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者司马南发微博评论“华为李洪元251事件”,力挺华为
12月9日上午10时左右,独立学者、评论家司马南在微博上公开评论:“华为251事件”,并力挺华为。司南马说:”美国《纽约时报》已经刊登华为251事件的新闻报道,疑似在评论一些负面信息,看了真让人不爽。
据了解,司马南曾获“中国首届十大青年新锐人物”、“全国首届反伪科学特别贡献奖”、“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改革开放30年杰出社会人物”提名。1999年,美国《亚洲周刊》“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50人”之一。
近日,华为251事件在网上发酵,闹得不可开交。网传一份华为前员工李洪元写给任正非的信陷入了热议,被推上风口浪尖。
12月2日,李洪元的代理律师、广东意本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媒体发来一份《声明》,《声明》中提及,经与李洪元沟通得知,目前网络流传的所谓的李洪元“写给任正非的一封信”并非出自李洪元之手,其出处难以考证。
该份《声明》盖有广东意本律师事务所刑辩团队公章,落款日期为12月2日。
华为251事件引得网络一片热议,陷入激烈的讨论。华为前员工李洪元2018年12月16日离职期间,华为公司部门主管报案称其敲诈勒索,深圳市公安局介入将其刑拘。251天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对李洪元不起诉,李洪元得以重获自由。
12月2日,“李洪元事件”开始发酵,成为了热点。
2018年底李洪元却因敲诈勒索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检方认为,对于李洪元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网络是个大平台,总是无风不起浪。在谈到华为前员工李洪元写给任正非的一封公开信时,李洪元对媒体说,公开信不属实,系他人拼凑而成。
华为前员工“李洪元事件”已经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从自媒体,学者,专家,教授到各个行业,都在为李洪元的事情恼纠结,陷入一片争论中。而独立学者司马南更是力挺华为,12月9日上我在微博上评论华为“251事件”,批评《纽约时报》,力挺华为。
作者慕峰说,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法治水平是比较高的。深圳检方的不起诉决定,依法有据。但这种不起诉的结果,一方面可能是李洪元的录音记录起了作用,另方面是以李洪元丧失251天人身自由作为代价的。
很多事情本来是个小事情,结果是越闹越大,最后受不了场,搞得好尴尬。该赔偿就赔偿,赶紧完事,不要再闹了!
此外,作者慕峰还说,关于华为,互联网上一直存在争议的声音。喜欢一款产品所以支持一家企业,或者喜欢竞争者的产品进而反对一家企业,这是消费者正常的心理。但就李洪元事件而言,许多声音是落到了反对华为的一方借李洪元事件嘲笑前期支持华为的一方,甚至将自媒体一些认识和观点当作客观事实甚至法律证据来引申评论。这些讨论除了带来流量外,没有任何意义。
想想还真是,毫无意义的讨论除了浪费精力时间,还有什么收获呢?人还是太闲了,还是洗洗睡吧。
独立学者司马南,力挺华为,这背后的结果又如何呢?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辛东方)
参考资料:华为前员工李洪元:网传公开信非出自本人,事情“有些失控”(澎湃新闻)
华为回应“李洪元事件”:支持他起诉华为(中国经营网)
华为李洪元事件最不好的结果就是“到此为止”(新浪科技)