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大博士后消失20年,母亲病重不愿回家,亲哥哥称这怪父母
家庭关系的维系,从来都是双向的,一味被索取,任何人都会累的。父母应该去尊重孩子,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平等相处,才会有更好的亲子关系。#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1
2019年年底,一位年迈病危的老母亲的寻人启事在网络上被引爆,这位老妇人名叫郭巧娣 。
年近八旬的她,躺在床上,衣着褴褛,在镜头前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想要在临终前再见一眼20年未见的小儿子王永强。
而远在美国的王永强,却成为了一个在硅谷任职的高级工程师,此时的他,俨然是上流社会中的一员。
穿着光鲜亮丽,住着豪宅,有着极高的薪水,娇妻在侧,孩子绕膝,生活看起来美满富足。
看到王永强的生活环境后,网友们纷纷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批评指责。
当记者通过各种方式,终于在电话中联系上了王永强,希望他能与自己的母亲说几句话。没成想,他在听到母亲声音后,竟然立马挂断了电话。
并且通过朋友,向自己的家人告知,他以后也不会再回去,母亲的生死与他没有关系。
一时之间,不孝子、白眼狼,对于他的各种负面评价与谩骂充斥在网络上。
王永强面对这些评价,只留下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便再次销声匿迹。
此后,关于王永强原生家庭的真相,渐渐浮出了水面,众人才发现,事情似乎另有隐情。
2
王永强1969年出生在常州新华村,家境贫寒,全家人都靠着父亲卖老鼠药为生。
他的大哥刚出生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因为穷困,大哥的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由此便落下了终生残疾。
他的父母决定再生两个孩子,希望其他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照顾他们的大哥,王永强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生的。
王永强最初的学习生涯,总是一边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哥,一边刻苦学习。他深知,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但是,他的家庭对于他的求学之路是无力承担的。
他还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希望他可以出去打工赚钱来贴补家用。但是,王永强对于求学是十分坚决的,为此,他与父母之间还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经过王永强的哀求,他的母亲还是同意了他继续求学。
王永强的学校距离他的家还是很远的,为了减轻家中负担,王永强没有选择住校,而是在每天天还没有亮的情况下,就开始向着十几公里远的学校走去。
自己随身带着几个干馒头和咸菜,作为他这一天的口粮。在学校里,尽管他的成绩优异,但生活的苦难,让他始终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王永强的刻苦,让他在中考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进入了重点高中,在高中的日子里,他长时间半工半读,好在一位老师的帮助,让他申请了奖学金,有了更多时间来学习。
王永强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挺着压力、咬着牙都坚持下来了,最终在高考的时候,获得了苏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他的父母看到他的录取通知却高兴不起来了,认为这只能耽误赚钱,没有丝毫的用处。
当王永强向父母要一部分学费时,果然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对他们来说,读书只是不断地浪费钱,及早工作、养家,比什么都强。
王永强无奈,只能自己赚取大学所需的全部费用。
3
王永强进入大学后,父母便开始向他要钱了,王永强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尽管自己的生活很拮据,但还是尽可能多的向家中寄钱。
每一次的奖学金,他都会去申请,在课余时间,他更是到处兼职,当家教、摆地摊、发传单,所有可以赚钱的方法,王永强都试过。
赚来的钱,除了留下一部分够自己用的,剩下的钱,他全部都邮回了家。
上完大学后,王永强在苏州继续考取了研究生,此时,他在学校中的补助由原先的4块钱变成了72块钱。
对于补助发生变化的事情,王永强内心经过了一番斗争,最终选择不将这件事情告诉父母。
毕竟,王永强还想着用这笔钱为以后的读博做准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要用到钱的地方有很多,王永强还是按照大学时的水平给父母汇钱。
不成想的是,他的父母竟然无意中知道了他补助上涨的事情,并且对于王永强给他们汇的金额十分不满,为此还跑到了他的学校理大闹了一番。
父母的做法,也让王永强一下子在学校中出了名,走在路上,他甚至能感受到来自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这也让王永强对自己的父母更加失望起来。
当研究生毕业后,王永强选择了离开这个呆了很久的苏州,他来到了北京,先后考上了北京中科院的博士和北大的博士后。
可是,他依然无法逃离父母的过度索取,甚至,他的父母开始变本加厉地要求他。他们想让王永强在北京给他那个身患残疾的哥哥安排工作,给亲戚家的孩子在北京找学校。
他们根本不管王永强到底过得多么不容易,只是在不断地向王永强要求、索取着。
4
在学校读博的日子里,王永强还与学校里的一位教授的女儿谈起了恋爱,他们的恋情十分稳定。
在1998年,二人准备结婚,王永强将此消息告诉了父母,但他的父母却表示,要想让他们来参加婚礼,必须要给出1000元的车费。
这显然是狮子大开口,王永强每月都会汇钱给他们,他手中压根就没有多少钱。到最后,这1000元也没有拿出来,他的婚礼,也只有一个舅舅作为亲戚出席了。
此后,父母依旧不变地打电话要钱,王永强对自己的父母可以说是心灰意冷了,他认为父母只是把自己当作摇钱树。
面对他们的电话,王永强终于选择了拒接。意外的是,他结婚时的婚礼,父母选择不来。
现在因为不接电话,无法向他要到钱,他们竟然可以坐着火车,一路打听到自己所在的学校。
他们刚一进入学校的大门,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向周围的人说到自己养育孩子的不容易。
说着王永强的不孝与他的白眼狼行为,诉说他在结婚后,就变了一个人,有了媳妇忘了娘。
全然不顾王永强的自尊与颜面,可以说是将王永强的自尊心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几脚。
为了安抚无理取闹的父母,王永强还是向他们妥协了,答应以后不会再拒接电话每个月按时汇钱,这才将他们送上了火车。
1999年博士毕业后,王永强决定与妻子一起前往日本留学。
在出国前的一个月,王永强向父母告知了自己要去日本的事情,他的父母听到后激烈反对。
王永强明白,父母只是不想失去他这个经济来源。于是,便向父母说道:“去了日本将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终于将父母安抚下来。
到了日本之后,他的父母依然没有放过他,即使在开会的时间,他依然会接到父母不停打来的要钱的电话。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想让王永强带着他们俩人与他的哥哥一起移民到日本。而王永强每月都要把自己的大半工资寄回家里,也让他的妻子非常不满。
他们的生活本就拮据,家里的生活几乎就全靠着妻子的薪水在支撑。因为王永强不断地向家中汇钱,也让他们夫妻二人不断地发生争吵。
王永强的妻子最终还是提出了离婚,面对妻子的决定,王永强最终没有选择挽留。
他知道,妻子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承受了很多的委屈,离开了自己,妻子可以有更好的人生。
经过这一次的打击,他也有了彻底远离父母的心,他决定要去一个父母再也找不到他的地方。
5
王永强在师兄的介绍下,拥有了一个去美国工作的机会,王永强迅速地买了机票,这一次他没有告诉父母任何消息。
在一个月后,他的父母发现汇款没有按时寄来,此时,他们才发现,王永强再次出国了。
因为儿子从前便有出国经历,他们心想,王永强肯定还会回来。但没成想,以后20年竟再也见不到儿子一面。
王永强在美国工作了两年,顺利地拿到了美国绿卡,可能是想与以前的生活彻底划清界限。
拿到绿卡后,他便回国注销了自己在中国的身份信息,以及国内的所有联系方式。
王永强在国外重新组建了家庭,拥有自己的事业,就这样平静过了20多年。他完全想不到,自己竟会被父母通过记者联系到。
他对记者所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对过往人生中,父母对自己所做种种行为的不满与无奈,其中的痛楚,只有自己才明白。
父母虽然给予了王永强生命,但是,在此后的人生路上,却不断地对他进行压榨。对王永强来说,离开了那个家,便是挣脱了束缚。
6
一个人很难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王永强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一步一步从穷苦的生活中脱离出来。
面对父母的不断逼迫,他从最开始的不断付出,到最后的决定斩断一切,去做真正的自己,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讲究孝道,但是,当这个“孝”,变成无底线的索取、道德绑架,那么,还有多少人能够负担得起这份“孝”。
王永强父母的不断压榨,让他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理上的打击与伤害。
他最终选择远离故土,背井离乡,以最决绝的姿态与父母划清界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