妈妈如此待孩子已不是头一次。

孩子在家上网课,

妈妈见他上课不认真,

对游戏倒是很上心,多次责备,

甚至打骂都没见改正,

于是冲他吼:“你这样的孩子谁敢要,给我滚……”。


好几次,

孩子被赶出家门在小区里晃荡,

又被保安送了回来。

而这次,妈妈竟要胁让他上外地找爸爸。

妈妈以“不要他”来胁迫孩子放弃玩游戏,

专心学习,

一次又一次,

孩子的行为却不见改变,

妈妈没想过转换教育方式,

反而变本加厉,

这又何尝不是失去对孩子掌控的恼怒。

《超级育儿师》里,

李卓卿从小在妈妈的威胁中长大。

妈妈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

如果写作业不认真,或者成绩退步,

妈妈就会以哭、跳楼,

甚至跟爸爸离婚来威胁她。

刚开始,孩子还会感到害怕,

慢慢却发现妈妈只说不做,

对她的行为也越来越厌倦,

甚至跟妈妈对打。

想让孩子不留余力地学习,

妈妈竟以引发孩子内疚、担心的方式来胁迫。

表面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实际是强迫孩子听从自己。

这不但让父母失去了该有的威信,

也让孩子倍受折磨。

心理学医师苏珊·福沃德说,

威胁者要求的是一边倒的关系,

“不听话就给我滚”是他们的座右铭。

威胁是父母宣示自己的主权,

是要求对方改变行为来满足自己,

这本质上是一种掌控,

最终导致孩子心理上的虚弱、畏缩。

而一个内心强大,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是在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中成长起来的。


理解和尊重,

是给予孩子心理成长的空间,

它能帮孩子阻挡影响心灵成长的阴霾,

让生命向阳明亮。

首先,以尊重代替掌控。

尊重,是父母放下权威,

不强求孩子服从自己,

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相处。

如何做到让孩子与自己平等?

就是父母能做的事、

可以有的情绪感受,

也要给孩子权利去做。

比如,

父母小时候也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

也要想到给孩子选择兴趣的权利。

父母对食物和穿着有自己的偏好,

孩子也可以选择吃或不吃、穿或不穿。

父母能生气,伤心,流泪,

孩子同样也能有生气、发脾气、哭泣的权利。

避免把已所欲或己所不欲的强加给孩子,

尊重孩子的意愿,

以他的感受为主,

逐步放手让孩子做选择,

并让他承担其自然后果,

而父母要做的,只是引导他做正确的选择。

如此,父母才能学会放下权威,

给孩子尊重而非掌控。


其次,学习“非暴力沟通”。

如果说威胁是强迫对方认同,

而非暴力沟通则是达成双赢。

它能满足双方的感受和意愿,

促进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非暴力沟通遵循四步:

描述事实,感受情绪、

表达需求和请求、

同时聆听对方的需求,

最后达成共识。

这一点,刘璇的老公,演奏家王弢可谓榜样。

王弢和儿子雄赳赳在餐厅待餐,

不远的餐桌旁,

两个女生正吃着东西,

雄纠纠突然恶狠狠地朝她们尖声咆哮,

女生一时被惊到,循声望了过来。

王弢察觉到儿子行为的不妥,

赶紧朝两个女生摆手致歉。

等他回过头来,也并没有训斥儿子,

而是低声询问:“你干什么呀?”

接着把儿子抱在腿上,

看着他的眼睛,

又把刚刚的事情陈述了一次:

“我问你,你刚刚为什么对别人尖叫呀?”


赳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

见孩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王弢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这样会吓到别人,别人就不会欢迎你了,知道吗?”

赳赳点点头,

意识到自己错误说:

“知道了……爸爸,对不起!”

面对孩子错误的行为,

王弢先是平静地陈述事实,

然后询问这样做的原因,

等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后,

王弢接着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事情的对与错就在平和的沟通中清晰起来,

孩子很快就接受了爸爸的指正。

非暴力沟通是专注事实,

让双方都有表达需求和感受的机会,

从而各取所需,并达成一致,

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最后,照顾好内心,才能平和对待孩子。

威胁让孩子感到恐惧,

这往往是父母内心恐惧的投射。

因此,先照顾内心,

消除内在的不安和恐惧,

才能对孩子平和以待。

朋友在她的育儿笔记中,

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全职在家带孩子多年,

有段时间却莫名地焦虑,

她害怕付出多年的辛苦,

而孩子却没考上理想的大学。

她开始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

但这密不透风的督促,

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抵触和顶嘴,她十分窝火。

生气之下,

她口不择言地恐吓、威胁孩子,

甚至丈夫也成了她的出气筒,

家庭气氛也变得很紧张。


后来,她跟丈夫谈了一次,

而丈夫的一句话: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你有自己的人生”,

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于是,她试着信任孩子,

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自己身上,

她跑步健身、养花草、冥想、做喜欢做的事。

慢慢地,

她内心变得踏实,

有安全感,

对孩子的态度也更平和。

而没了威胁和强迫,孩子反而更愿意接受意见。

父母内心富足,

就不会以掌控孩子来获得安全感,

也才有给予爱和尊重的能力。


心理情感专家方聆说:

“在童年时为孩子的内心输入正能量,

在以后的人生中他才能随时提取以应对人生复杂的局面。

如果父母为他的内心输入的是负能量,

他也只有负能量可以输出。”

父母给予孩子爱与尊重,

他生命就能生长出更多的正能量。

而一贯的爱和尊重,

让孩子弱小的心灵充满安定,

并在内心筑起属于自己的安全岛,

让他在遇到挫折时,有路可退,并能很快振作。

养孩子莫过于此,

培养强大的内心,胜过表面的好行为;

给予内在的正能量,强过让孩子听话。

如此,孩子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

走向成熟和强大。


——End——


作者:娇云,以文字疗己悦人。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