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内娱第一「名嘴」,已经消失了
《歌手2024》,无疑是今年的现象级综艺。
几乎每一期都能引发全网热议。
前不久,鱼叔刚和大家聊过关于「守国门」的话题。
今天,我想把重点从歌手身上移开,转向另一个重要角色——
主持人。
说实话,这一季《歌手》在主持层面称得上是「车祸现场」。
胡海泉、沈梦辰的表现实在是不敢恭维。
双语主持不奢望了,连基本功都堪忧:吐字不清、重音发错。
还有各种嘴瓢、冷场、尬聊、流程磕绊。
于是观众们不约而同吐槽:
「一季最该淘汰的是胡海泉」
「节目最需要摇人的不是唱歌的,是主持的」
不知道节目组是不是听到了观众的呼声。
最新一期,又把何炅请了回来。
节目观感确实肉眼可见提升了。
而这也让鱼叔意识到。
不仅是华语音乐断代,怎么现在的主持人也降级严重。
一到撑场面就让何炅上场,连汪涵出现的次数都越来越少。
其他很多昔日知名的专业主持人,似乎也「消失」了不少。
连主持人大赛,笑话也比专业多。
背后发生了什么?
咱们来扒一扒——
提起主持人这个身份,鱼叔首先想到的确实是专业实力。
全局控场就不说了,专业主持人还总能做到机智应变。
让观众和嘉宾如沐春风,如遇突发事件,也总能转危为安。
比如九年前,《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之夜直播现场,孙楠突然宣布退赛,主持人汪涵六分钟极限救场。
虽然这次著名救场后来也引发不少争议。
但汪涵作为主持人的表达力和应变力,确实毋庸置疑。
何炅,也总在救火路上。
他能及时改下不合时宜的提词器内容,自然且不露痕迹。
颁奖现场,嘉宾手中写有获奖名单的电脑突然死机。
他也能毫不慌乱,默默上前幽默化解。
「-何炅你确保你能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吗?
-当然,因为我们除了有最高端的科技之外,我们也有最原始的手段。
来,老师,给您(台本)。」
全面考验主持功力的高难度任务,他也很难被挑出错。
就像《声生不息·宝岛季》中的现场两岸连线,一字一句都需斟酌。
但他完成得既有水平又有温度,言语间的分寸总是刚刚好。
「当歌声响起的时候,海峡会变窄,我相信《月亮代表我的心》,代表的就是我们炙热恳切的心意,也希望两岸的年轻人,不管是身在何方,是什么样的境况,都能够看看对方的心,想想彼此的情,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再一次谢谢马先生!谢谢台湾青年团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祝我们的未来前程万干,声生不息!」
相似的主持功力,在汪涵身上也常得见。
除了直播救场,鱼叔还记得《天天向上》里,吴京做客讲解太极拳那期。
欧弟以台湾地域身份上前过招,汪涵那赢得满堂彩的一句:
「台湾不推,拉回来」
还有更多的主持人救场名场面。
像是撒贝宁在《开讲了》中数次替嘉宾得体解围。
李屹东曾参与翼龙无人机、歼-10、歼-20等国防军工产品设计
董卿临时现场发挥,上演「黄金三分钟」神级救场。
填补了跨年晚宴直播零点倒计时前突然空出的时间空档。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持人们代表着专业、大气、得体。
但不知何时,内娱的主持人变成了明星、演员、爱豆......
基本功都没练过,别说控场救场。
机器人念稿和人形站桩已经算好的。
更离谱的,能直接毁掉整个活动。
比如2019年某红毯盛典,请来演员、歌手、爱豆董又霖主持。
照着词念都一直卡壳,来宾们的名字、作品、介绍错漏百出。
不合时宜的尬聊一个接一个。
直接被影帝王景春现场回怼,让其多做功课。
也有新一代的专业主持人,但完全看不出专业。
去年的微博红毯之夜,主持人李艾因业务能力拉胯,直接被骂上热搜。
另一位女主持司雯嘉主持功力也亮红灯。
全程状态不顾嘉宾反应的采访,把现场搞得相当尴尬。
强硬要求王心凌表演唱跳,不等反应还上手拉了嘉宾衣服,搞得人无语惊慌。
「心凌要不要一起啊,一起一起,外套脱掉一起....」
怎么,内娱是没有正经主持人了吗?
专业性降级的侧面,很多观众熟悉的「名嘴」似乎也逐渐消失。
门面央视,每年春晚主持阵容都备受讨论。
但国民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娱乐王牌湖南卫视,两大经典节目主持团「快乐家族」和「天天兄弟」解散。
50岁的何炅依然活跃,汪涵却仅在大型晚会和固定节目中出现,频率越来越低。
年轻一代也早已更新换代,越来越没有记忆点。
曾经与之对打的其他卫视,情形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