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广东女孩曾患抑郁症,父母破产后,她帮忙还债年入50万,凭啥
一名26岁广州女孩,曾得过抑郁症,也见识了各个领域的牛人。
给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当翻译,给硅谷创业教父Steve's Hoffman当翻译,给国际米兰球星马特拉齐当翻译.....
她还拥有500多万粉丝,很多公司想要签约,力捧她,面对金钱的巨大诱惑,明明很缺钱的她果断拒绝了。
她声称,比起拥有很多钱,更喜欢自己决定生活。
这个女孩到底在想什么?
她家庭并不富裕,父母破产,为了养活自己,帮家里还债,还在读书就接14个一对一家教,在商场打工,长期连轴转。
后来,她多次累到虚脱,患上抑郁症,眼看着无路可走,她果断放弃名利的追逐,回归本心。
她说,她的生活里没有光,便让自己活成一道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励志女孩,陈诗远的故事。
1995年11月,陈诗远出生在广东化州一个个体户家庭。
出生的时候,妈妈给她取名诗圆,却被记录的护士写成了诗远。
当“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陈诗远便成为一个名字里就有诗和远方的女孩。
在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没有给她太多的限制,不像其他小孩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陈诗远可以在对面的书摊一直看到妈妈喊她回家吃饭,或者打开电视,看自己心仪的节目。
因为家里开贴纸照相馆的缘故,陈诗远还可以用家里的贴纸相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她说,这是小学六年让她唯一一件觉得赢在了起跑线上的事情。
不过,回头再看就会发现,整个小学期间,有两件事对她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件事,与舞台有关。
因为从小就听别人说,广东人的普通话不行,因此,看电视的同时,她一直模仿电视上说普通话。潜移默化之下,在学校读书时,便不自觉地用上了普通话。
四年级时,学校举行元旦文艺晚会,班主任老师直接让她和另外一个女孩表演诗歌朗诵。
对于从没有上过舞台的陈诗远而言,是既兴奋又害怕,虽然在台下已经将要朗诵的诗歌《乡愁》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走上舞台的时候,小腿肚还是忍不住打颤。
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陈诗远的头脑一瞬间变成了空白。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掠入眼底,陈诗远看见爸爸端着相机,站在舞台下面,微笑着看着她。
莫名地就有了勇气,陈诗远深呼吸了一下,开始了她流利地朗诵。结束时,台下如雷贯耳的掌声,让她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从此以后,她开始频繁上台,胆子越练越大,觉得通过话筒,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别人的耳边,是一种享受。
她说,从零到一很难,从一到十会很吃力,但从十到一百就会顺畅许多。
第二件事,与英语有关。
六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诗远看见家里电脑上播放的美剧,她对剧中人说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以后,她总是偷偷溜进妈妈的房里打开电脑,看美剧,听英语。
这无形之中,让还没有正式学英语的她,就在磨耳朵、积累词汇量了。等到初中开始学英语时,凭借几年美剧的潜移默化,她成为了英语学科的佼佼者。
而这个优势,在将来成为了她的机遇和救赎。
到了初中,舞台和英语没有放弃的同时,陈诗远还一直学习舞蹈和吉他。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成为乖乖女,反倒是讲粗口、打架、逃课、早恋一样没少干,网吧、酒吧一个地儿也没有落下。
这段时间,她结识了不同环境里的人,也多少懂了点与不同的人相处时要用不同的交际方式。
而这种性子里面“野”的成分,也为她大学期间走南闯北奠定了基础。
高中初期,英语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她。
有点傲气的陈诗远想被老师“看见”,因此买来很多英语资料,疯狂刷题,最后再拿自己实在消化不了的问题去问老师,以凸显自己问的问题有深度。
不想这一招果然有用,英语老师不仅关注到了她,并且开始派她参加各种英语相关的比赛活动。在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有人甚至提议可以送她出国读书。
有些犹豫的陈诗远与家人商量,得到了爸爸妈妈一如既往的支持。
高二结束,为了备战雅思,陈诗远前往广州一个培训机构,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英语专项练习。
可世事如棋。
谁又能料到,爸爸不知什么原因,在外面欠下百万巨债,得知消息的陈诗远只得结束留学的准备,重新回到化州上高三。
看着多日不见的爸爸妈妈老了许多,两个弟弟却还懵懂无知,陈诗远觉得,一个无形的担子压在了自己的身上。
即便她暂时无力担着,却也必须担着。
甚至,如果自己倒下,将不会再有人有能力来托举她了。
半年多的复习时间被浪费掉,陈诗远心底有些发苦,只得争分夺秒,希望能挽回多少,就挽回多少。
而正巧,学校举行一场活动,陈诗远被推举成为发言人。几年时间内,多次登台的经验并非没有收获,这次五分钟的脱稿发言赢得一个企业家的青睐,当场给了陈诗远10万元的资助费。
当外界盛传,本身就是有钱人家的女孩,现在又有巨资赞助,陈诗远真是幸运儿的时候,她拿出一万元捐给了学校图书馆,剩余的都给了爸爸还债。
可是那点钱对于巨债而言,只是九牛一毛,陈诗远知道,自己的还债之路还非常长远。
高考成绩在意料之中,只过了二本线,原本准备报考西安某个院校的陈诗远,不忍心在家里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远走他乡。
既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好,又想赚钱的陈诗远报了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
接着,整个暑假,她印广告发传单,凭借高考英语141分的成绩,与小伙伴们成功办起了英语补习班,等到开学前,不仅凑齐了学费和生活费,还给家里留了一些钱。
关于家里的债务,爸爸妈妈虽然也有安慰她不要想太多,先将书读出来再说,但她却忍不住将那些债务当成自己的责任,思考很多。
偶尔也想过,是不是找个有钱人嫁了,或者用其他赚快钱的方式来还债。但最终,她决定凭借自己的本事,将那些欠债慢慢还清。
2015年夏末,陈诗远来到广东财经大学,开起了她的另类大学生活。
最初,她能想到的赚钱方法就是当家教、商店客服和摊位翻译员。
忙的时候,她带了14个学生,每天的行程表都是以半小时为单位,填得满满当当,即使这样,她还会在空档时间去商场当服务员。
广东作为沿海地区,贸易发达,很多外国商人会来广东寻找合作,因此不会外语的本地老板都需要有人帮他们当翻译。与此同时,翻译也可以顺便推销产品,拿到提成分红。
陈诗远会关注各个展销会的时间,提前与老板联系,毛遂自荐或者经过朋友介绍,凭借其流利的英语成为了摊位翻译员。
每次展销会上,做完必要的翻译工作后,她不会像其他摊翻躲在角落看手机、刷视频,而是露出职业笑容,开始主动与客户交流。
有一次,她成功为老板签下23个单子,老板大呼惊奇,说她打破了展销会的签单记录。
最后一班公交车停在了站点,下班了的陈诗远独自下车,向学校走去。
天已经黑了,而通往学校的路有一段没有路灯,时而只有微弱的天光映照着周围的一切,时而只有粘稠的黑铺天盖地。
很多次,在人前,一直微笑着的陈诗远,独自在黑暗中行走时,恐惧、疲惫和看不到未来的绝望,令她蹲在路边崩溃大哭起来。
可是,哭完之后,她还要继续前进,回寝室学习,努力让自己的专业成绩保持优秀。
第二天,一切负面情绪都被她藏起来,她又是那个微笑着面对一切的陈诗远了。
有时,她也会问自己,是不是把自己的胆子压得太重了。
可是,无人能给她答案,她唯有更加努力的赚钱,来换取安全感。
大一寒假回家过年,晚年欢天喜地的日子,他们家却被泼了油漆,一群讨债的人围在她家里,吵吵嚷嚷。陈诗远只得抱着5岁的弟弟躲在楼顶上,默默地哭泣。
她想给家人一个安稳的环境,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更加努力。
到了2016年,陈诗远开始有意减少家教的频率,重新拾起话筒,成功应聘成为校广播站副站长之后,在担任校内各个活动的主持人的同时,还在校外接其他主持的活计。
另外,她还参加了各项演讲活动,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全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化州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得冠军;
全国教育信息联盟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图书馆杯”广东全民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和第十八届亚太通讯信息大赛Merit奖。
与此同时,为了让自己的翻译更加出色,她专程前往北京参加了一个口译补习班,每天不分黑夜地练习发音,一遍又一遍地将自己的发音给老师,让对方能及时纠正她的错误。
因为多次出色的完成了甲方的任务,她的人脉和资源渐渐广阔:
从摊位翻译,到在实事转播的舞台上,和知名主持人以及大企业的总裁同台对话;
从帮美国人做烟展翻译,到担任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硅谷创业教父Steve's Hoffman、国际米兰俱乐部球星马特拉齐、诺贝尔奖得主苏德霍夫教授的翻译;
从默默无闻地在某些展销会上广播会展事项,带领团队完成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金特、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和北大汇丰商学院的闭门会议口译项目......
多少次忙得没有空闲吃饭,饥一顿饱一顿;
多少次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走行在深夜的街头吹着寒风;
多少次在赶往活动的途中,因为不想浪费时间,虽然晕车,却不得强忍着看次日工作的材料,以至于下车后,晕车症状集中爆发,铺天盖地的晕眩感和呕吐感差点让她直接倒在地上;
多少次活动前一晚工作结束,却收到主办方发来的第二天的资料,妆都没来得及卸掉,就开始开资料做笔记,直到将资料背诵熟练,要么只能睡3个小时左右,要么已经没有时间再睡觉。
工作上的忙得像个陀螺倒是其次,刁难客户的训斥、酒桌上的白眼才真正让她佯装坚强的心,摇摇欲坠。
多少个深夜,她抱着自己的膝盖如何都睡不着。
她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患病的边缘了。
2018年,得知自己被确诊患了抑郁症时,陈诗远痛哭了一场。
这之前,在Steve's Hoffman的意见下,她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不再只局限于做一个传声筒,翻译、传播别人的思想,而是决心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自己的思想。
特意学了音频配音和摄影,陈诗远先后开通了各种网络账号,通过治愈的微笑和自身的故事,温暖和激励了一个又一个网友,拥有了百万粉丝。
在网络上爆火以后,她的年收入至少超过了50万元。
她问自己,给别人以坚强开朗的形象,治愈别人的同时,为什么没有治愈自己呢?
这种人前人后矛盾的性格,真的健康吗,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吗?
她告诉自己,与其在风雨中逃避,不如在雷电中舞蹈;没有人给你依靠,你就成为自己的依靠;
放下玻璃心,换一个钢的回来。
在自己的心理建设、和药物的配合治疗下,陈诗远最终战胜了病情。
她终于在渡人的同时,也学会了渡己。
觉得自己走得太快的陈诗远决定调整自己的脚步,她办理了休学,专注于做一名自媒体人,准备做强做大。
可是,当有公司想签她、用团队的力量帮她打造IP时,无比缺钱的陈诗远却拒绝了这个机会。
她说,她希望自己的IP自己创造,而不是被别人打造。
2019年,她成功申请了多个国外院校。
如今的她,还是很忙,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自媒体事业,一边在伦敦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但是相较于之前几年的焦灼,她显得坚定从容了很多,并给自己立下了新的目标,等攒够钱替家里还完债,会去读一个心理学硕士。
因为,她一直记着一句话,最值得人研究一生的领域,一是外太空,二是人的内心。
美好的祝福送给她,送给全天下,逆风飞翔的人儿。
你们努力的样子,真美!
大家对陈诗远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