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大学霸黄晓斌:“本硕连读”7年,医学院毕业却去卖面包
2014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一位老师的办公室内,此时一位叫做黄晓斌的学生,正在接受老师的训话。
“晓斌啊,你看你成绩一直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你难道就真的不再考虑继续深造了吗?哪怕是去一家医院工作也好啊!”老师对面前的学子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然而,眼前的学生显然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里,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就是对做面包感兴趣!我已经决定好了,毕业以后就开一家面包店!”
黄晓斌
面对学生强硬的立场,老师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并祝愿他前途顺利。在拜别老师以后,黄晓斌回到了老家,开启了自己做面包的生意。
很多人看到这里不禁好奇,一个浙江大学的学霸,为什么要转行去开面包店呢?他的家人是否支持他开面包店呢?如今他的面包店生意又怎么样呢?
从小听话的学霸
黄晓斌是浙江省绍兴市新昌人,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干个体的商户,每天起早贪黑,就是为了儿子能够将来好好读书、出人头地。
寒门学子
他作为家中的独子,父母自然把全部的爱都浇灌在了黄晓斌的身上,从小就跟着黄晓斌,监督他读书学习。
可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黄晓斌一直以来是个很温和的人,他平时不爱说话,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对于孩子的成绩,父母感到非常满意。
从小到大,黄晓斌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黄晓斌一直是家长口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同学把他当作榜样,其他家长也喜欢拿黄晓斌当例子,也让黄晓斌的父母脸上感觉有光。
黄晓斌
每当工作劳累的时候,只要想到儿子那优异的成绩,父母就又有了动力。
2006年对黄晓斌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参加了浙江省的高考。虽然平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但父母还是不免有积分紧张,考试的那几天甚至都没睡好觉。
好在儿子非常的争气,过了不久后,儿子的成绩新鲜出炉,他竟然考了634分,排名在全县前十!当父母知道这个成绩以后,别提有多么激动了,这个好消息也迅速传开,黄家的亲朋友好纷纷登门相庆。
浙江大学
大家都说:“现在晓斌考了那么高的成绩,将来上个好大学,在找个好工作,那可就出人头地了!以后晓斌发达了可别忘了带带我们这些人!”
亲戚们给黄晓斌给予了很高的厚望,那时的黄晓斌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听父母的话,跟着父母的意思走,而这次报志愿,也是父母给他填写的。
父母一来不想让儿子走太远;二来觉得自己干了一辈子个体,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如果将来能考个编制,那绝对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父母思来想去,给孩子报了医学专业,将来毕业去大医院当大夫,那可真是事业有成,前途无量了!
黄晓斌
在父母的安排下,黄晓斌考上了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了一名本硕连读的七年制学生。
其实黄晓斌对学医是有些抗拒的,因为他以前就听说学医不光时间长,更重要的是很难,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再加上别人毕业都去上班,自己却还在读书,很容易和同龄人没有话题。
然而儿子内心的想法显然不被父母知晓,黄晓斌按着父母的意思去了浙大读书,开启了自己的医学生涯。
浙江大学
进入浙大以后,黄晓斌依旧保持者高水平的发挥,他大学期间埋头苦读,将自己的成绩牢牢地稳定在班里的前二,多次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和国家级奖励。
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以后,黄晓斌还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课外活动上,他加入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协会,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大家保护好杭州的古建筑,并给古建筑出谋划策,引起了很多人的赞赏。
在与同学们交际的过程中,黄晓斌也一直保持着安静、谦虚的态度,他虽然性格文静,但做起事来细心,对朋友也很不错,再加上他优秀的成绩,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敬佩与赞许。
实验室
在老师眼中,黄晓斌也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他有着一种同龄人所没有的宁静,做事也不浮躁,所以很受老师的欢迎。
然而,黄晓斌的内心真的快乐吗?除了学习和课外活动,其他的闲暇时间他都用在了观看纪录片上。
2013年12月,黄晓斌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被推荐出国留学,放松后的他躺在宿舍里,观看了一部纪录片,然而这部纪录片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黄晓斌
对面包的兴趣
2013年,黄晓斌在无聊的时候观看了一部英国纪录片,题目叫《保罗教你做面包》。在这个纪录片中,主持人亲自演示、烹饪出了各种各样的面包,看上去极为的诱人。
黄晓斌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这个纪录片以后,就特别地想做蛋糕,看得他跃跃欲试。
当时黄晓斌正在准备出国要用的托福、雅思考试,结果就因为这个纪录片,黄晓斌索性也不考了,全新研究起来了面包的做法。
他先按照视频中所说的,买来了各式各样的食材,然后就自己动手,做起了面包。
保罗教你做面包
可能黄晓斌真的在面包这一行有天赋,他第一次做出来的面包就非常的好吃,他把面包拿给了同学们品尝,结果同学们都是一致好评。
同学的好评无疑增加了黄晓斌的自信心,也让他更加的痴迷做面包。
从那以后,黄晓斌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面包房,然后在里面学习技术,并完成自己所做的蛋糕。
面包
2014年春节假期,黄晓斌的父母从老家绍兴来到了杭州,想要在当地旅旅游。黄晓斌在见到父母以后,就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又害怕父母反对,于是在内心纠结了很久。
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事,所以就询问黄晓斌有什么想说的话,黄晓斌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道:“妈妈,我不想继续学医了,我想回老家开一个面包房!”
听完儿子的这番话以后,母亲差点被气晕过去,父亲赶紧斥责道:“你敢给我开?你这就是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医学不干,我们白供你读那么多念书了!”
面包
随后母亲也说道:“你要想开面包店,初中毕业就可以了,你现在都读到了研究生,为什么要去开面包店!”
母亲对这件事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她继续说道:“我和你爸干个体户那么多年,知道这里面的辛酸苦辣,我们之所以供你上大学,读研究生,不就是想让你找个体面一点的工作,以后不再过苦日子吗?你这样做多让我和你爸伤心!”
其实,母亲的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毕竟儿子这些年读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年学,以他的能力,在三甲医院当个大夫是绰绰有余的,更不要说现在还要出国,要从国外回来,那以后去个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基本上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黄晓斌
然而,一向听话的黄晓斌这一次选择了叛逆,他对父母说道:“开面包店和读书没什么关系,我读研的时候过得很开心,但现在开面包店,可以让我更加的开心!”
面对父母的不解,黄晓斌给出了这番解释,从小到大,他一直听从父母的安排,慢慢长大,如今黄晓斌已经长大成年,他认为自己应该独立做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随后黄晓斌还解释道:“人生就像一块白板,任何颜色的经历都可以给这块白板上色,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我之所以学医是因为喜欢研究,但现在我发现我不一定适合研究需要,研究中会有很多条条框框,可是我最讨厌的就是条条框框,这不是我喜欢的!”
黄晓斌
随后父亲严厉地斥责道:“你喜欢就行了?你还要多看看将来,你学习医生,将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可我当初就不愿意学医,是你们俩逼着我学的,我只是听从你们的安排,现在我想自己安排!”面对父亲的话语,黄晓斌是这样反击的。
原本2014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按照计划黄晓斌一家应该在杭州旅个游,随后一起回家过大年。结果就因为这件事,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最终黄晓斌也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自己在学校,过了一个孤独的新年。
黄晓斌
面对不满与质疑
在和父母不欢而散以后,黄晓斌决定去实践自己的梦想,不再听从父母的安排。他叛逆地在自己的实验室买了一台烧烤箱,每天就在学校里做面包,靠吃面包过完了这个寒假。
与此同时,父母那边也是被气了个够呛,家里一听这个情况,亲戚朋友们都感到很不能理解,怎么放着好端端的医学不做,反而去做那烤面包呢?
亲戚朋友们的电话是一个接一个,但黄晓斌就是不听,家人们联系不上他,便只好打电话给黄晓斌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够帮忙劝一劝他。
黄晓斌
老师觉得,黄晓斌的行为简直是“离经叛道”,这个出国的名额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如今他说不去就不去了,放弃的不止是一个名额,更是他的大好前途。
2014年3月,在浙大开学以后,老师将黄晓斌叫到了办公室,对黄晓斌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老师在办公室里苦口婆心地劝了大半天,但最终黄晓斌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看这孩子如此坚决,老师便不再阻拦,任由黄晓斌去吧。
黄晓斌
没有老师的阻拦、没有家人的骚扰,从此黄晓斌开始大展拳脚,在学校里专心做起来了面包。
他每天在实验室,不是研究每个药水、试剂的配比,而是在研究酵母、面粉的配比,为了制作出一款新的面包,黄晓斌可没少下了功夫。
时间一长,浙大有一个学长在实验室做面包的故事就传开了,虽然长辈们都感到不能理解,但同龄人却觉得黄晓斌很另类,特别酷。
面包店
大家们纷纷登门拜访黄晓斌,去品尝他做出来的面包,很多学弟学妹来到了实验室,就为了这一口面包。
眼看大家对自己的事业如此的支持,黄晓斌别提有多么高兴了!他从那以后更加专心地制作起面包来。
2014年6月,黄晓斌从浙大医学院毕业了,由于家人不支持,所以家里人没有给他生活费。
面包
黄晓斌不得不自力更生,一个堂堂的医学研究生,竟然去了郊区的工厂上班。工厂的负责人都没想到,他竟然会干车间的工作,表示极为费解。
黄晓斌在工厂干了很久,他每天省吃俭用,就为了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面包店。
后来在工厂攒够钱以后,他就去了一家面包店当起来学徒,很快,黄晓斌凭借自己的手艺,就成为了店里的面包大师。
此时父母在得知儿子过得这么艰辛以后,不免有些心疼,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就能对他不管不问呢?
面包店
最终父母选择了妥协,给黄晓斌打去了几万块钱,黄晓斌拿着这几万块,还有自己打工赚来的钱,在港湾家园租下了一个20平米的店面,从此属于他的面包店终于开张了!
学校的五位同学听说以后,也纷纷掏钱表示赞助,所以别看店面不大,但这家店却有五个股东。
开业的那一天,除了五个股东和父母之外,没有一个人来到现场,在大家眼里,黄晓斌还是太“不务正业”了。
黄晓斌面包店
生意越来越火
刚开始店里的生意非常的惨淡,最初的半年几乎天天都在赔钱,好在五个同学都不在意这些事,这家小店就这样惨淡经营了下去。
在2016年初,店里的生意开始好了起来,凭借自己手艺的改进,黄晓斌的蛋糕店开始做出了名气,在附近的几个街区都很有名,账户上出现了盈余。
黄晓斌把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带给了父母还有同学,结果同学们非常大方地拒绝了这些钱,他们对钱并不在意,最重要的是给黄晓斌支持,提供他做下去的动力。
黄晓斌
2018年对黄晓斌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黄晓斌不仅凭借着好手艺开了第二家店,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开始走红网络,吸引了大批人的关注。
2018年,短视频平台兴起,探店博主越来越多,而黄晓斌的这家面包店也因此而走红。
刚开始,这些博主、网红认为就是一家装修很精致、口味很好的面包店,不过在了解到店主的身份以后,大家纷纷惊叹不已,夸赞黄晓斌为什么那么有才华,还认为他的故事很有传奇性,因此被报道了出来。
黄晓斌
当年的3月,杭州日报官方发表了对黄晓斌的一篇专访,结果这篇文章才发出去半天,就有了6万多的阅读量,还有8000多条评论。
网友的争吵声非常的激烈,大致就分为了两派:一派是理解黄晓斌做法的,认为他勇于追梦,这是一件好事,更需要巨大的勇气;但还有非常多的人,认为黄晓斌这样做是在浪费我们的教育资源,优秀的人才跑去做其他简单的行业,真是一种教育上的失败!
网友们分为两派,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个喋喋不休。
黄晓斌
有一位自称黄晓斌同学的人,在底下评论道:“这个人是我在浙大的同学,他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如果一个人医学都能学的很好,那他干什么都会很出色!不服的网友尽管憋着!”
可紧接着就有人反驳:“如果你辛辛苦苦做个生意,结果你的儿子不好好学习,跑去做其他的事,你就不会那么淡定了!”
虽然网上吵得激烈,但并没有影响到黄晓斌的生活,他对这样的争吵已经见惯不惯了。
而且,由于这篇文章的爆火,使很多网红纷纷来到店里打卡,生意瞬间变得异常火爆,黄晓斌也赚了不少钱。
黄晓斌
不久后,又有记者登门进行采访,问黄晓斌对金钱的看法,以及现状的思考。
黄晓斌说道:“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我其实并不想追求大富大贵,我从来没想过赚大钱,也不想开那种全国连锁的店,那不是我喜欢的生活!我唯一想要的就是让我的每一家店都能进行仔细的装修,装成不同的风格,这样会很有意思。”
紧接着记者又问道:“那你觉得如今的你算成功人士吗?”
黄晓斌
黄晓斌思考了一下,说道:“我算不上成功,因为赚的钱并不算多;也算不上失败,因为我积累了很多经验,体验了想过的生活,为今后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做面包!”
如今,黄晓斌依旧在杭州经营着自己的面包店,这几年由于疫情影响,再加上网络热度已经过去,所以他的店如今不算忙碌,不过他却悠然自得。
他说他计划在今年再开一家分店,这次按照全新的思路装修,一定能获得成功。
黄晓斌的面包店
其实看完黄晓斌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愿意坚持自己的梦想,他的坚持换来了父母的理解,如今也算迈向了正规。
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黄晓斌在面包界也算做出了名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北大毕业的陆步轩选择卖猪肉、北大毕业的张天一不学法律,选择卖米粉等等,这都是一种选择,只要用心去做,在每个行业都能绽放光芒。
不知道评论区的各位读者是如何看待黄晓斌卖面包的行为呢?您对他的做法是支持还是否定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