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娃咳嗽查出罕见重病陷入昏迷,父母绝望准备带他回家,孩子醒了
“妈妈别走,我怕。”武汉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里,6岁的童硕哭喊着对妈妈熊久爱说。
好不容易安抚好孩子的情绪,熊久爱出了病房,在走廊里泣不成声。她说童硕已经很久没这样哭过了,这次复查也不知怎么了,来的路上一直抓着自己的衣领不松手。
“哪个当妈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啊,那一针针哪一下不是扎在我的心上呢?”熊久爱哽咽道。
图为熊久爱夫妻和小儿子童硕
熊久爱的家在湖北黄冈麻城市木子店镇,在讲述儿子生病的过程前,她先提到了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吃苦,本想结婚后能有一个新生活,把日子过得热乎乎的,谁知道老天还是没放过我。”
熊久爱的家境很一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她便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10岁那年,奶奶因病去世,两年后熊久爱的母亲也去世,紧接着爷爷也走了。
亲人的相继离世让熊久爱比同龄孩子更加懂事,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熊久爱辍了学,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爸爸和弟弟。
2002年,17岁的熊久爱跟着同乡去了江苏打工,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第二年,她认识了童人和。
童硕生病前照片
“他是个太好的人了,比我大3岁,很照顾我。”熊久爱说。
2005年,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熊久爱和童人和组成家庭,次年生下了大儿子,可孩子刚满月,不幸的事情发生,孩子爷爷被查出胃癌。
小两口把手里的积蓄都拿出来给老人看病,幸而发现的及时,手术后老人的情况稳定,但是每月的药费对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孩子不到7个月我就给他断奶了,去了外地找我老公,一起打工。”
时间一天天过去,2014年熊久爱发现自己再次怀孕,2015年生下童硕后,熊久爱就和丈夫回了老家。
童人和买了辆三轮车,给村里的工程队拉料,熊久爱帮年迈的公婆做些农活,照顾着两个孩子。
2019年春节,正当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团圆时,熊久爱4岁的小儿子童硕却咳嗽不止,不舒服总是哭闹。
“大过年的,我们村里的卫生室关门了,到了年初八我们带着孩子去了镇上的卫生院,医生说孩子就是普通感冒,我们也没当回事,拿了些药就带孩子回家了。”熊久爱回忆道。
谁知到了3月份,童硕的身上出现了红色的血点,肚子肿得很大,而且硬梆梆的。熊久爱不敢大意,夫妻俩赶紧带孩子去了当地市医院,医生说孩子肝脾肿大,而且血象也不正常,医生建议他们赶紧到上级医院去。
一家三口来到武汉儿童医院,医生开了一摞检查单,骨穿、腰穿、基因检测……光检查费就花了好几万,检查结果也让夫妻俩惊呆了:脓毒血症、双肺肺炎、低血蛋白症、心腔积液、心率过速、鼻血不止。“八九不离十是白血病,只是还不能确定什么类型,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医生的话更是让熊久爱和丈夫如五雷轰顶,夫妻俩怎么也没想到很普通的“咳嗽”竟会是一场噩梦的开端。
由于小童硕病情已经十分严重,虽然还没确诊,但化疗随即开始,恶心、呕吐、腹痛、掉发等副作用随即而来。一个月后,小童硕出现了严重感染,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几天后主治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已经昏迷了,病情危重,要有心理准备。接过病危通知书,童人和签字的双手不断打颤,熊久爱哭得撕心裂肺,她无法相信,才短短的一个多月,曾经活蹦乱跳的儿子竟然可能……
小童硕的病情一点也没有起色,熊久爱和丈夫默默收拾东西,绝望地做好了带儿子回家见亲人最后一面的准备。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小童硕挺了过来 !但基因检测报告却再次给熊久爱夫妻狠狠一击,小童硕被确诊为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这种白血病,又称白血病之王,是白血病当中比较罕见,也比较凶险的一类,治疗难度很大,费用也比较高。”医生知道熊久爱一家来自农村,经济拮据,很真诚地征求他们的意见。
“治,砸锅卖铁也要治!”抱着从死神手中挣脱的儿子,熊久爱和丈夫的决心更加坚定。夫妻俩立即给双方家中打电话让帮忙筹钱,而孩子的外公在借钱途中出了车祸,身体多处骨折,差点连命也没了,熊久爱深深觉得对不起老父亲。
图为童硕哥哥照顾弟弟
医生为童硕制定了4个大化疗的治疗方案,每一个疗孩子都会发生严重的感染,鼻血止不住,需要经常输血输板,此时唯有移植,小童硕才有希望。
“妈妈,我不怕,只要能救弟弟,抽干我的血我都不会哭。”得知需要做配型时,童硕的哥哥在电话里说。
熊久爱说自己很对不起大儿子,自童硕生病后他们很少关心大的,但同样她又很欣慰,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配型结果出来,医生选择了用孩子父亲的骨髓。2019年6月26日,熊久爱陪同儿子进仓。11天的强化疗后小童硕回输了爸爸的骨髓,感染再次汹涌而来,血尿、血压高、肠排......病危通知接连下达,熊久爱在仓内日夜不敢眨眼,生怕儿子有什么意外,而孩子爸爸在仓外也是如坐针毡。
整整75天,小童硕才平安出仓,而这比正常移植时间长了很多,费用也多出了不少。
因为严重的肠排被“禁嘴”长达20多天,仅靠输液维持生命,小童硕出仓时瘦得皮包骨,身体虚弱不已,熊久爱和童人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化疗的时候就借了14万,进仓前好不容易才凑了7万的押金,移植费加上各种外购药,仓内前后两个多月,花费60万,出仓后又发生严重的二次肝排、肠排,一个月花了25万,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熊久爱说。
为了方便检查和抗排异治疗,熊久爱一家在武汉住了1年。2021年的春节,才回到了老家,一家人迎来了难得的团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为了给小童硕治病,孩子的爷爷拖着病体打零工编竹筐卖。就在今年3月,童硕爷爷在编竹筐时突然晕倒,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病情复发。“医生建议手术,但父亲不肯去医院,连药也舍不得吃,硬生生忍着痛,两个多月便走了。我心中有愧呀!”说起过世的父亲,童人和红起了眼睛。
现在小童硕的状况还不是很稳定,最近肺排严重了,还检查出EB病毒感染,每个月复查和治疗费用仍高达万元。熊久爱照顾孩子,童人和则在工地打工,前后两年多的治疗,花费了百万之多,小童硕历经万般磨难也终于坚持到了重生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可熊久爱夫妻俩也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知道该怎样迈过这最后一道坎。希望广大爱心人士,能够力所能及地献出一份爱,帮帮这个小孩,照亮他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