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985院校毕业,他父母高管,我妈反对交往:去他家1次就明白了
不提倡大家做不负责任的人,但是希望大家不要争着去做“别人眼里负责任的人”,要记住,有些苦,别人只会劝你大度,劝你隐忍,但无法替你承受。
人应该时刻把对自己负责放在第一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你,你都应该学会勇敢的自己选择能让自己幸福的方式。
因为幸福的形式永远不拘泥于感情、婚姻、两性这些狭小的范围。
杨娜(化名)始终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张峰(化名),但令人惊讶的是张峰在内心深处居然也是这样的想法。
很多人都认为感情可以将就,但是时代在变化,人性在变化,而且人性的极点更在变化,愿意彼此将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人与人之间相处能不能将就?答案当然是能。可是,真有人愿意在现在这个时代将就一辈子吗?
任何影视作品都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但是影视作品往往会美化结局或者干脆不向任何人交代结局。
小说一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这并不等于现实生活完全会按照小说的情节继续发展。
同学聚会上的重逢会相爱、会结婚,但这并不代表二人之间会幸福。杨娜和张峰就是如此。
他们二人是高中同学,而且两个人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听过彼此的名字,只是不熟悉,彼此没怎么交流过罢了。
后来,二人都考入了县重点高中,分到了同一个班,二人的缘分这才开始。
杨娜和张峰学习成绩都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只是杨娜家庭背景复杂,父母感情不和,平常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都是奶奶在负责。
其实杨娜本可以有很好的未来,但正是因为高考之际父母总是毫不避讳地当着她的面大吵大闹,开口闭口就是自己真是瞎了眼之类的浑话,才让杨娜彻底没了生活的信心。
而这正是杨娜高考失利,只考到普通大学,和985大学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
张峰的境况和杨娜完全不同。
张峰学习成绩很好,而且父母还是企业高管,在学校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爱戴,基本上没什么生活的烦恼,能考入985大学也仿佛是他人生中本该有的一步罢了。
原本以为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在高考之后就会彻底失去联系。结果谁能想到,二人却在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再次相逢,还成了男女朋友。
可是,多年没有联系,二人之间的相处虽然甜蜜,但依然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重逢,有时候并不意味着惊喜或是新生,有时候反而是另一种苦难。
杨娜当然喜欢这个在学生时代就十分瞩目的男人,但是,这个男人真的有那么喜欢“平平无奇”的自己吗?
家境和学历差异让杨娜自卑,而张峰父母觉得杨娜在这段关系里属实是高攀了自己儿子,因此没少在张峰面前劝分手,让自己儿子趁着年轻再谈谈别人。
张峰表面上没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但其实心里也很在意杨娜的家境背景和学历,所以才总会各种“督促”杨娜上进,甚至不惜把她和自己的前女友作对比。
其实,张峰在大学期间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怎么可能没谈女朋友呢?一个为校篮球队效力的主力队员,真的会缺人追吗?
当然不会。所以,张峰在大学期间一直都有女朋友,两人交往了四年,甚至见过彼此的父母,只是女友最终选择了出国,而张峰想留在国内发展,二人才因此分手。
但是分手之后,张峰依然在主动联系对方。这点他自然不会让杨娜知道,可是哪里有不透风的墙?
张峰动不动就拿杨娜和前女友对比,半夜不睡觉盯着手机屏幕发呆,谁能看不出他心里有心事呢?
可是,自己精神出轨就罢了。
他在同杨娜交往期间,居然还一直保持着非常强的优越感,经常买一些非常贵重的礼物送杨娜,不仅不要求杨娜回送,还偏要让她发朋友圈“昭告天下”。
而且,他还总提醒杨娜要注意提升自己,在学历上还要再加把劲,争取与自己“相配”。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真爱不是配零件,需要讲“配不配”。太过在意客观条件的爱情就不是爱情,而是一种权衡利弊的选择。
除此之外,张峰这个人还非常“高傲”,他俩每次闹别扭张峰都不会主动和好,而是对杨娜采取冷暴力,直接把她晾到一边,逼杨娜低头,让她自己把事情想通。
基于杨娜所述的这些交往细节,母亲其实已经看清了张峰根本就不在乎杨娜。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跳火坑,所以母亲就一直很反对他们交往,不止一次打劝过杨娜让她分手。
可是,恋爱脑上头,杨娜却不愿意分手,毕竟,张峰可是自己高中时候的理想恋人,现在好不容易二人才在一起,杨娜根本就不想分开。
眼看劝说行不通,于是,杨娜母亲就想到一个办法——她让杨娜去了张峰家一次,打算让她亲眼看看张峰父母对她的态度,好让她自己好好想清楚要不要继续和张峰相处。
过来人的经验往往是如此一针见血。
但是,杨娜几次央求后才进了张峰家的门,结果自己第一次去张峰家,果然就受到了冷遇——张峰的父母根本就没把杨娜当准儿媳,进门连个笑脸都不给。
受到冷遇的杨娜终于认清现实,离开了张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一对恋人交往期间,最怕的就是心理上存在差距。
可是,我们不如细细想想,心理上的差距从何而来?对,从实际生活中来。
由此可见,在一对恋人交往期间,现实生活中的差距也很可怕。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既然已经形成了差距,那就必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顺利改变的。
既然我们无力在短时间内改变差距,也无法改变他人内心的成见,那就不必浪费时间同一个人纠缠。
有时候,大家真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琢磨这个恋爱是不是非谈不可,这个婚是不是不结不行,切莫让幻想和执念扰乱自己的视线,耽误自己的人生。
结婚不一定会真的幸福,但是不结婚一定已经让你远离了除了孤独以外的,大多数由家庭各种背景和思想差异带来的不幸。
人为什么要学会这种不幸?因为这种不幸的背后是封建、是固执、是自私,是傲慢。
恋爱和结婚都是为了寻找幸福,如果这两个途径没能让你觉得幸福和快乐,那么不用怀疑,不是你有问题,而是这些途径本身就不太适合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需要讲究适配性,人如此、感情如此、婚姻如此。
文/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