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真来了,普通人生活更难了
昨天,也就是2024年7月21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公布。其核心宗旨:按自愿弹性原则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
我挑选了《决定》内容中的的关键三点: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 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
-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上次听到延迟退休大概是在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明确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我的理解是:第一点,未来积极发展养老产业,成为新的新质生产力;第二点,老年人又有钱又有时间,得让他们继续干活,继续消费;第三点,退休的有点早,太费养老金。
靴子是真落地了,别管什么时候执行吧。反正你我这代人是跑不掉了。
为什么延迟退休普通人的生活会更难呢?你想想,以现在的社会形势和每年千万的应届毕业生,在不可预见的未来,35岁找不到工作将是常态。
本来35到60,你熬个15年就能拿钱了,现在好了,还要再熬5年,而且30年后,能不能拿到,这个不确定性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延迟退休是早晚的事情。2021年,延迟退休的话题就冲了一波高潮。
当时人社部还非常严肃的表明正在研究延迟退休方案,理由是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总体偏低。
人社部副部长介绍道,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岁,城镇居民人均寿命超过80岁,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近70年未有调整,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跟国际比年龄就荒谬了。
2021年,中国人均寿命78.2岁,2023年,78.1岁。再看世界银行给出的2023年平均寿命的一个排名:
寿命上就差了5岁,退休年龄为什么要看齐?那么,随着医疗的不断改善,未来会持续提高吗?
医疗VS病态社会(病态食品、病态职场、病态心理),到底哪个影响力更大?这个真不好说,
就按照78来算, 65退休,缴了40多年的社保,就领13年?真要让人干到死吗?
说人力资源浪费也是有意思。
60岁以上的是人力资源,35岁以上的就不是人力资源了?失业找不到工作就不是浪费了是吗?
我看也别演戏了,干脆直接说65退休得了,有什么好研究的。有假日办这个神奇的珠玉在前,你猜我们能不能猜到你研究的结果?
反正,60后基本是躲过去了,70头几年生的也算幸运。最倒霉的还是80后。
再一次的全赶上了!我才刚写了80后的悲惨这一代人,已经社会性死亡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再加一条。
至于90后、00后,更别想了,嗷嗷待哺的老年人全指望着他们呢。
另外,这次的延迟退休的决定,虽然没有一刀切。但是,这其中有很大的问题。如果给退休开了口子,什么样的人不愿意退休?
政府机关、党政机构、国企央企、事业单位这些干部,公务员,甚至是普通职工。无论是否手握权力,只要在这个大树下,就可以继续乘凉。
他们占着地不放,地下的年轻人怎么上位?
这么一来,此类机构是不是更加老龄化了?会不会出现占着茅坑不拉屎,混吃等死的现象?思想会不会更僵化,办事效率会不会更低。被这样一群人掌控着各个命脉,是不是好事?
反观更普遍的社会形势,别说自愿延迟退休了,就是正常退休都干不到,何谈自愿?
且不说996,大小周,单休,只是一个35岁红线就让80%的中年人找不到工作。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他们已经无路可走。现在还要延迟退休,这是要往死路上再逼一把吗?
延迟退休没有问题,问题是现有的问题解决好了吗?
说是和国际上比。
- 国际上哪个文明国家全社会从上到下,各行各业在招聘时只要35岁以下的?
- 国际上哪个文明国家企业可以随便强制员工加班,随意践踏劳动法?
当我们看不起,嘲笑法国穷得连空调都装不起的时候,可知道2019年,法国用于民生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达到31%,全球第一。其次依次为芬兰、比利时、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日本、英国、美国。
我们在嘲笑他们国家没有高楼大厦、高铁地铁,破落的像个农村时,有没有想过自己过得什么样?
我小时候没事就喜欢逗家里的狗玩儿,手里拿着一块肉,悬在狗头上方,让狗以为抬头张嘴就能吃到。
结果它一抬头,我就把手抬高,它只好前腿腾空站起来,以为这下可以吃到了。
但我随之又举高了点,于是它直接跳起来,我顺势把手又抬了起来,它反复蹦跶了多次也够不到。
后来,尽管他很想吃那块肉,但也坐地上看着,不再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